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文化的生态环境, 一是山重水复的封闭的自然环境, 二是贫困的经济环境, 三是宽松的人文社会环境。湘西独特的生态环境,使湘西文化保存着较多的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观念) 和自然宗教(多神论)的文化遗留, 保留了远古歌舞祀神的巫风,是一种巫风尤盛的附魅文化, 深深打上了宗教伦理的历史胎记。湘西文化成了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深深嵌入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有其特殊的仪式流程、文化内容与内涵。从现代视角透视,可见其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价值、推动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增进生死观念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关系整合的社会价值、弘扬孝道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湘西苗族文化的研究逐渐兴起,形成不少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湘西苗族艺术、习俗、民间信仰与其它相关方面.这些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受学术视域所限,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都还有突破、深入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代在湘西修建的边墙、碉卡等设施,不是湘西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是明清封建统治者镇压苗民的产物,它严重地阻碍了湘西苗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苗族同其他民族间的团结和交往.  相似文献   

6.
民族服饰是各区域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服饰中所表达的审美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中所传承的美的思想,这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发展,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7.
苗族文化以口传为主,其民族历史靠服装承传,因服饰携带和保存方便,成为纪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物。服装具有实用、审美、镇邪、象征等功能。服饰既属物质层面,是生活必需品;也属文化层面,包含服饰制作、审美、使用场合及年龄、性别和宗教信仰。湘西苗服多姿多彩,不仅展现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的诉说。苗服与苗风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概括和具体体现。湘西苗服体现了苗族自我,表现了独特的苗人哲学和服饰美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三个湘西土家族、苗族杂居的集镇和村落族际通婚情况,从族群选择、地区选择和人口规模等方面对族际通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政策和公众态度对族际通婚的影响.土家族苗族的族际通婚及其文化互动有助于保持和改善湘西和谐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交错杂居,生计类型日渐趋同,民族通婚范围的扩大,现代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是民族文化互动的条件.民族文化互动主要表现为民族节日的交汇、墟场中的文化流通、语言文字在交流中传播、民间宗教信仰的交互.在民族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的共性与多元并存,形成各民族共享的湘西地域文化;文化互动的模式具有民间自发和国家主导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面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在场",湘西苗族通过顺应国家话语、在国家话语境域中捍卫苗族文化、国家话语与苗族文化并用和将国家话语引进苗族文化等调适策略,既为苗族文化守住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又促进了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对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湘西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包括兴建学校、培训师资、扶助学生及因材施教等.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湘西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效.学校教育的发展对湘西苗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流传于湘西苗族人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其文化艺术价值也开始变得愈发不可估量。其在表演形式、基本动作、步伐、鼓点节奏和打法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湘西苗族鼓舞发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苗族鼓舞在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同时,正从生活逐渐走上舞台。  相似文献   

13.
百年来,湘西苗族婚姻文化在国家话语的主导下发生了巨大变迁,主要表现在婚姻缔结方式、婚姻仪式与通婚规划等方面.湘西苗族婚姻文化的百年变迁,折射出国家与民族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围绕着国家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国家阶段性地调整文化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不断地对民族文化实施"有计划的变迁";另一方面.面对国家话语自...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描述了湘西保靖丰宏、棉花旗和古丈双溪河沿岸村落的土家族苗族相互转化的现象,并从民族政策、文化互动和族际通婚等几个角度分析了转化的原因。苗族土家化与土家族苗化反映了湘西各族群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族群关系,也体现了族群认同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5.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民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因此,确立区域文化空间,发挥民众主体和传承人核心作用对其进行“活态”保护是关键.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应利用地域文化空间,进行活态传承保护;发挥苗族主体作用,有效利用资源传承;重视传承核心主体,疏通传承保护渠道;施行多样保护措施,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原始宗教作为文化原型的角度,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原型--苗族原始宗教及其核心要素鬼神崇拜,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巫性特质,并分析其成因,期冀对原始宗教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鲜活的范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时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变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发现:年龄是制约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变异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也是导致词汇丢失、引发语言结构衰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婚俗文化内容新奇,特色鲜明,是难以复制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既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由于湘西地处多元文化的碰撞地带 ,故其自身的文化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 ,苗族传统的“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原始宗教信仰发生了局部的歧异性变化 ,但苗族信仰的根本性质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