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实抓好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我们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获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战略地位。这个纲领性的文献内容丰富、观念较新、理论性强、必须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其实质。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越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的历史是人类在劳动和斗争中不断改造世界的历史。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文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自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后,已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文明、封建时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文明。这些文明在历史上都曾放射出时代的光辉。但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同劳动者的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相联系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剥削阶级一直把科学和文明当作“剥削劳动的手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迄今最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与物质文明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构成社会的整个“文明”系统;而且它本身又是由诸多子系统、诸多层次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一定要有整体观点和综合观点,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要正确处理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方面、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几个关系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的。一、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从宏观来看,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部分。“文化”这个名词,含义十分丰富。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相当于我们今天讲文明。从狭义来说,指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5.
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和建设物质文明一样,有它的规律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精神文明一般是指人类的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这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是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精神文明建设,其着眼点、其精义、其要领在于建设。基于此,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握住的几个关系问题提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只有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大格局上看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才能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作用 ;只有正确处理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作用 ;只有科学地制定、实施精神文明自身发展战略 ,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号召,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两个高度文明作贡献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上,不少同志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存在着一些岐见。本文想就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为了探讨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全国一些城镇青年职业道德现状调查.这次调查收获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这是伟大精神文明建设胜利的关键,是我国人民必须处理好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有其基本规律,这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伴发展。根据这一基本规律,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时,必须既要研究精神文明内部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又要研究精神文明内部诸因素与外部诸因素相互影响的规律。1982年,我们写了一篇题为《试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几个规律性问题》,主要是从精神文明内部诸因素之间形成的几组关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规律性问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四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就能把握住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把大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离开这个支柱,就失去了主心骨。精神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几对予盾,不然就会顾此失彼。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为此,必须处理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两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集中表现;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辩证关系.逐步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是思想、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责无旁贷地应成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完成一这重任,认真地研究和把握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正确认识以下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前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后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两者都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由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通过论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系统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层次上的逻辑推进,并结合胜利油田的成功实践进行一些理论思考和探讨,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坚持方针明确任务抓住关键──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王惠兰,潘超平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  相似文献   

17.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是指导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高等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地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两课”、“两校”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保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深刻的社会变革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时代的特点,旧的框框的束缚,体制不畅,精神文明较难抓,但仍然充满希望。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抓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奏效。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是抓官德官风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互相兼容,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