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光彦副教授的力作《消费者研究》,1988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问世以来,在经济理论界,尤其是在消费经济与市场领领域产生了广泛并影响。作者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研究消费问题,在体系结构上独辟溪径,特色鲜明,见解独到,对消费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理论中为数不多的一部专著。这部著作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相应的理论深度,对消费理论研究有比较深邃的见解,对消费弹性的研究有某些突破性进展,作者提出了马歇尔的弹性理论的不足,修正与发展了萨  相似文献   

2.
周可弋 《社科纵横》2008,23(1):172-174
<都柏林人>通过15个独立成章又具备共同主题的短篇小说,展现了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普通人的情感发展历程--憧憬、迷惘与逃避.依据弗洛姆爱的理论,<都柏林人>不完善的人格造就了不成熟的爱情和不完美的婚姻.乔伊斯创作这部作品在于唤醒他的同胞.  相似文献   

3.
《苏联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刻已问世。这部著作概括了近年来苏联社会学家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方面的成果,分析了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综合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苏联社会学的发展以及提高它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总地说来,作者是把社会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同解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这部理论专著除序言外共分两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社会学科学》与《苏联社会的社会发展辩证法和社会学科学》,又各分三章论述,共六章。作者在序言中开宗明义说明此书注意的中心是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但是,作者声  相似文献   

5.
随着英国文化研究传入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转向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陈立旭教授新近出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剖析英国文化研究重要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大众文化的理论专著,被誉为国内近年来少见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力作.这部专著围绕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这一轴心,全方位地展示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研究转向的绚丽画卷,不仅使得国内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也处处显示出了作者竭力要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健康发展指明方向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李雪 《学术交流》2005,(11):165-167
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斯旺》采用了多视角叙事手法,小说中充满了迷。作者在探究激发读者的强大力量的同时,也探究了艺术本质的神秘。福科的作者功能理论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好的体现。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在思索与困惑中对女诗人斯旺的生活与作品进行了一定的曲解与擅用。小说采用的讽刺手法对学术界的自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越来越引起国内行政学界和政治学界的高度重视 ,有关这方面的一些论著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与日益变化和发展的国内国际行政实践相比较 ,现有研究成果还显得相当薄弱。因此 ,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搏 ,系统梳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 ,结合实际探寻与时俱进的中国行政之路 ,成为中国行政学者的当务之急。金太军教授的新作《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版 )便是这一领域的一大力作。这部倾注作者多年心血的学术著作 ,“时”而不滞、全而不乱、思而不虚 ,无论对…  相似文献   

9.
书讯     
这部书考察了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内容、机制以及两者的特点。作者认为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社会进步结构的最重要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揭示了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意义。由此,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和结构也得到了说明。这种结构可  相似文献   

10.
这部专著分析和阐述最近20年来家庭社会学范畴内的理论和方法,属于使积累起来的国际学术经验联成整体的、有价值的概括性著作之列。作者评述了社会学的这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经历了“幼年时期”,但还没有研制出一个统一的、可以通用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对情况的批判分析是在详细研究著名专家(T.帕森斯、V.古德、E.巴杰斯、H.洛克)和不大著名的专家(例如V.托马恩论选择配偶和组成家庭过程中兄弟姐妹之间血统关系的意义的著作)约400篇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撰写这类概括性著作的主要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相互作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的一部新著:《中国经济走向——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改革》(以下简称《走向》)。这部著作选辑了作者从1995年初至1998年上半年发表的关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46篇学术论文和讲话,以及20篇记者采访报道。这些论文、讲话和采访报道,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这一时期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向和微观经济改革的深思熟虑和冷静思考。其中,作者关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水浒》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对这部书的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及作者的创作意图都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的。因此,我们解决《水浒》研究中的一些认识上的分歧,重要的一点是要着力具体地分析最能体现这部书的主题思想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希成同志撰写的《现代国际金融》一书,1997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章、30万字。它的问世,使我国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沃土上,又增添了一株新葩。《现代国际金融》一书,以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为背景,在吸收中外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并阐释了对外金融规律,深入研究了国际金融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者做到了理论阐述与实务阐述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此,使这部著作不仅有益于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的建树,而且有益于现代国际金融实务的发展;不仅有益于现代国际金融决策…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经济问题》1988年第9期报道,1987年工会出版社出版的这部著作,从经济观点研究了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诸如,国民经济的意义和产品质量的管理机制,规划管理,对企业的经济刺激和对达到高标准产品质量和高指标劳动的工作人员的物质鼓励,在实现党和政府为从根本上改  相似文献   

15.
衣俊卿教授的《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2 0 0 1年 8月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经作者精心编排的、理论逻辑严谨的文化哲学论文集 )之后的又一部文化哲学专著。与前几部著作相比 ,这部著作更加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哲学的理解。由于文化哲学产生的较晚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所以他这部著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同时 ,由于文化哲学是哲学同文化学交叉的学科 ,这就决定了他这部著作又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比较,阐述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颖观点、分析方法,并着重就新贸易理论对确定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之理论启示和政策意义,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斯捷潘尼扬的这部专著是他二十多年科学研究、教学宣传活动的总结.该书有前言、正文5大部分、17章,包括从共产主义形态产生至今的历史时期.前言简明扼要地概述了科学共产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把科学共产主义作为高等院校一门独立学科前后研究科学共产主义方面的情况.第一部分阐述了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认识的主要客体的共产主义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了3个问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专著,《中国投资基金市场运行与发展问题研究》是一项优秀的科研成果。该书作者姚凤阁教授从理论工作者的视角,从推动中国基金业发展及其所需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出发,适应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迫切需要,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基金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阐述了投资基金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世界基金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迪与借鉴。特别是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肯定了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效率提出了针对性、应用性较强的的建议。这部专著追踪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9.
余三乐先生撰写的<孙承宗传>,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于2000年4月出版.在这部充满燕赵慷慨悲歌之气的作品中,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孙承宗赤心报国、壮怀激烈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悲歌.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贾平凹迄今为止唯一的诗集,尽管诗集中收录的作品基本上是作者初涉文坛的稚嫩之作,但作者却对这部诗集珍爱有加.诗集《空白》在语言特色、题材内容、审美情趣、思想意蕴等方面都为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诗集《空白》到近年来贾平凹长篇小说精品的不断井喷,显示了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可以说,诗集《空白》是贾平凹后来文学创作的艺术母体,对于研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