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 ,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 ,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 ,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 ,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 ,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 ,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 ,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 ,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 ,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 ,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已有记载,但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直到魏晋鸿篇<文心雕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代三家《诗》在继承先秦《诗》论的基础上,用各自独特的《诗》说方式,实践和发展着先秦文论思想,并与汉代的整个文论融为一体。在中国传统文论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着自已的作用。它在我国传统文论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作用,都最终影响到了传统文论的定型,都是在文论发展吏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由于刘勰所处的"六朝烟水"时期佛学、儒学、道学,道儒兼综,佛儒兼综等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故而使得我们在以往对刘勰精神世界和<文心雕龙>文本世界的研究中,存在着诸多分割体认文本的道理、学理、术理和单一性定刘勰世界观的误解和偏差.其实,刘勰的精神世界应该是由构成世界观的三要素组成--即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人生观,儒家的价值观;<文心雕龙>文本则是由构成学术研究三要素--基本原理的"道"之理、基础理论的"学"之理和操作理论的"术"之理这样一种基础框架构成的.这一双向三位一体研究框架的构建,是<文心雕龙>研究"解难爬坡"向深度拓展必须应该重新认知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养气"说之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气”说源于儒、道哲学上的“养气”论 ,是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古代文论“养气”说的发展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等四个历史阶段。在历史发展中 ,“养气”说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涉及到作家道德人格之修养、创作心态之培养、艺术才能之习练、艺术个性之发扬、人生阅历之增广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体性"翻译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体性”,首先应理解“体性”意义;理解程度不同,译文文本的遣词造句就不同,从而影响读者对“体性”的理解和判断。目前译者们对“体性”和“风格”的意义相似性以及对“体性”二字的语法结构已有共识,但是对“风格”和“体性”的内涵和外延的认知程度还存有差异,因此就有“体性”的不同翻译。要想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就必须将“体性”还原于文本以凸现其文化内涵,唯有如此,译文才能更趋近释意、达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气、象、味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元范畴,气、象、味三者的相互交融、衍生又衍化出无数的子范畴与范畴群,从而构成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文学的特征、规律、本质联系的全面把握."象"主要涉及文学的反映对象及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文心雕龙>是"象"范畴确立和衍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形象及文学意境的创造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意境理论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归化"和"异化"观照下杨国斌和王佐良的两种<文心雕龙·才略>英译本的译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如何运用这两个翻译原则,作出更有生命力的译品.  相似文献   

12.
对桐城派后学姚永朴的《国文学》一书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这是进入到现代学术时期的古文论讲疏的最早呈现方式。通过这种分析,试图展示出古代文论研究进入到大学教育体制之后的一些变化,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3.
“文人无行”是文学发展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的产生与文学自身“标举兴会、发引性灵”的特性、历代文人社会地位普遍低下以及少数无行文人发迹所引起的不良社会风气等均有一定的联系 ,刘勰根据文人品格普遍缺失的历史状况和针对当时形势更加突出的现实 ,提出了自己的一套人才标准 ,即“贵器用兼文采”、“达于政事”、“文武之术 ,左右惟宜”、“藏器”“待时”“发挥事业”、“穷则独善以垂文 ,达则奉时以骋绩” ,是对儒家传统行为规范的继承和延伸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超常的识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对"事类"进行全面而深入阐述的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他厘清了传统"事类"概念的内涵,首次明确指出事类是作者在自己言辞之外,以多种方式方法引入的、可验证的、异质性的东西.它主要有"引乎成辞"和"举乎人事"两方面内容,是作者用以"明理"和"徵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奠基于先秦。先秦的“诗言志”理论为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向着抒情的风格论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石 ,诗乐作用方式的理论则进一步促成了这一趋势的定向化。在先秦时期 ,季札、孟子、荀子等人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立下了肇创之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先秦时期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诸因素 ,论述了形成这些因素的主客观条件。指出先秦为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奠定了文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晋宋之际山水诗的兴起,带来了"文贵形似"的创作风尚.与绘画理论和人物品评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诗学理论中对"形似"的看法不像前者带有贬义,"形"与"神"都有特定的内涵,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从创作理论和实践上看,东晋南朝以来的诗学观念实际上是形神并重的.当然,与后代相比,这一时期诗学中的形神理论还没有达到从心与物、情与景的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关系上认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文心雕龙》研究,萌芽于唐宋,肇端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大成于清代,主要表现为校勘、考证、注释等基础性研究,为数不多的对义理的阐发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未能形成一种专门的学科。但正是古代的基础性研究,才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文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现代观点诠释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不同意认为《物色》篇位置排列“有误”的观点,认为目前的《物色》篇的位置暗含了社会与自然并列的思想。《物色》篇提出的“阴阳惨舒”说揭示了人的心理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同构对应”和“物我交感”,也说明了自然景物是文学本原之一。本文认为“阴阳惨舒”说、“联类不穷”说和“情往似赠”说等三说,可以看成中国古代“绿色”文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世界对《文心雕龙》的了解,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翻译却不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1951至2003年的52年间,出现了七种英译本,成为中国文论英译史上一道独特而灿烂的风景。《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对于推动中外学界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