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人自己的内在人格和安身立命之事,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被鲜明地提出来了。这当然要首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仁”就是用于表征人的社会性的一个范畴。我只指出两点;其一,“仁”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性的内积。《论语·阳货》载宰我问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事,孔子问他说:当你的父母去世你为他们守丧时,“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安!”子曰:“女安则为之”。孔子并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在孔子看来,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礼”原来并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2.
在《论语·述而》篇里,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识之”,是为学功夫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包括为学的全部功夫在內。“学而不厌”,就知说,就生活说,包括行为在內,是指孔子为学修已的总的精神。“诲人不倦”,就教说,就仁说,包括学与知的功夫在內。孔子认为这三件事情,不但他自己可以做到,而且勉励更多的人都可以做到。孔子把“学而不厌”与“为之不厌”看作是一件事情,是指生活而言。在《述而》篇里,另有一段与此有关的记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这个见解,到了孟子手里,借着子贡的话,予以进  相似文献   

3.
昔孔子称殷有三仁。一去一奴一死。异哉仁之无定也。圣人之称仁。无端倪无方物也。子曰智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信斯言也。比干之谏而死也。是杀身以成仁也。比干仁而奴者非仁矣。去者更非仁矣。何也箕子之徉狂畏其死也。微子之去之避其死也。夫畏其死避其死岂非求生以害仁乎而圣人如此。皆谓之仁者。论其心事之仁与不仁。而不于去与奴与死言仁也。何也当日鼎革之交其亿万人蹈死者。无一人可称其仁也。如费仲蜚廉恶来之辈。且谓之不仁也。是知不仁之人不择地而蹈死不死非仁。死亦非仁也。比干之以谏而死也。非欲以死殉也。其谏也冀其君之一悟也。君一悟而社稷可以存矣。如之何不谏也君不悟而致之于死。  相似文献   

4.
胡鸣 《广西社会科学》2006,(12):173-176
先秦性命思想呈现由“命”向“性”演变的路向。处此历史转折中的孔子提出的“生”之学说中的人之“生”与犬马之“生”之别、德之“生”与仁之“生”之分,即“生”之学说的核心仁之内容为孟子性命思想的成熟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孔子性命思想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及相应的表达方式,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孟子·梁惠王上》记:“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历代注解家向来认为这是孔子反对人殉的证明。但是在前几年“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柏青(梁效) 却在这一句话上大做文章,得出了孔子主张人殉的结论,而且十分蛮横地把持有不同观点者诬蔑为“造谣言”,“说假话”,“歪曲事实,颠倒历史”。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歪曲历史、信口雌黄的正是他们自己。柏青的结论是:孔子因为用俑代替了杀人殉葬,违背了周礼,因而骂始作俑者断子绝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的伯夷形象是较为清晰的,孔子在《论语》中给予了伯夷“仁”的评价,这从“求仁得仁”中即可看出.而在孔子看来,伯夷之“仁”则包含有三个重要内容,即“让”、“义”、“忠”.伯夷之“让”是伯夷之“仁”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伯夷之“义”则是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因此不仅可以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之“仁”的重要内涵,也可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以“仁”为目的的“行义”.而伯夷之“忠”则是伯夷之“仁”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杀身成仁的精神,也是伯夷之“仁”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就我国先秦时代而论,自从孔子提出人性问题以后,人性问题就逐渐成为思想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论,也还有一些人提出性有善有恶论等等。不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著名代表。孟子是继孔子提出人性问题之后,第一个系统地探讨人性问题、提出比较系统的人性论理论的人。他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出发,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提出了他的人性论理论。他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实质上是一种先验论的思想。当然,孟子并不认为,人先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孔孟之仁的相同点有三: 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 把仁视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存在意义; 释仁为仁爱、爱人, 用爱来处理人际关系; 推行德治仁政,以礼乐教化、道德引导为主要统治手段。孔孟之仁的差异性也表现为三点: 在仁的身份证明上, 孔子之仁与本体之天没有必然联系, 不具有形上属性, 孟子之天是上天赋予人的天爵, 具有天然的形上属性; 对于仁的存在状态, 孔子之仁的后天性决定了它的外在性, 孟子之人的先天性决定了它的内在性; 对于仁的践履之方, 孔孟都强调仁从家庭内部做起和孝对于仁的重要性, 但是, 孟子突出了仁的等级和家庭伦理。孔孟之仁的相同点展示了儒家独特的学术风采和一贯的理论主张, 其不同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二人的学术关系、后人的认定以及孔孟学说相差悬殊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杨军先生《箕子与古朝鲜》一文,有三方面问题值得商榷。一、关于箕子“走之朝鲜”问题,箕子所以选择“走之朝鲜”,是因为半岛上有“古之辰国”,乃殷商海外属地,故“走之朝鲜”以实现其政治理想。二、辽左出土的铭文为“■侯亚■”的殷商铜器中的“■侯”不是箕子,把■侯当作箕子是一研究误区,箕子没有西迁辽西问题。三、箕子朝鲜不是■侯国,箕子朝鲜与燕国的关系仍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孤竹与朝鲜     
有位朋友访韩归来,他说:韩国友人说他们祖先的“根”在河北卢龙。乍听惊奇,细想有理。自然,这就联系到“箕子朝鲜”的史实。 《史记·宋微子世家》说:“箕子者,纣亲戚也”(按:古人称同宗至亲为“亲戚”)。纣王昏乱,“太师”箕子屡谏不听。箕子“乃被发佯狂而为奴”。“(周)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相似文献   

11.
孙卫国 《学术研究》2024,(2):110-120+178
元官修《宋史·文天祥传》将邓光荐《文丞相传》的叙述,删节编改,生造出文天祥“黄冠归故乡”之说,弄清其史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朝鲜正祖御撰《宋史筌》,因惩处洪启禧,而摒弃其《文山先生详传》中的说法,沿袭《宋史》之说,致使朝鲜儒士多不质疑“黄冠故乡”说,而是给予各种解读,诸如为宋复仇说、效仿微子与箕子之“教化说”“时义说”等,丰富了对“黄冠故乡”之理解,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文天祥之生死观。文天祥的忠诚节义精神,契合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的政治文化,因而他成为朝鲜儒林关注的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1 如所公认,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则是仁的两个基本规定。如何做到仁,这涉及到伦理学上的自由问题。孔子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只注篇名)“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完全在于自己的为不为,而不在于能不能。而当孔子把仁与道相联系,“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引),仁代  相似文献   

13.
<正> 孟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先天道德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了解他的全部思想脉络的一把钥匙。本文即着重探讨孟子的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问题。一、孟子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渊源孟子是儒家学派中“闲先圣之道”、“述仲尼之意”的大师。他非常推崇孔子,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只注篇名)他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其先天道德论思想正是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义”是中国儒学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同孔子相比,孟子对于“义”的讨论则要更多一些,更细致一些,因而也就在一些方面有所创见和新意。一孟子把“义”提到了一个突出的高度,在许多情况下,“义”与“道”平列无别,几为一物。这与孔子仅仅突出地讲“仁”和“礼”形成明显的差别。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必要结果,只要与义同在,依义而行就行了。义是人们行为的最后准则。不仅如此,在他的许多论述中,义与道的含义相近,地位相当。他说,养洗然之气要“配义与道”(《孟子·公  相似文献   

15.
<正> 子张(前503—?),春秋末陈国人,姓颛孙,名师。孔子学生。以勇武激进著称。孔子曾说子张偏激,子路卤莽。他主张,读书人面临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见到有利可图时,就要考虑应该不应该去取得。1.1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相似文献   

16.
扬雄《法言·君子篇》有下列的一段话:或问:“孟子知言之要,知德之奥。”曰:“苟非知之,亦允蹈之。”或曰:“子小诸子,孟子亦诸子乎?”曰:“诸子者、以其异于孔子者也。孟子异乎不异?”或曰:“孙卿(即荀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牛玄,骍白,睟而角,其升诸亩乎。是以君子全德。”可见扬雄对孟、荀的看法是:孟、荀同宗孔子,立说各自不同,但孟之于孔,没有不同,而荀在《非十二子》中,批判了子思和孟子,这是他不纯的地方,也是他异于孔子的地方。扬雄是最推崇孔子的,往往以孔子的学说作为折中各说的标准。孟子既同于孔子,是他自认为是孔孟的继承人而不同于荀子了。不过就人性论说,他却受了荀子性恶说的影响,而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说。  相似文献   

17.
孔孟仁说在言说与论证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孔子以孝为仁的基础,以仁为成己的标志,以圣为成物之极致,孔子之仁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而孟子以天为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将孔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天转换成道德化、概念化的义理之天,将孔子关乎尊敬父兄之仁改造成一种普遍绝对的道德情感或本能,并以天作为仁的形上学源头,使仁由"欲"的成果变为"思"的对象,从而把人与仁由孔子处所呈现的生命及其实现的实践关系转换成为心与性的修养关系。孔子以人为本,从道德情感(亲情)言仁,孟子以天为本,从道德理性(心性)言仁,分辨孔孟仁说的不同,对我们重振儒学的努力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引起学者热烈的争议.本文就其中两个聚讼不已的论题深入考察了近代以来众多注家的相关论述,指出:一、孔子之道的“仁”的价值取向对孔子之学提出“觉”的品格的要求.无论是孔子对弟子所作的以“近取譬”、“范本引导”为特征的示教,还是曾子、子夏等对先师之训的遵从,无不是由“效”而“觉”以致“道”.二、“仁”、“人”相即不离、相互成全.只有真正领会了践行“仁”德方面的“知(觉)行合一”精神,把“仁”、“人”、“道”把握在一种向着无穷远处动态升进的视野里,才可以说真正理解了“一以贯之”,理解了孔子学说的形上之维.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中国古代多数思想家认为道德是普遍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都肯定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肯定仁义是人类生活的普遍原则。但孟子也承认不同学派对于仁义有不同意见,如杨子为我,墨子兼爱,杨墨两家就与儒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儒家从孔子开始思想上有个特点,就是着意研究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把人看成是群体分子,以伦理、政治为轴心,处理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术界对这种思想如何评价,意见颇有分歧,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这种思想的两重性矛盾。下面谈点个人看法,以供讨论。 一 “仁”学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最多,虽然涵义不尽相同,但总离不开有关“人”的界说。《中庸》说:“仁者,人也”。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由于“仁”的字形结构,许慎的《说文》解释为“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孔子的“仁”,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