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过30年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实践,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扩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总结这个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主要是: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革命与建设的关系,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断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只能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中展开。它要求坚持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达成社会价值目标的整体性与个体价值取向的个体性的统一,最终走向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世纪启航之际 ,我们回顾 2 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 ,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在新世纪的复兴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改革其具体制度的统一 ,坚持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与反对“和平演变”的统一 ,坚持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的基本规律。掌握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二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回答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方式所取得的成果 ,表现为国家治理的改善和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政治体制 ,适应经济和政治发展要求完善国家体制和运用新的治理方式 ,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得以逐步实现 ,其中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生产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维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以人为本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维度,树立正确的人民权利观、人民利益观,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线。坚持在创新中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特性,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探索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坚持实践标准的关键.特定时期的历史任务规定着实践的内容从而也规定着实践标准的具体内涵.复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开发利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资源的客观根据.中国人民当前的经济、政治、丈化建设赋予了实践标准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特殊意蕴.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促进学术繁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关注学术前沿、社会热点,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深度。本刊设哲学·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社会,航空·航天·民航,语言·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的思想进行学习理解 ,着重从坚持政治与经济的辨证统一 ,正确把握政治的本质 ,把讲政治作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讲政治必须正确坚持唯物辩证法以及讲政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等方面进行论述 ,还阐述了“讲政治”与“三个代表”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近代以来探求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现行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等都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所以,全球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影响必将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从全球化所呈现的总趋势来看,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社会主义的振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关注当代社会主义的命运,研究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影响,尤其是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与命运,是增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有着显著的催生作用,它有助于民主主体的形成、民主意识的生长、民主原则的确立、民主体制的创建和民主基础的奠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取向无疑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虽源于西方,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等因素的出现,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我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发展,因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就要破除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要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的市民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系统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必须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 ,我们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自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广义政治论》一书提出了“社会政治”、“主体社会主义”和“人民宪政”三个概念。对它们的理解,“社会政治”应体现为非阶级斗争的政治、大众的政治和非意识形态的政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主体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政府培育市场、政府实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社会公平、国家保持适量的国有经济并使其保持效率;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政传统,但中国以“三个代表”为特征的执政理念比西方的宪政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宪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城市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种种条件: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养分和稳定剂;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和堡垒;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助推器;它是逐步实现社会公正的生态环境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于德国。此后它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理论见解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对西方绿色政治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它在西方的产生和迅速崛起,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背景并经历了相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当今生态危机以及未来社会模式等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虽有许多不成熟和不现实之处,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有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为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应建立起以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为基点,建设法治政府和政府绩效管理为核心,政府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为保障的政府权威体系。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以中国国情为坐标原点,以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之路,在经济、政治、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构筑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