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美国对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从60年代开始,鉴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历史经验教训,美国开始大力推动对中国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对当代中国经济的有组织的系统研究迅速开展起来。1959年,在著名中国经济专家A.艾克斯坦等人的推动下,福特基金会特拨专款,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SSRC-ACRC Joint Committee  相似文献   

2.
哈丁(Harding,Harry)(1946—)系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亚洲学会中国委员会成员。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精通中文和法文。1974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中国政治中的组织问题》。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出版著作有《毛主义者关于组织和制定政策的理论》等。1976年10月和1978年3月曾以“斯坦福大学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我国访问,1978年12月又以“世界事务理事会代表团”的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结束后在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座谈会上作了题为《美国的政治科学》和《美国政治学家对中国的研究》的两个报告。现将后一个报告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昶 《日本学刊》2001,(3):150-157
一由中华日本学会组织的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至 1 2月 1 1日出访日本。代表团以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蒋立峰为团长 ,团员由中国目前最活跃的 7家日本研究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现代日本》、《日本研究集林》、《日本学研究》以及《东北亚学刊》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士一行 1 5人组成。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此次访问提供了部分资助。自首次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访日至今 ,已经过去 9年时间。在此期间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联合研究理事会协商委员会于年初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他们通过大量调查,已评选出美国各学科名列前10名的大学研究生院。由于在美国研究生院的质量是最能代表所属大专院校水平的,因此,这些名列前茅的研究生院也就代表了美国最优秀的大学。该委员会评判的标准有两条:(1)声望:通过调查32个研究领域的教职员以了解全国各大学研究生院同行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5.
1979年1月4日的英国《新社会》杂志刊登了乔安娜·麦克的一篇文章,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是否应该关闭?》。文章介绍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摘译如下: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成立于1965年,  相似文献   

6.
据罗马尼亚《哲学评论》1978年第1期和《社会未来》杂志1978年第2期报道,1978年2月3日,罗马尼亚科学院科学技术革命委员会、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政治和人类影响研究委员会、罗共中央党校"什特凡·乔治乌"学院历史进步和世界革命进程研究室,联合召开学术讨论会,讨论"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罗马尼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讨论会总结了罗马尼亚几年来在这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哈泼斯》杂志1985年2月号以《我们需要一项工业政策吗?》为题发表了一篇由5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就这一问题进行座谈的记录。这5位经济学家是M.弗里德曼(哈佛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C.L.舒尔茨(卡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B.布卢斯通(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80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1979年共发表了21部研究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等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论述"现代帝国主义当前的矛盾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特点"问题(共发表了6部专著).1. 《现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增长和周期的理论(批判性分析)》,着重分析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以美国为例,对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特征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新近共同组成的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于1982年3月19日召开第一次会议。这个新建的委员会是由1959年经上述两个机构联合创办的现代中国联合委员会和1963年由学术团体委员会创办的中国文化研究委员会合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科学学类)》1979年第5期,介绍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副董事长D·伯利奎德在美国《研究管理》杂志1977年第5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摘译自美国出版的《社会学》一书第3章:《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情况》,介绍美国、拉丁美洲、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在开创和发展社会学方面的基本情况。美国全国科学院的科学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理事会的问题与政策委员会,在六十年代末叶主办过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并于1969年按调查的学科编写了几本调查报告。《社会学》是其中的一本,本文作者即此书的主编,是该调查研究的社会学小组的主席。  相似文献   

13.
《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1989,(7)
此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是当代西方享有盛名的政治学家。《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是亨顿在六十年代末期——美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研究达到高峰期写的一部力作,被学术界公为该领域的权威  相似文献   

14.
美国《社会》杂志编辑部文章  与自己的前辈相比 ,年轻的美国黑人在生活中更能与社会结为一体 ,更能独立地进行政治思考 ,对于美国的种族问题更多地采取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这是美国政治与经济联合研究中心自1 996年以来对黑人社区中不同代人在态度上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该中心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专门研究黑人问题的智囊团。这项研究所依据的是 1 996~ 1 999年在美国黑人中进行的 5项调查 ,接受访谈的黑人样本规模在 1 996年为 75 0人 ,在其他 4年均为 85 0人。联合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助理、美国黑人政治和舆论研究方面的知…  相似文献   

15.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0年第3期载文介绍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情况,摘译如下。近几年来,苏联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科研机构对外学术联系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总学部的倡议下于1975年成立了一个联合谘询机构——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成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协调对外学术联系,总结经  相似文献   

16.
东德《德国哲学杂志》1981年第10期报道:1981年4月初,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东德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黑格尔哲学与马列主义”国际讨论会。讨论会的目的在于阐明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源之一的黑格尔哲学的意义,批判资产阶级的、修正主义的和社会改良主义的黑格尔研究。M.布尔(柏林)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对黑格尔之后的一百五十年这个主题的五点意见》的报告。他以不同的、特有的批判方式提出了马列主义关于当代黑格尔研究的指导思想:第一、黑格尔死后,虽然没有一位继承者——E.甘斯在悼词中就已正确地指出过这一点——然而有一种继承,特别是有一种“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称之为世界历史作用”的继承。第二、长期(指整个十九世纪)避开黑格尔遗产的资产阶级哲学,在当代已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美英学者研究当前我国阶级变化情况据《现代中国研究国际公报》1979年第13期报道,英国伦敦大学非洲与东方学院下属现代中国研究所同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合作,定于今年7月在英国伯克郡举行"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和社会阶层"讨论会.讨论会的目的是"把中国的阶级和社会阶层的问题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学范围内进行研究".另据今年初访问过我国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对华事务负责人安·瑟斯顿谈,自1973年以来,西方学者曾到中国进行过若干城乡社会调查,这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际法杂志》(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涵盖的内容包括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学者的论文 ,国内和国际法庭裁决摘要以及当代美国的国际法实践。该杂志对于从事国际法、经贸和外事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国际法杂志》的电子版为读者提供部分文章的全文。刊物网址 :http : www .asil.org Abtajo .htm。《美国国际法杂志》@月儿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出版的美国《近代中国》杂志第18卷第1、2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这些文章曾提交不久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中国研究中心举行的一次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其中包括:B.诺顿,《国家垄断工业的含义及其放松》;G.H.杰,弗逊和T.G.拉乌斯基,《中国城市中的失业、就业不足和就业政策》;F.克里斯蒂安森,《中国的“市场转变”——江苏劳动市场的实例》;孔开升(音),《改革后中国的粮食和农业——实行市场制后的剩余问题回顾》;C.维默尔,《价格改革与结构变革——限制配置性收益的分配障碍》,P.W.吴,《财政改革与地方工业化:毛之后中国改革有争论的顺序安排》。现将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该校比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路易·昔特曼为《近代中国》这两期专刊写的导言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天,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的升味準之辅教授邀我与他一起去吃晚饭。升味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家,除了著有《战后日本政治》(上、下卷),《现代政治》(上、下卷)和《日本政党史论》(全七卷)外,还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的斯卡拉皮诺教授合作以英文出版了《现代日本的政党与政治》,从而在日本和美国的学术界占有其日本政治研究的一定权威的地位。早在四年前,升味先生在伯克莱进行学术访问时,我就与他相识了。今天能再次有机会向升味先生请教,我是自然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