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宓 《劳动世界》2014,(1):32-32
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必然趋势。江苏省201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24.5万,占户籍总人口18.89%,年均增加41.09万人,老年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农村老龄化比重远远高于城市,显然农村“养老”已成为并将持续作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围绕探索新型的农村社区养老保障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总人口37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59.4%。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年人均2560元。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辅之以社区养老、五保制度和社会救济、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计划生育补贴等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也成为全社会各方人士甚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截至2016年年初,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突破4000万,而上海市的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根据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社会保障与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长宁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1.5%,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府为应对这一社会问题,积极探索老年人居家养老新模式,致力于更有效地服务群众.本文主要了解现有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再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深入研究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点,为此后预防这些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已超2.8亿,占全国14.1亿总人口的19.8%。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障结构体系失衡、三支柱发展不均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及养老服务发展滞后等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文综 《劳动世界》2016,(10):59-59
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5%。我国正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未来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日前,有机构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2%的受访者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调查显示,81.3%的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1.2%的人担心退休后养老金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徐州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与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全市六个地区,对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0%.结果:168人中,老年人中愿意居家养老者67.3%,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者20.2%,愿意在社区养老者8.3%,没考虑过者3.0%.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子女数,对家人赡养满意度及有无医保.结论:徐州市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程度低但需求有所增加,应进一步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待遇,培养高素质专业老年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社区作为连接家庭与养老机构的纽带,在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社工、义工和护工之间联动性,实施家庭内自助、老人间互助、养老机构辅助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养老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策略。目前农村的社区养老模式主要以农村互助幸福院和养老大院为主,其实效性比较差,很难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养老模式的选择和服务内容等与老人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相脱节,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无法可持续性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养老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老年人的人口特点、养老需求、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社区养老模式和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我国首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最早试点社区养老服务的地区,因而研究影响上海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为相关部门及时做出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收集了上海大量老年人口数据,根据人口社会经济背景,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导致老年人缺少家庭关爱和社区支持。因此,城市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探索和实践。这种养老模式通过集成医疗、护理、康复、文娱等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也有助于缓解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1.
正省长魏宏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政府的最大责任。2014年,我省突出办好民生实事,继续推进全省"十项民生工程",确保全省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提高到65%。重点抓好的民生实事中,包括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新建改造10万张养老床位,建设20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100万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初次创业并吸纳3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省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面,是个山区县,地广人稀,2016年全县常住总人口为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25万人,农村劳动力数量达到12万余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0%,初中以下学历约占80%以上,18-29岁之间约占22%,30-45岁之间占45%,就业人口分布结构不合理,需要转移就业的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从土地情况看,人均耕地面积0.89亩,资源严重不足,只占全国平均值的60%。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落后,农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收入较少,全年全县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如何尽快提高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促使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应对举措,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归纳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中国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全体人口的14.8%,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然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的养老方式.本文主要从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梦薇 《劳动世界》2017,(33):13-14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强,而传统养老模式的服务供给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并趋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因此引入PPP模式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困境.从分析我国人口现状及养老模式现状出发,进行PPP模式对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总结运作模式.探讨当前PPP模式应用养老服务的难点所在,并从法律建设、社会组织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管体制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背景经过前期走访观察国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进入到老龄化是必然的大势所趋。我国自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增长速度也在急剧增长,现在社区居家养老问题也成为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前期的走访调查。以拱辰街道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子,发现拱辰街道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不够完备,老年人甚至其子女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不了解,拱辰街道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选择到城区或者其他省市务工,家中常年只有老人独居,在拱辰街道范围内的小区中经常看到三五个老人围坐一起聊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站点在拱辰街道并不常见,这样的调研可以普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我们团队认为可以以拱辰街道社区为例调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阆中地处四川北部山区,有8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5%以上,市辖59个乡、镇,772个村、6268个社。近年来,阆中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城市经济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就业门路宽广,经济效益大增。1995年全市劳务输出12万多人,占总劳动力的23.3%,劳务收入达么2.2亿多元。今年上半年该市输出9万多人,劳务收入已达8000多万元。1991年至1995年劳务输出人数每年递增15%左右,收入递增23%以上。输出人员分布情况为:省外80%,省内20%;轻纺行业占50%,建筑行业占30%,服务和其他行业占20%。输出人员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印度、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8.
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四川省常住人口为8041.82万人,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减少了288万人;四川省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880万,十年间增加了26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0.95%,每10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专家称四川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以上问题的出现,似乎验证了全国人口红利的衰减。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现有残疾人约500万,占总人口的50%。其中18周岁以上身体残疾的272.2万人,其余为包括约36万弱智残疾人在内的精神残疾。为了扶持和帮助残疾人就业,日本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促进法》中规定,非经营性公有机构残疾人雇用率为2.0%;经营性公有机构残疾人雇用率为1.9%;大型企业、财团为1.9%;一般民间企业为1.6%。到1993年11月,日本从业人员5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共雇身体残疾人34.4为人,精神残疾人6万多人。对未达到雇用比率的单位,每月要缴纳一定的罚金;对雇用超标者,则给予一定奖励。目前,日本的就业情况是,民间企业残疾人雇用率为1.44%;财团和经营性公有机构为1.91%;非经营性公有机构则达2%以上。在职业指导方面,要求指导者面谈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大家庭,受1980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5亿,养老机构虽然已经建设了不少但是数量也仅仅是14.46万家,也就是说如果老年人口都在养老院养老的话一个养老机构要承担1.7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这个数据有力地证明养老只靠养老院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像新疆西藏等贫困地区的老年人口没有足够的积蓄去养老院养老,只能在家靠自己或者依靠子女度过晚年。以家庭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我国,要怎样进行养老服务建设,作为居民反馈意见和依靠的第一个避风港的社区居委会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呢?这是养老服务建设中值得研究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