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接受西方文论有两种方式:查资料与读书。前者针对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类似于进口先进产品:后者着意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相当于掌握核心技术。“读书”的内涵与通常的意义有别,包蕴着三大特定所指。一,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对于知识点乃至具体观点的重视,要置于对理论体系和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掌握之下.明确本体意识在理论思维能力中的核心地位;二,读书之后要能够“报数”:所读之书说了什么,为什么要如此说,这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体现;三,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具备这种程度的理论思维能力,就可以自己判断学位论文选题的价值。凡是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周折重重,质量定是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2.
读书标记     
人们在阅读书籍时,为了增加思维能力,常常在一些重要地方标上记号。这样做,一是醒目,能使书本文字和语句更好地保持在记忆里,二是做过标记的书一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常见的读书标记有:  相似文献   

3.
路新和 《中华魂》2014,(24):50-51
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了这些日子。”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种境界。虽然我们一生中不见得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精神却可以力求变得更加崇高而不朽;不在于你的官高位显和财富的拥有,而在于你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在于你的成就留给他人的精神价值。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相似文献   

4.
董遇曾经指出:“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杜甫也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多读书广积学的好处。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这里仅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5.
晓君 《阅读与作文》2009,(11):12-15
◎新题传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批做好的铅笔即将被运走,制造者不放心,就把它带到一旁,对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三句话要告诉你,你能记住这三句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读书的人”(《学会生存》)。培养会读书、爱读书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展阅读体裁,加快阅读速度,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策略,以加厚加宽学生的人文底蕴。可见,语文学科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  相似文献   

8.
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我见王绍曾清代著名学者、“儒藏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周永年曾经说过:“书籍灿陈,且如淮阴用兵,多多益善。”大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黄丕烈也说:“读书在广见博闻,余谓藏书之道亦然。”藏书的目的在读书,读书要广见博闻,首先要藏书广见...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关系着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趣味识字,趣意盎然”、“规律识字,触类旁通”、“柘宽“生活”空间,自主识字”等策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能逐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在于:先"薄"而"厚",再"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华罗庚先生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观察,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离不开读,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终究取向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爱阅读     
《新少年》2023,(Z2):26-29
<正>从进入学校,开始识字那天起,阅读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你认为应该读哪些书?怎么阅读效果会更好?本期我们就来讨论关于读书的话题。一、越读,越有益(阅读的益处)多多熊“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大家具体说一说。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如何读书呢?这里介绍五种读书方法。一、带题求读法。带着问题,带着渴望正确的解答去读书,就好像给你的思想多上一个钻头,不会泛泛而读,空无所得。例如不知道“秋天枫叶为什么会红似火?  相似文献   

13.
陈平原 《社区》2008,(2):6-8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  相似文献   

14.
文字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清代学者戴东原说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同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必有渐。”因此,要读懂文言文,首先必须了解字义。要教好文言文,也必须以分析字又为先。汉字属于“形意文字”,字形与宇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字形去分析了解字的本义(或较早的意义)。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追本探源,往往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达到虽然只听(看)过一次,却能终身难忘的效果。所以这是帮助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一条重要…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取得实效?从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悟出;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而且要重视学法研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先生责任不在教”,“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研究学法,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一、教学生“会读书”。 读书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学生读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课文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 “会读”实质上是一种能力转化为读书的方法的技巧,它的前提和基础应是通读和读懂。所谓“通读”,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提纲,阅读相关的实例材料和指定的课文段落,了解大意,增强感性认识,形成朦胧印象。通读以整体推进,它反映的只是实例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属于读书的初级阶段。所谓“读懂”,是根据通读的感知印象,对重要的观点、原理再进行重点的、理解性的阅读。属于读书的中级阶级。 学生光停留在通读、读懂上还不够,还应该上升到“会读”境地——读书的高级阶段。学生读书的方法越科学、技巧性越强,越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的要领,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6.
曼古埃尔在《学习阅读》一章中说:“在文字社会中,学习阅读算是一道入会仪式,一个告别依赖与不成熟沟通的通关仪式。学习阅读的小孩借由书本之途径得以参与集体的记忆,熟稔此一社会的共同过去——每一次阅读,他饨或多或少都会对此共同过去获得新知。”——这个说法很在理,其实我们每一个识字的人,都是通过书本进入知识社会的大门的。只是有的人进大门就停步不前了,有的人入门之后还想深入其堂奥;有的人进入某一房间角落找到了位置就不想动了,有的人到处游览,趣味盎然。我以为,既然进了这一知识的大门,还是到处看看为好,不然的话,枉然来此人世一遭,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古籍,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给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圈点古书,这是本世纪初的事。其实远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创造了句号和逗号。因为古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子。正确的断句,是读懂古书的初步标志和基础。古时孩提入学读书,开头便是训练识字、朗读、断句子。《礼记·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离经辨志。”离经,就是点断经书。古人把这一点断经书的工作叫做“句读dòu”。“句读”一词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学习一点文字和构词知识,提高识字用字和解词用词的能力”。为此,中学语文教材中编写了《形声字》和《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短文。从历史上看,东汉许慎写《说文解字》是用来“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许慎《说文解字叙》),清代王筠写《文字蒙求》也是为了“雪堂两孙已读书,……作此教之识字”(王筠《文字蒙求序》)。可见,从文字入手来解决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是词义问题。陆宗达先生认为,训诂方法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在80余年的读书生涯中,把自己的读书经验归纳为12个字,即: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精其选:书海无涯,人生却有限。冯友兰把该读的书分为精读、泛读、翻阅三类。既有反复阅读“一一寻究,得其要领”的精读书作为学业的基础,又有“观其大略”的略读书作为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的材料,还有随手翻阅撷取营养的翻阅书。精其选,就意味着讲求效益。解其言:就是要读懂文字,扫清入门字词障碍。文字是桥梁,要达知识的彼岸,非过这一关不可。知其意:就是要深入钻研,领会书中的意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要探求“弦外…  相似文献   

20.
邓玉珍 《社区》2008,(17):59-59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代人说:“学问改变气质。”女人要想有味道,不妨自己多读书。咀嚼文字,汲取营养。在不经意中添加一份内在的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