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清代的学术思想可说是处于一个辉煌璀灿的时期。以往学术界对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作了多种概括和论述,本文作者从把握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入手,研究和探讨了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研究清代学术思想中的一些问题,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统治青藏高原后,采取了政教合一制度。通过此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清代对青藏高原的管辖。但清代的政教合一制度在西藏和青海的实行又略有不同,文章主要探讨了清代在青海藏族聚居区实行的政教合一制度的情况、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常家庄园清代砖雕工艺精巧细致,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印证了清代砖雕工艺的发达程度。通过从山西常家庄园现存砖雕的实地考察,旨在从美学角度并结合儒家思想探究山西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题材、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特征。综合借鉴了传统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结合儒家思想对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清代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作用日渐增强,是清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欣教授勤奋治学,潜研于清代楚辞文献之渊薮十余年,通过多方考证、钩沉索隐,撰成《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一书。该书对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旁搜远绍,资料详实;引证博赡,考证细密;视野开阔,思路新颖。该书以新颖的视角揭橥清代楚辞学的特点与成就,不仅将清代楚辞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学术水平,并且为建构楚辞学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民族法制建设的集大成者。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特点鲜明。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既在巩固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清代的民族政策法制化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民族法制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清代民族法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清代民族法制情况 ,指明清代民族法制在立法方面具有形式多样化、立法原则因俗化的特点 ,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二元性和逐步内地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楚辞学史的学术背景下,对清代《楚辞》文本传播大致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从文人接受的角度,以五家《楚辞》文本为重点考察对象,具体分析清代文人在屈原人格精神、楚辞音义主旨及楚辞艺术美学等方面的接受情况,从而体现出清代文人在楚辞接受史上的突出贡献,总结出清代文人楚辞接受在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三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清代满文档案资料,着重对清代新疆官方垄断的民族贸易——伊犁哈萨克贸易的起因、经过、发展、特点及每年实际的贸易成交额等问题,作了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0.
清代西域诗的纪实性特点较为突出地反映在萧雄的西域诗创作中。萧雄西域诗诗题的纪实性、内容的纪实性、自注的纪实性以及手法的纪实性,不仅成为清代西域诗纪实性特点的形象内涵,也由此形成其诗歌在民俗学和史学上的重要价值,并以其质朴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在清代西域诗坛显露头角。  相似文献   

11.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层综合素质欠缺与大战略失误以外 ,也与其不注重军器作战方式的变革 ,如包括红夷大炮在内的火器的制造和大规模的使用有关。而清统治者的军事政策却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2.
清朝于顺治元年入关,至十八年基本统一中国内陆.其所依靠的统治地方的军政首脑,主要是来自与满洲贵族利益关系密切的八旗汉军.清朝沿用"明制",以总督、巡抚掌管地方大权,其中巡抚以民政为主,至关重要.据统计、考证,顺治朝出任巡抚者125人,其中97人为汉军旗人,占78%,余22%为汉族籍.汉族籍出任巡抚,主要是清朝入关之初,满洲贵族出于拉拢汉族官僚士大夫及地方汉族势力的需要.随着清朝统治日趋巩固,汉军旗人几乎垄断了巡抚之职,汉族籍巡抚寥若晨星,且受到汉军督抚的节制、监控.因此可以说,清朝入关与汉族政权角逐,化劣为优,最终取得开国胜利,与其利用汉军旗人出任督抚,争夺掌握地方大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清军入关后,清统治者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封禁了东北。其目的从最初要保持满族风俗、保证统治者享受的经济利益,到后来要把东北作为八旗兵源以及驾驭全国的战略基地。但在整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目的和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统一,最终的结果不仅没有完全的保有“满语骑射”,还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战略上的失误,及军事上的漏洞,致使沙俄有机可乘,掠夺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14.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清代八旗土地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旗土地制度是有清一代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关于旗地的涵义及范围、旗地的建立和发展、旗地的性质以及经营方式、旗地的具体类型及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东海女真是满洲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学者对满洲八旗中东海女真佐领的研究多有遗误。实际上,在满洲八旗的"国初"佐领中,实有64个东海女真佐领。  相似文献   

17.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北京八旗子弟创造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内容有78%来自明清时期流行的戏曲和小说,22%为八旗子弟的原创作品。这一结果与清代八旗子弟对汉文小说、戏曲的痴迷有重要的关系,他们对故事艺术效果的重视,也提高了其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事满族妇女史研究,首先要重视收集研读原始文献,尤其要注重对满文史料的运用;其次,关注并了解相关的社会制度,在清代,特别要注重对八旗制度的把握;第三,关注并了解相关理论,研究满族妇女,对社会性别理论的熟悉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满族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朝世家是清朝政治史研究中的焦点,“八旗满洲官宦世家”的存在和其特殊作用的发挥是理解清朝政治的重要视角。满洲镶黄旗富察氏家族就是这种官宦世家的代表,该家族祖孙父子相继在朝为官,历任高爵显位。从富察氏家族子弟的入仕为政的轨迹可见,由于满族统治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特殊性,权力的最高掌控者对于“自家人”投注了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孙守朋博士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从八旗研究来讲,选题恰当,见解独到,特殊论断,资料翔实,是一部难得的开拓作品。此书对于整体的八旗汉军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如欲较全面地完成一部有分量的八旗汉军研究著作,尚需从内容扩充、理论深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