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是当前黄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系统总结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遗产的形成及其价值,分析黄河水利遗产的构成及其主要特性,进而提出黄河水利遗产本体保护、依托水利遗产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黄河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能力与保障措施建设等建议,可以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勤劳智慧的黄河两岸人民自古至今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利用黄河丰富的水沙资源、想方设法治理黄河的危害。他们不断抗争 ,不断总结 ,不断认识。人们把黄河发生的灾害、进行的治理、开展的利用等情况刊刻在碑石上、铁铜器物上 ,以传后世。长期以来形成了分布广泛、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黄河碑刻。黄河碑石是“黄河石头书”,是一部包含众多细节的黄河史籍。黄河碑刻融注了历代劳动者杰出的科学才能和聪颖的文化禀赋  相似文献   

3.
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以玛多、刘家峡、三门峡、花园口等对黄河有着特殊意义的点勾勒了黄河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实地采访、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等方式,整合了千百年来华夏文明中黄河的琐碎片段,立体化地呈现出黄河的历史情态,为黄河立传、写史,构建黄河的集体记忆,在功与过、是与非、天灾与人祸的比较性叙述中,为黄河的命运乃至中华文明的命运发出悲情呐喊。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文化与文学不断互动融合的背景下,黄河主题诗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历史镜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锻造有着积极的典范意义。正是因为黄河文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自古以黄河为咏诵对象的诗歌不断涌现,并成为彰显黄河文明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镜像。宋代是黄河主题诗歌创作的重要阶段,从宋代文人对黄河文明的尊崇、宋代黄河主题诗歌的书写特质、宋代黄河主题诗歌的意义与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黄河主题诗歌在黄河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河文明既是中华民族早期自身蓬勃生长的成果,也是与其他各类文明竞争碰撞、汇聚交融的结晶。在新时代国家文化体系建构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重要工作的开展中,黄河文明的底色并不浓厚,其特色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重新梳理新时代黄河文明形成发展的机理、描述新时代黄河文明复兴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黄河文明的复兴有赖于复兴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丰富多元。本文以黄河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组成部分的中庸之道为例,探讨黄河文明复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文明的时代价值,基于对新时代黄河文明复兴的理论思考,作者特别提出以下三个复兴黄河文明的战略建言:(1)把黄河文明作为主体大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大力挖掘黄河文明的价值内涵,黄河文明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复兴、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建设的时代价值。(3)推动黄河文明从贡献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基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万年来,黄河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从山东入海,哺育了齐鲁儿女,孕育了齐鲁文化,在新的环境下对黄河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阐发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是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认识到在全媒体环境下传播山东黄河文化的意义与困境,可从丰富黄河文化的输出形态、拓宽公众黄河文化认知、创新黄河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探讨山东黄河文化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的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它的东南横亘着中条山,西南是奔腾不息的黄河,东面是著名的古蒲坂城遗址。万里黄河边气势宏伟的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与象征,与武昌黄鹤楼、洞庭  相似文献   

8.
黄河图在清代河患治理和河政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乾隆中期,河南段黄河出现严重河患,河臣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治理黄河,绘制呈奏黄河图,向乾隆帝、朝臣汇报河务信息,并为清廷进行黄河河政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彩绘本《豫东黄河全图》是乾隆中期河南黄河河患治理情形的集中体现,直观反映了清代黄河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方略,表现了清代的河政运作和文书流转方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9.
制定黄河法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的立法定位是黄河法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对于黄河法的制度选择影响深远。黄河法应当以全流域为调整范围,将黄河问题置于流域整体视野之下予以统筹考虑。黄河法应当遵循整体系统性的立法思维,以全要素为规制对象,实现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黄河法应当统筹流域内各生态环境事务,以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修复、自然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事务为核心实施整体管理。黄河法应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以市场调配为动力,实现多主体协同共治。黄河法应当坚持多元规制手段,以科学的空间规划、严密的用途管制以及多样化的制度措施,确保立法目的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0.
12世纪前后黄河在开封地区的安流与泛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影响开封社会发展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黄河在开封地区的安流与泛滥十分关键。春秋战国到唐代中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黄河相对安流;唐末、五代、北宋黄河虽然已进入第二个泛滥期,但由于开封距离黄河较远、政府重点加以保护等原因,开封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受到黄河的直接威胁。12世纪以后,随着宋室南迁,元、明、清时期黄河在开封地区的泛滥加剧,严重制约着开封社会的复兴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提出后,宁夏社会各界都在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并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在我们全面贯彻实施黄河经济发展战略中,如何深刻理解和认识“黄河经济”战略构想的基本思想与实质,这是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不揣浅陋,发表一孔之见,以讨教于区内外各界有识之士。 一、关于“黄河资源的内涵与黄河经济”的属性问题 在探讨“宁夏黄河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首先必须弄清黄河资源的内涵与黄河经济的属性这两个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的诗给我们描画了冬日黄河的艰险,但无限风光在险处,冬日的黄河也正因此才更彰显其雄壮奇丽。让我们沿着黄河,跨越冀晋陕,走进晋陕大峡谷深处,去观赏那秀美如画的黄河湿地,蔚为壮观的黄河冰瀑,壁立干仞的黄河石城,深度感受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美意境。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天鹅舞"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磅礴奔涌的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变迁对城市的影响是黄河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黄河变迁对城市迁移、城市形态变化、城市兴衰三个维度回顾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树立“大黄河”和系统研究的视野,把握黄泛城市的数量、类型和特征,挖掘黄泛城市的当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创意视域下,文化产业不仅是符号产业,更是一种品牌产业,其核心是创意与创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文化品牌是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塑造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背景下,塑造和传播黄河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黄河流域大发展、大保护、大治理的有效举。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当前黄河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在文化创意视域下黄河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的新路径,以推动黄河流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文化产业“走出去”,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的黄河,被赋予了各种文化象征.在战国以来五德终始学说的影响下,黄河在秦代被作为"水德"的象征;由于大禹治水的悠久传说和黄河的长久存在,黄河被作为福祚绵长、江山永固的象征;由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因此"三河"之地被看作文化中心的象征;河图洛书的说法,又赋予了黄河神河的形象;在秦汉时期的祭祀文化中,黄河被视为"诸侯",按照诸侯王的礼节予以祭祀;"河水清,天下平"的观念,又赋予了黄河代表天下治乱的文化象征;从域外文化来看,黄河又被称为"中国河",被看作是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字黄河"工程的背景出发,论述了"数字黄河"的概念,分析了"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总结了"数字黄河"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培育了古老灿烂的文明,但几千年来黄河洪灾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黄河的治理可上溯至传说的尧舜禹时代,至今已历数千年。1949年以来黄河治理取得辉煌成果但仍未根本解决,以至海内外各届人士仍关注黄河课题,仍要讨论黄河的最大隐患是什么?不及时治理将产生什么后果?对待黄河隐患的对策是什么等问题。所以这样,除了黄河本身的问题较严重较难治理,还与我们对黄河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远远不够,以及综合规划综合治理仍缺乏真正扎实的综合研究基础有关。在21世纪,大力发展黄河问题的综合研究是黄河问题根本解…  相似文献   

18.
黄河作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诞生和成长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黄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累积发展,既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千秋大计,推动黄河真正成为造福沿线人民的幸福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流域治理的整体性为“空间思维”指导流域法治的重塑提供契机。黄河流域特殊的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的环境社会关系、落后的管理体制机制、突出的法律供需矛盾构成黄河法的生成背景,黄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管理—法律”空间属性成为黄河法的生成动力,循此所生成的黄河法应当具有独立性、系统性、非凡性和中观性特征。在基本理念上,黄河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管理体制上,黄河法应当修正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的主辅关系;在事权配置上,黄河法应当按照“中央—流域—地方”的三维层级界定权责;在制度设计上,黄河法应当对流域基本制度进行体系化。  相似文献   

20.
"黄河阵"是一种通过走阵形式进行的节日祈福活动,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特色,也产生了"黄河阵""九曲黄河会""九曲黄河阵"等不同的名称。系统考察辽宁省朝阳市传统民间活动"黄河阵"的由来、内容、功能、价值和意义,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下,从增强科学研究、保护文化生态、加强保护传承人、把握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四个方面提出传承与保护"黄河阵"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