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发大西北”口号又一次在我国出现,西北各省区发展家乡经济的愿望尤其热烈。鉴于新区开发在世界近代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与苏联东部开发尤为明显),许多同志希望大西北开发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有些同志也认为开发大西北至少可缓和我国东部的人口压力,因而要求向大西北移民。  相似文献   

2.
今年夏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先后深入新疆和西北一些省区视察时都曾一再强调,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设想。胡耀邦同志并且说,  相似文献   

3.
<正> 胡耀邦同志在《立下愚公志,开拓青海省》的重要讲话中宣布: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来。这标志着,开发大西北这件事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对“开发大西北”、“开拓青海省”的口号中“开发”与“开拓”两词,应该理解为:按照客观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地、全面地在大西北和青海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需要大量资金、物资和人才;换句话说,必须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与人力,三者缺一不可。这中间,我们首先必须依靠我国和西北各族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充分利用本国和西北的资源,走自己的路。但是,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孤立奋斗,我们应当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外条件,  相似文献   

4.
开发大西北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廿一世纪大西北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农牧业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开发地区对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的需要。 我国的大西北,主要位于干旱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块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必然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新疆地区,自1950年至1979年共开垦荒地5000多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去年八月在视察新疆时曾经指出,“积极地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共同看法,是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设想和整体布局。”他还强调指出,“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域来考虑。这不仅因为新疆在国防上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上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从现在起必须把开发新疆列入全国建设的议事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以来 ,大西北的陕、甘、青、宁、新五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 ,小西北区域的甘、宁、青三省区经济发展显著落后于陕、新两省区 ,从而形成了小西北区域经济现象。本文从一个侧面就小西北区域如何加快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小西北区域在实行“瓶颈”优先原则时 ,不应忽视“主导产业”优先原则在西部大开发中 ,小西北区域三省区都在实行“瓶颈”优先原则 ,即均特别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工作 ,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认为 ,在解决“瓶颈”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去年秋天来新疆考察时指出:“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域来考虑”,“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设想和整体布局。中央的这个设想是有科学根据的,是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赵紫阳同志在引用美国开发西部地区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看来,我国也是这样一种趋势,将来也要把经济发展从东边转向西边,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末到下一世纪初,开发、建设大西北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为了迎接这一战略新时期的到来,从现在起就必须积极、稳妥地作好开发大西北的前期准备工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经济优势,把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开发建设大西北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研究振兴、发展西北地区经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左宗棠开发大西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领袖,在率军西征途中,对大西北的经济、政治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从而使西北的农牧业、工业、交通和环保得到了发展。左宗棠的历史性贡献,对今人开发大西北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迎接大规模开发建设大西北高潮的到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了解大西北,激发他们热爱大西北、支援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热情和积极性,西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协作编辑出版了《中国的大西北》丛书。这套丛书为32开本,共约20种。每种10—20万字,分别由西北各省(区)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丛书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大西北的锦绣河山、丰富资源和建国后30多年来西北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可爱的大西北》、《西  相似文献   

11.
要开发和建设大西北,能源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西北的能源潜力,无论是煤炭、石油、水利、太阳能或风能的潜力,都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要使潜力转化为实际的能量,还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为此,在我国开发建设的重点转向大西北之前的准备阶段,有必要大力加强西北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前期性研究工作。 一是能源发展的一些宏观问题。例如,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一个较长时期内,西北能源的合理结构应当是怎样的结构?西北各地各种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布局又应当是怎样的布局?西北能源如果有富余(只要能做到充分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将是这种情况)应当以东运供应我同东部或是从东南海出口为主,还是应以西运出口为主?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开发的重点,势必转移到大西北来。这是我国长远经济战略的大势所趋。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西北经济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对甘肃省的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甘肃省地处西北几省区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是甘肃的特殊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振兴甘肃经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兰州大学原华荣同志撰写的“西北的环境与移民”论文中强调指出:西北潜在的巨大生存空间,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重点在不久将来的必然转移。中国的未来希望在西北,但西北生态环境的负担能力,又决定了大西北决不会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向的立足之地。他针对主张向西北移民的观点,提出向西北移民,必须慎之尤慎的论点: 1.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这些直接制约生产和生活场所范围的因素来衡量,西北乃是地广而患其狭,人少而患之多。以地广人稀为由主张移民西北是不切实际的。2.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4.
近来 ,在世纪之交的中华大地及中国经济发展舞台上演得最烈的 ,莫过于西部大开发这个主旋律 ,其表现为中央正在加紧酝酿出台开发大西北和有利于西部开发的相关统一政策法规及一系列向西倾斜的优惠条款。事实上 ,早在 1983年 ,中央就曾确定了加快新疆开发的步伐 ,提出了开发建设新疆的整体战略设想 ,这就是 :“开发新疆 ,开发大西北 ,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 2 1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建设基地” ,并优先考虑发展新疆。此后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新疆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断地得到调整和完善。经过 2 0余年的改革开放 ,新疆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汉唐两代开发西北的时代要求和背景,汉唐多层面开发西北的事例及西北开发对汉唐气象形成的支撑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大西北开发与汉唐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发展的关系,同时,对史学研究政治性与学术性之有机结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西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全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非开发大西北不可,而大西北的开发,又离不开兰州这个依托。为此,本文想就大西北开发与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谈点粗浅看法,以供进一步讨论榷商。 一、关于兰州的战略地位及作用 兰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它位于东径102.3C—104.3C,北纬35.5C—38C之间,不仅是全国领土的几何中心,在西北地区也占着居中位置。经济腹地深厚,面向市场广阔,坐中四联,取各方之利,兴兰州经济,以兰州之经济实力,支援西北的开发,可谓得中独厚。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 ,绝大部分省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成为西北经济开发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将逐步由东向西转移。这是我国国土开发的必然趋势。这一战略转移,是以中央领导同志发出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并在广西、内蒙古等边疆民族地区建设若干个大型项目为开端的。它标志着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迎接这一战略转移的任务已历史地摆到我们面前。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内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大开发中首先开发的必要性。先行开发内蒙古,为下一世纪开发大西北作好准备,就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将关系到整个开发的全局。因此,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必须尽早提到日程上来,并切实抓紧抓好,为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出版总署批准,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西北民族研究》自一九八八年正式向国内外发行,创刊号将于近日出版。《西北民族研究》是为适应“开发西北”的战略决策而创办的一份大型学术刊物,每年二卷,每卷288页。《研究》着眼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开放,以开拓精神去垦殖中国民族学的研究空间,举凡大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宗教、考古、民俗、文献、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抑或专门学科如中亚学、蒙古学、藏学、西夏学、敦煌吐鲁番学、北方三大史诗的专论,研究的大作,均竭诚欢迎。《研究》创刊号刊出专论、调查报告、译文三十余篇,四十余万字,其中有蒙、藏、维、回、哈、东乡、裕固等少数民族作者的论著十篇,反映了近年来西北民族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和新探索。《研究》于一九八六年曾以试刊号发行,受到理论、学术界的重视,现正式出版,必将对西北民族研究及大西北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对落后区域的成功开发也成为许多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契机。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兴起,并被作为区域规划中的一种政策工具得到广泛应用。该理论不仅被用来理解区域经济结构和预测区域结构的变化,而且已作为解决许多区域发展问题的手段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广为流传。本文尝试在对该理论作概要介绍的同时,探讨在我国西北开发中该理论运用的价值与前景,以期这种理论对于我国西北开发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