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自尊是大学生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对自我积极的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通过调查发现,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指标上,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尊水平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自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西部6个省8所大学的403名大学生进行政治观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不够积极,尤其是政治满意度低;2)大学生的政治观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地区差异;3)亲密型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政治观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联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安徽省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有性别差异,无年龄、城乡差异;2.大学生自尊与父亲情感温暖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过分干涉有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无明显相关;3.同一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尊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四川某高校2500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1.87%的本科学生有自杀意念,农村学生自杀意念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学生;男女分布无显著差异;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得出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显著相关,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考虑采用家庭干预,以确保干预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自尊是自我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南京邮电大学的39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罗森伯格量表》(RSES)、《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的自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大学生的自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表法以211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1)差异检验表明:孤独感在性别和来源上差异不显著。孤独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在校200余名大学生的焦虑、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焦虑两两分别呈现显著相关;(3)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家庭教育与影响时学生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调查显示父母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父母关系和睦、文化程度高、教育方式科学,并由父母亲自抚养的、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而在打骂中成长、父母文化程度低、要求高,由祖父母或保姆抚养的、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感恩和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VIA-IS中的感恩子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Rose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闽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426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女生感恩倾向显著高于男生;(2)感恩、自尊与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3)感恩对幸福感影响显著,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感恩显著影响幸福感,自尊在二者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从自尊水平、内外控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它们与童年遭受体罚之间的关系。采用儿时管教史问卷中的体罚分量表(Berger,1988)、自尊量表(Rosenberg,1965)、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Rotter,1966)对山东师范大学3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整群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童年时期普遍遭受过父母的体罚,且不存在性别与家庭所在地等方面的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与家庭所在地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外控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内控,而不存在家庭所在地方面的差异。(3)童年时期遭受的体罚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内外控都不存在显著相关。(4)自尊水平与内外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自尊水平得分越高,内外控得分越低,即越倾向于内控。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人际关系量表对成都域内12所大学的9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成都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3)自尊和人际关系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尊结构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68名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问卷和实验法探讨了大学生外显、内隐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大学生群体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存在低相关性;外显自尊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存在相关性;内隐自尊与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等结果.并得出:"结果"支持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为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探讨的热点。通过创设评价性实验情景唤起被试的行动式自我妨碍行为,测量被试的自尊水平,并引入了内隐自尊的测量,与外显自尊相对照,探讨内隐、外显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具有更强的自我妨碍倾向,男性比女性自我妨碍倾向更强。  相似文献   

14.
实现大学生个性化成长是实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倾向反映了其个性化成长的可能性。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倾向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在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以及二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不良同伴关系、影响儿童集体自尊的因素、良好同伴关系对集体自尊负面效应和同伴关系提升集体自尊干预措施以及跨文化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6.
焦虑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二者都是心理学家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隐自尊的提出,又掀起了对自尊研究的热潮.文章通过对焦虑和自尊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阐述了焦虑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Rosenberg编写的自尊量表和王宇中编写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客观生活满意度以及主观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6、0.426、0.262,显著性水平为0.01;(4)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可以预测其一般生活满意度,解释率为14.2%。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体育锻炼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对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锻炼次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同时发现,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通过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从而得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调查556名大学的身体自尊,通过三种身体自尊水平划分方法的结果比较,发现心理特征确定法是最有效的划分方法。当代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现状如下:第一,大学生身体自尊状况接近正态分布,身体自尊水平普遍偏高;第二,总体来看,3种身体自尊水平大学生占当代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高身体自尊36.82%,中等身体自尊52.49%,低身体自尊10.6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尊、自我效能的现状以及相互关系。方法:以西安石油大学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人格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用对比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状态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其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内外向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而自我效能与非贫困大学无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尊对其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以及自尊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可以较好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其预测程度大小顺序为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