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技术的“两面性”致使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主体话语权弱化、客体媒介沉溺、介体碎片化传播、环体众声喧哗等困境。为此,可从技术赋权、媒介素养培育、平台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并从“新思想”动员、“新内容”建设、“新优势”建立、“新生态”塑造等角度探索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校情校史、校本课程资源、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依托这些校本特色平台的建设将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同时也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新时代大众爱国主义表达的重要平台,通过网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创新路径文章通过对疫情时代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发现在经历了疫情防控的洗礼后,通过网络表达爱国情感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对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也存在于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层面,大学网络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j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主体性地位缺失、僵化的教育模式广受质疑以及传统的认识误区等主要问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爱国主义教育又存在国家主权意识观念淡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弱化、社会主义意识模糊和文化大国心态缺失等主要问题。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在大学网络精神文化视角下,构建以国家主权意识与安全教育,落实优秀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等新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大学网络制度文化视角下,建立健全大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科学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组织人才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大学网络物质文化视角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主题网站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具有时代性、层次性和网络性.时代性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层次性要求我们从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教育内涵的层次性和教育方法的层次性等方面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性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进行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负责并能够创造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时代新人。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作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课题,不仅需要在内涵上明晰何谓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而且需要在学理上弄明白、在实践中搞清楚为什么要和怎样进行这一教育机制创新。只有厘清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的科学内涵、逻辑机理、价值意蕴,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这一教育机制创新研究,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不断增强新动能、拓展新路径、提升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勃然  董海英 《国际公关》2023,(20):179-181
随着中国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行已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推进难点:网络空间“信息胶囊”的存在、负面信息的冲击、西方“有色”文化价值观的传播等问题,对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缘于网民群体与信息流的分化互动、网络空间政治博弈的日益加剧及网络文化竞争的不可避免。通过案例渗透、思辨引导和法制约束等路径,优化网络空间的信息供给、筑牢舆论阵地、增强平台管控,可大幅提升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汹涌而来的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年轻的神经,以网络传播手段为主的泛滥信息极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民族价值观迷茫,网络交流的自由、平等亦使大学生产生亲近感和自由感。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和技术优势,极力向发展中国家宣扬、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一些腐朽思想、黄色流毒也利用网络形式淡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面对种种不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因素,我们应通过加强国防教育、丰富教育内涵、用好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提倡公民教育、科学安排教育体系、活跃教育形式和优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加强爱国主义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国内外面临的新形势,具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主权,保持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智成熟等多角度分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深究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国内外变化趋势、社会热点问题、网络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新特征带来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探索理性看待国外新的变化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加强爱国主义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等有效对策,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促进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这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在新时期,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贯穿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并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确立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阐述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对象;探索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尽领风骚,它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创新其教育模式,强化其物质设施,科技史及科学精神则有效拓展其人文内涵。但科学技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应系统构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深化保障机制,加强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增强国家科技安全教育,借助高科技手段不断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完整、准确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认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探讨和研究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爱国者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把影响爱国主义水平和质量的因素划分为5个子系统,提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和培养人们正确的爱国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4.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资源中蕴涵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色资源有资源的民族性、内涵的传承性、构成的综合性、功能的多样性等特征.红色资源丰富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营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氛围.要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爱国主义电影通过震撼的视听效果、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美国意识形态、美国精神向全球传播,实现着文化传播和思想教育。有鉴于此,我国的爱国主义影片制作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吸取美国爱国主义影片中隐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宣传教育时注重意识形态的方向性与艺术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与时代性,把握我国爱国主义影片的思想性与审美性,强化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其审美素养,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途径的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开辟"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探索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中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内涵,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品德.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价值的培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高校积极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大学生才会树立起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崇高信念。文章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核心价值视角下,从构建一超越一实现的路径围绕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嬗变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环节。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条件和形式。学习和领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实质,发挥每一个高校教师的作用,积极发掘本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创新切入点,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纲要》的目标,做好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当前应通过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建立"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