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红英 《现代交际》2014,(7):248-249
与被称为新新人类的"80后"相比,"90后"生活在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更特殊的时代,他们被称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这一代人在行为特征和思想观念上更标新立异,他们自信而脆弱,敏感而自私,在学习上很多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而且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反叛意识强烈。在英语学习领域,"90后"大学生也表现出了一些特点,焦虑是很多"90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反应,这种焦虑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90后"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这一代,"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也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90后"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90后"大学生的择业情况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文章主要以高职院校为例,研究"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以及如何对大学生择业问题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大论坛和媒体就大学生恋爱婚姻的讨论及报道日益增多,如针对大学生试婚、闪婚等现象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婚恋观话题的普遍关注。现今,"90后"大学生接触的思想、身处的社会风气较"80后"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从调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入手,分析大学生不同婚恋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正确看待和引导当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变迁,"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家庭等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新的挑战,应对挑战要结合他们的特点,以励志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高度,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今,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0后大学生也已经渐渐成为当下大学中的主体。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入党动机等对于高校制定党建教育对策和对90后大学生党员继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际生活中,仍有一些干扰党建工作的问题,如部分大学生党员的追求动力不足、入党动机的功利化等。如何根据新形势、新发展下"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制定党建工作的对策是各级党组织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初高中存在较大差别,大学阶段的考试方式也更多地集中考察大学生思维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往往容易大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大学生思维、自我觉察能力的提高,使理性情绪疗法适用于大学生群体。本文是一例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大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期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程旭楠 《现代交际》2015,(3):154-155
"90后"大学生心理普遍较为脆弱,受社会、家庭和自身原因的影响,容易产生学业迷茫和焦虑情绪,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处理,引导学生重构自我认知,重拾信心,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李颖存 《现代交际》2014,(7):200-201
在大学校园中,随着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恋爱逐渐成为大学生在学校的另一项必修课。现阶段的大学生属于"90后"一代,这一代人与"70、80后"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与掌握能力很强,再加上他们在20岁左右的花季年龄,对恋爱的需求感非常强烈。在现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如何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群体的一个特殊部分,其消费观具有个性化、时尚化和攀比化3个基本特征,并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以及消费心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经济因素、传媒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重视"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建立和完善规范社会消费环境、强化学校的消费观教育、加强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鼓励和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这"四位一体"的消费观教育体系,是考量"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非主流文化深刻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非主流大学生在话语特征、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方面有独特的符号系统;非主流文化反映了后现代个体强烈的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娱乐心理、抗争心理和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非主流现象的盛行启示青年研究工作应转变范式,青年教育工作应更新理念,文化建设应兼容并蓄;对待非主流现象,应顺其自然,让时间和历史来检验非主流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作为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他们是否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对"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总体上积极向上,但部分大学生功利化增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因此,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践行中国梦,立足主体需求,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与价值观的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值得关注的影响有:信息焦虑与价值认同的矛盾、道德价值观体现传承特性、政治热情与冷漠并存、人生价值的媒介之"伤"等。因此,要净化媒介环境,提高"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一致性,以强化主导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党员代际特征与作用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逐渐进入到大学校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些同学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部分学生经过了党组织的考验,最终从入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预备党员。但是"90后"大学生有着自我的个性和时代烙印,他们有着鲜明的代际特色,如"我的个性我张扬"、"我的选择我做主"、"我的言论我发布"、"我的未来我找寻"等特征。他们也具有不同的入党动机。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90后"大学生发挥其作用,对此可以从"读好书"、"把好关"、"用好人"、"建好网"、"辅好导"、"组好队"等六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微博以其实时性、便捷性、简易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互联网高地。"90后"大学生普遍利用微博获取信息、交友聊天、求职应聘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重庆6所高校483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对"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最大的是微博的兼容性,其次是微博的导向性和便捷性,微博的简易性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层面做好微博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卧谈会"作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有很大很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对"60后"到"90后"的"卧谈会"现象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曾经风靡大学校园的"卧谈会"在"90后"大学生宿舍里已经不那么普遍了,对此我们进行了解读和原因探究,并期盼"卧谈会"在新生代大学生宿舍里不要流失。  相似文献   

17.
对"90后"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认可人文经典类图书的重要性,对本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普遍存在阅读时间少、阅读主动性低、阅读内容偏好休闲、阅读方式追求简便廉价、对于经典名著尤其是海外书籍的阅读浅尝辄止等情况。基于此,应该从社会风气、图书资源、读书交流三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指导,提供更丰富、更便利的阅读资源,改进"90后"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18.
"90后"群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纵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解析发现:"90后"的天生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的网络化生存(工作)能力提供了其多元的现实工具;"90后"的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因此,面对社会给予"90后"的诸多负面评价与"90后"良好自我认同的差异与偏离,我们需要聆听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在理念、目标和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高度一致性,为"90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形态。为此,发挥两者的耦合效应,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来深入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的途径,并着力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