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今年一期登出“交际急中求智”征答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兴趣,应者踊跃,现从百余份应答中选出部分答案发表,以示鼓励。例一。原题:在众人面前,你大声地叫某人的名字,热情地走过去和对方打招呼,待走到双方面关时,才发觉你喊错了对方的名字。“哦,我以为是××呢,你们俩长得真象呢,你是××的亲戚吧。对不起打扰了”先自我解嘲,并连发炮至,让对方没有插嘴机会,然后道歉,转身就走。(北京洪峰)“走到被叫错的人面前说.一我刚才看见穴体叫的名字在这儿.怎么一眨眼不见7,拉着见了吗特对方接头,马上江发而去。湖北刘丹.…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并非时时处处彩霞满天,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交际危情:或遇他人诘难陷入困境,或自己言辞不当陷入尴尬境地,或遭遇嘲讽颜面尽失……当你遭遇交际危情时,若能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定能化险为夷,走出困境。 有意曲解法 当你遭到恶意攻击并陷入难堪境地时,你可以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进行有意曲解,既可以解脱窘境,还可以用来嘲讽对手。前苏联的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讲时受到了一群人的攻击,其中有个人挤到台上来指责他“狂妄”,说:“我提醒  相似文献   

3.
森林中的人类社会已经罕见。他们顽强地依托着高大茂密的丛林与森林外的世界抗拒,完全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现代人企图一次次地接近他们、解救他们,告诉他们森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的林地、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却是宽阔圣洁的,部分的原因是他们对当今地球上的拥挤与奢华一无所知。他们固守着祖代相传的信条:“森林是好的,森林是和善的。”“森林死亡时,它的孩子也死亡。”这是非洲热带森林中的件格米人、南美洲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告诉这个正在威胁他们宁为生活的现代世界的格言.伐木机隆隆的声响,已经使所有的森林震颤了.…  相似文献   

4.
岁月流逝覆水难收,冬去春来冷暖依旧。新年又至,《资源与人居环境》编辑部,敬贺关注本刊的读者、关爱本刊的领导、辅佐本刊的作者,以及从事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致力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界朋友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5.
刘蓓说:“我在择偶方面也没有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一旦那人站在我面前,我感觉非他莫属,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刘蓓属于那种既美丽又很有味道的女人,高挑匀细的身段,白嫩柔净的肌肤,亮泽卷曲的秀发,扎进人堆里,鹤立鸡群。印象中的她,不施脂粉,花衫红裙,开朗而快活,说起话来像机关枪。在《过把瘾》后,几年的光景,刘蓓似乎长大了,也成熟了,眉宇间多了几分深邃和凝重。“我得奖可不是瞎猫碰上死老鼠啊”不错,一部《过把瘾》捧红了江珊,跳出了刘蓓,一向轻松“玩票”的刘蓓也因此击败普超英和严晓频,夺得“金鹰奖”最佳女配…  相似文献   

6.
交际中语言的疏密柳亚平我国古代的诗论和画论,常以“疏”、“密”来阐述形象密度与画面构图、意境创设的辩证关系。无独有偶,这些美学概念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社交中的语言艺术。事实上,善言者的语言,也应简繁适宜、疏密得体,一如绘画的隽永,诗歌的空灵。社交中,交际...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的运用时有发生语用失误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背景文化的差异导致留学生无形违背交际原则,或者尚未考虑到汉语言语义的复杂性。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在于更深层地了解汉语语言交际的要求及其承载的文化。以辅助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完成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8.
想要感动他人,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引导对方谈论他自己的事情或问题,或是他熟知的业务范围内的问题。当我们要打动对方时.要在适当的时候提问题,问题一定要有方向性。不要因为害羞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放弃自己提问题的机会。有一位纽约的记者,曾经去拜访一位银行家,想咨询国际汇兑方面的事情,当时连金融界的权威人士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然而,在十五分钟的会谈时间,记者竟没有提出任何问  相似文献   

9.
人立于世,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给你的感觉也是一F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有时.你感到非常奇怪、迷仍、不可思议。与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严生某种无聊感、困惑感、疲倦感、沉闷感,失落感,与另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轻松、很洒脱、很自在、很恬适、很随心;还有一部分人,当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激动、很兴奋、很愉悦、很惬意,也很紧张。为什么会使你产生这种种迎然不同的感觉?原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情感的精神涅界——默契。日常生活中,人们无不渴望者沟通情感,协调行动的默契的…  相似文献   

10.
因为痴情,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一个玩世不恭的平庸男人;因为痴情,她不惜以身试法,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额公款,供嗜赌成性挥金如土的丈夫填补"黑洞";因为痴情,她一错再错,跟丈夫一起卷公款逃亡他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听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某某同学自尊心太重等等。目前,对学生的自卑感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自卑形成的因素。通常,自卑感强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残缺的经历, 有过心理创伤。如有个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绩都很差,但四年级前完全无忧无虑,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难以忘却。那天,他与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踢足球,有位成绩优良的同班同学故意捣蛋,他对此提出抗议,并据理驳倒对  相似文献   

12.
《职业时空》2006,2(6):62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听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某某同学自尊心太重等等.目前,对学生的自卑感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创意重在一个“创”字,“创”有两层含义,一是“独”,一是“新”。自己有别人无谓之“独”,与以前不同谓之“新”。创意本身要求广告主题的表现是独特的,新颖的,因此,独特和新颖是广告创意的生命。作为表现广告主题的构思,广告创意属于智力活动的范畴。好的创意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人的思维方式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有句论交际的老话:“一回生,二回熟。”即生人初交时,总要拿捏着点儿,相互保持着自尊与提防,到了第二次再会面时才放得开些。然而,在快节奏的今日社会,人际交往中虽少不了礼仪礼节,但“一步到位”式的“见面熟”也逐渐多了起来,无论是同性或异性交友、商务来往、学术交流、文体娱乐,j\们可以通过种种交际手段很快达到推心置腹、成为密友。细说起来有以下几种快速交友法:一、“热情催化”法一个人的热情揭示着他的乐观、活力、友好与善良。电视明星倪萍、牛群等的迷人之处均是与他们的极大热情分不开的。与陌生入相遇,认…  相似文献   

15.
黎鹰 《职业时空》2005,(2):22-23
人们交际都有一定目的,要想达到目的,人的思想、道德、学识、阅历、能力,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要忘记"红花还需绿叶扶"的道理,这个绿叶是交际者的形象.为什么有的人一见面还没谈话,对方就产生了反感?为什么有的人一见面还没开口,对方就产生了好感?原因就在于交际者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6.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的过程。成功的交际必须依赖健全的心理素质,正确地认识他人。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正确认识他人,包括对他人的了解和认识,他人的外表、表情、言行、性格等方面的了解,但正确认识他人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并不容易,也往往由于认识的偏差造成交际上的障碍。比如首因效应,即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而第一印象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因为人的道德品  相似文献   

17.
眼为心灵之窗。眼睛是人体发射信息最主要的器官,如一个人的眼睛与脸上其它部分的配合,目光持续的时间、眼睛的开闭、瞬间的眯眼以及其它许多细小变化和动作都能发出信息。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阵子本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音茂,意;眼睛昏花)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音搜,意:隐藏)哉。古人往往把目光的坦荡、端正与否,作为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尺。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把目光看成是从人的内心发出的百发百中的子弹,他认为眼窝、眼睑,虹膜和瞳孔组成了“一台包括舞台和…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的交际,离不开空间距离的选择,那是因为它对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会产生种种微妙的影响。一般而言,空间距离的影响主要通过感官起作用,而心理距离则主要通过理性功能作用于审美活动。通常,人们将一个人两侧的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统称作“情感性空间”。亲密朋友间的交谈往往坐在沙发上而颇感自在,情侣间肩靠肩的窃窃私语同样十分自然,这时候的情感空间显然较小,心理距离也很小。反之,对于陌生人则不一样了,人们心理上必然要求一个较大的情感性空间。可见,交际中,这种对于情感性空间的把握与选择,总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  相似文献   

19.
房价居高不下!物价不断上涨!金融危机又来了!而广大工薪阶层的薪水难以上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压力增大了。如何战胜这些困难,保持生活质量,成了许多"房奴"无法回避的难题!广州有一对80后小夫妻,几年前在广州某高档小区供了一套房。开始,他们还能按时还贷。可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窘境——交了房款没钱买柴米油盐,买了柴米油盐没钱供女儿上学……怎么办?是卖掉房子回老家,还是继续住在城里的高档小区?这成了考验他们"生存智慧"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崔华平 《现代妇女》2014,(1):217-217
"智"在儒家心目中是一种理想人格,位列三达德。与西方将"智"等同于"辩论"和"客观知识"不同,传统儒家将"智"界定在为人处世的大学问、大智慧之中。在中国古代,智被界定为:"智即知,(智者)即无所不知的人。"由于智与知之间存在同一性,所以在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文献中,"智"常常被写作"知"。这说明在远古中国人的头脑中,智起初是从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