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与“夹生化”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共预算视角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分类与"夹生化"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事业单位经历了广泛但不深刻、不平衡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起步于对企业承包制的摹仿,大多也止于此。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改革受制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在推动内部承包制的同时打破了行业垄断,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打着貌似市场的旗号,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5.
改善事业单位的绩效,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适应我国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我国的公共服务领域以"推向市场"为目标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引入了一些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改善公共服务,我国需要进行全面、协调的事业单位改革,包括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和促使政府从商业性活动中退出,改革公共财政以便更好地为公共服务付费,允许非国有部门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的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均等化程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成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职责。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范围的外部边界应参考中文化预算模式,并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运行支撑体系为三大保障内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标准应从分类保障标准和倾斜保障标准出发,在公益性文化单位财政保障标准测算中引入"内涵式"保障标准,从而测算出总体保障标准,同时这一标准还要根据国内其他各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标准、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增长率、增长弹性系数和边际增长倾向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构建基于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方式则应保证财政投入日益规范,各级政府责任分摊方式明确,并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国营 《兰州学刊》2009,(11):114-118
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有诸多理论主张,如公共利益理论、民营化和市场化理论、非营利性组织理论、政策工具与合作治理理论。所有这些理论的根源都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公共服务供给链条的可分离性以及分离的措施。北京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国资委模式是体制内探寻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分离的代表性努力,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转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公共空间的一种被迫让渡,宁波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则是主动引入第三部门。三者是探索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公共服务管办分离的典范,也是推进管办分离的三种路径,具有标杆价值。  相似文献   

8.
詹国彬 《江汉论坛》2012,(6):122-127
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主张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打破行政垄断的格局,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元竞争的格局。民营化为改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带来希望的同时亦增加了公共服务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实践来看,前置的法律限制与后续法律保障的缺失构成了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法律障碍,而来自政府官员和员工的反对以及根植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与控制问题则构成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现实阻力,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有赖于法律障碍的消除和现实阻力的化解。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是不可分割的,政府是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唯一的主体。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则认为,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是有区别的,它们可以一致,也可以分离,政府并不是公共服务唯一的供给主体,市场、非营利性组织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优势,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如何选择不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从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的区别出发,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和“市场性”程度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0.
辛斐 《理论界》2009,(8):213-214
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青岛、大连开发区的公交现状,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民营公交公司的财政补贴与制度扶持不到住,暴露出了其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职能缺陷.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个过程,目标在于建设有效政府.政府可通过合理划分政企权责,建立政策补偿与市场补偿机制以及增加竞争主体、完善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交事业的民营化改革,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交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管制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管制立法先行体现得尤为明显,英国政府首先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主要基础设施产业进行政府管制,使公用企业管制有法可依,民营化改革有规则按程序进行。同时,通过设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实现对公用企业的有效监控。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私人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投标的方式承担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以民间资金为主、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私益物品。这两种物品的供给是互为条件的,只有均衡提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分重视私益物品的生产而忽视公益物品的供给,不仅妨碍私益物品的生产,也将影响社会公正和社会团结。促进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均衡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论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产品按照其不同的消费方式 ,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大类。过去2 0年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私人产品展开 ,并且基本上为之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当前 ,公共产品领域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电信、电力、自来水、铁路运输等垄断行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品范畴。因此 ,分析界定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财政作为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现代财政制度主要包括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个方面。其核心要义在于,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体系;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的原则,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体系;遵循划分事权、以支定收的思路,构建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供需矛盾、主体失衡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制度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既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重要制度环境,又是导致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供给主体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就成为化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民营化的核心含义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企业家在民营化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激励与有效行动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志愿供给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多方协同关系,发扬社会企业家的创造性,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玮 《兰州学刊》2014,(9):142-149
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公共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存在着均衡态,即公共支出均衡.不同于市场均衡,公共支出均衡意味着在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约束下经济效率目标与公平产品目标的同时最大化.从均衡视角评估公共支出结构正是经济学对政府支出定位的应有之意.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较长时间序列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公共支出中各支出项目对HDI的边际贡献率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这说明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在长期中表现出均衡改进的特征.而各支出项目边际贡献率变迁趋势的差异性则表明依照均衡原则调整并优化我国公共支出结构是亟待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