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过程,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的提高,也包括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市型的转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当今城市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而在四川出现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双滞后的局面,这给四川地区经济的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两者互动关系的认识. 一、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分析 1.吸纳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共同的经济特征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与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与集约化.随着农耕技术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从传统的第一产业中分离出过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只有向城市转移,形成新的小城镇或不断壮大原有的大中小城市,或者向非农领域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已临近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市的吸纳度,作为我国新世纪初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从各省、市、自治区到市(地)县(市)也都以此为依据,提出加速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步骤和目标.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更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把加速本地区城市化进程作为2010年前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孙全胜 《城市》2018,(3):59-68
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类型和城市化发展方式等的选择,城市化道路决定城市化成败,需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道路的形成机制、具体类型、提升路径等做了研究.国外学者主要考察了城市化道路的发展特征、城乡融合的路径和理想城市的规划等问题.国内学者注重考察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未来的城市化路径等问题.这些相关研究为分析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加速推进农村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农村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过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问题,应该与市场化观点结合起来.市场是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和主要活动空间.市场化就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这一过程日益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略论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鸿懋 《城市》2004,(6):3-6
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阶段实现的,又是在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制度实行转轨的国家中实现的,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进程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如果我们从全局发展的战略视角来研究,至少有下面三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林 《城市》2006,(4):20-22
一、中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趋势 (一)中国的小城市发展趋势 从1760年产业革命导致城市化的兴起以来,人们就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城市化进程进行探索.直到目前学界对城市化的概念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一些专家从物质要素转化的角度来定义,认为城市化即非农化、城镇化;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精神要素转化的角度来定义,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文明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和城市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无论怎样,城市化过程均表现为地域内人文和经济景观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杨峥  王栋 《城市》2012,(8):25-29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称为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但随着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环境质量越来越被人重视,且二者之间是何种关系,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雅莉 《城市》2004,(1):14-17
一、城市化经济的内涵城市化经济不同于城市经济,它有两种内涵。从狭义来看,城市化经济是城市空间本身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效应,即单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现象,它表现为整个城市范围内所有行业之间的整体的集聚经济,这种  相似文献   

11.
余剑  杨忠伟  熊虎 《城市观察》2013,23(1):142-149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总结现有城市化模式,指出我国的城市化模式有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分,接着具体阐述了现行不同城市化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并对比研究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在形成动力机制、表征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为目标,根据不同城市化模式其自身所特有的问题提出深层次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Urbanization problem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blems related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he author first reviews trends in urbaniza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n 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Probable future trends in urbanization up to the year 2000 are next described, with a final note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13.
齐骥 《城市观察》2013,23(1):96-10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展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大北郊作为以金属器加工制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生产者集聚的生活社区,其成型、变迁和发展,是基于文化自觉的城镇化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4.
李景国 《城市》2009,(7):3-5
一:和谐的城市化“量”和“质”同样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许多人还认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科院《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降到全国人口的25%以下时.劳动力人均耕地增多.农村土地达到市场化要求。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将达到一定程度.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生产成本将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15.
曾德雄 《城市观察》2012,(5):126-133
2011年底,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相信这一战略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广州市各项事业的总指引、总目标。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而城市化的历史也与人类的文明历史相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历史就是城市化的历史。如果说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那么城市化也可看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只有将城市化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下观察,才可以对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有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农村人口空心化、"大城市病"以及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难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近就地城镇化以人文本,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有效就业为基础,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达到人、产、城三者的融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on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evious histories, particularly of inser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affect responses to the new order. Also, previous phas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particular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import-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have shaped the urban systems and urban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ways. By comparing the tendencies of the import-substituting period with those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contrasts are brought out in the patterns of migration, the shape of the urban system, labor markets, and in urban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overall change is likely to be an increasing divergence, both wi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between them, in their urban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8.
Oo N 《Sojourn (Singapore)》1989,4(2):233-260
"Since British colonial rule in Burma [Myanmar], urban centres have emerged and grown. This has continued with independence in 1948. Urbanization has proceeded apace, first primarily because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hen mainly because of natural growth in cities and towns, leading to a host of urban problems exacerbated by an ailing economy which has not permitted adequate levels of investment i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issues i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cludes that long-term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can only be arrived at if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are given sufficient attention in economic policies which must, necessarily, seek to restructure the economy. The urban future of Burma, otherwise, remains bleak."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地方政府负债投资的形式是否为最佳方式?这种方式是否能持续?从更深层次观察,地方政府负债是财政问题,这势必涉及财税体制安排、中央与地方事权分割等基础性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安排。显然,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意义的城市化,第一次始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时间三百余年.第二次始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过程,时间几十年.目前,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城市化尚未完成,而发达国家第二次城市化已经处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