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宗教是新加坡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宗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促使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精神文明茁壮成长,并且赋予其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多元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新加坡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它在满足新加坡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净化社会道德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其它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新加坡不单创造出一个令世人惊羡的经济奇迹,而且也同时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文明。一、新加坡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内容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按地区的特征来划分,可以有“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力命之辨发轫于孔子。孔子的仁道原则确认人有行仁的能力,把人作为具有自由品格的主体,但他不了解主体力量的现实根源,把这种根源推到了超验之域。孟子划分了“在我者”与“在外者”,试图化解力与命的冲突。他把人的自由与“在我者”联系起来,表现了主体自由向个人道德实践与心性涵养的靠拢。并以“正命”把天命的主宰(在外者)与自觉地顺从天命相协调。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孟的思想,将力命之辨与天人之辨相统一,把自由的领域扩展到天人之际,使自由获得了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并超越了孔孟的内圣走向。力命之辨的如上演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儒学的多重内涵,对尔后的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儒家学说的实践理性湖司于孔子积极人世的精神特质,表现在对西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动荡,利崩乐坏,天下无道.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人世,开创掘学,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为变化的时代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本原。中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至周代而极盛。其本质是一种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的文化。它是贵族宗法分封的等级秩序制度。它以外在的“乐”为形式,体现着其内核——严格区别亲疏、长幼、贵贱、尊卑、上下、男女的贵族等级、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它把礼和权力、财力的再分配紧密…  相似文献   

5.
人治是先秦儒家治国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周人“德配天地”和“惟德是辅”思想的基础上 ,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主导着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它以德起论,有仁义礼智信之言,以研世道,重在治世。人文特征、伦理特征、政治特征和实用特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初步学习了党的十二大文件,感到很受鼓舞和教育。党的十二大对过去六年来历史性的胜利进行了总结,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指明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和任务。这一切必将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精神振奋,团结一致,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仁爱学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有一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并非悖人情 而为之。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在博大宽广 ,既不自私,也 不狭隘。墨家对儒家仁爱的批评实有很大的误解,近世以来,反孔和尊孔两派亦未能有真 正确当的认识。儒家仁爱学说独特的内涵、性质和价值,实有待于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论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实质鄯爱红朱熹《大学章句序》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一句话就概括出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说明它是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理论。本文试对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本质特征和首要原则作一些简要的评析,以资今日借鉴之参考。一血缘...  相似文献   

10.
儒家重义,这已是普遍接受的看法。作为当然之则,义本身又有如何定位的问题,即它是否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是不是排斥任何可能的变通(它是否具有理论张力)?如何解决义与具体境遇的冲突?如此等等的问题在儒家价值哲学中,即表现为经与权的关系。与肯定义的普遍制约性联系,儒家首先将义视为绝对的原则,所谓经,着重的便  相似文献   

11.
儒家道德学说的当今价值梅焕庭儒家的道德学说,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远播海外,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儒家的道德学说,在历史上曾经受到激烈的抨击和批判,以至于全盘否定。我认为,这是很不公允的。诚然,作为封建社...  相似文献   

12.
<正> 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的形成,有一个长期演变、发展过程,本文拟对这个过程作些分析研究。一、对“儒”字、儒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儒”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儒学呢?以他为首所建立的学派为什么被称为儒家学派呢?对此,前人已进行过一些解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儒家民本学说的内在理路与国家主义形态郭洪纪一、儒家民本主义的渊源及其演变作为农耕社会的本质特征,早期的国家不仅要从政治形式上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存在,而且必须参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其成员的生存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秩序。因此,民本思想和国家观念出于相同的历...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以仁道为其价值体系的基础。从广义上看,仁道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目的的观念,后者不仅表现于自我对他人的关系之中,而且展开为对自我本身的要求:以人为目的,一开始便意味着应当使自我在人格上达到完美的境界。同时,就道德实践而言,儒家强调普遍的道德原则应当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律令,而这种转化又是通过存在于特定境遇中的个体而实现的。这样,个体人格便相应地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唯有达到完美的人格,主体才能  相似文献   

15.
康宇 《学术探索》2008,(1):6-10
儒家道德学说具有一整套形式严谨、内容完备的理论建构,其以仁义道德的绝对价值为理论核心,形成了价值论;以德性与人性的相通为基础,形成了德性论;通过论证“德性所知”与“闻见之知”之间的关系,创造出知识论;通过论证人的本体实现,创造出目的论;为让人实现道德“自觉”,建构了教化论;为强调道德的合理性,建构了义务论。儒家道德理论的形成,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儒家道德学说经历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历次变迁后,仍能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人权理论与儒家的人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吾金 《学术界》2004,(2):79-85
西方的人权理论是在基督教的性恶说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人权不能简单地被还原为生存权 ;儒学主要奠基于性善论之上 ,因而缺乏人权形成和发展的土壤 ;创造性地诠释儒学 ,就得重视对儒学中的性恶论资源的开掘。  相似文献   

17.
彭松 《兰州学刊》2007,(9):44-47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精神巨子,托尔斯泰一生不断探寻全人类共同幸福的理想,以"道德自我完善"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是他一生探寻的最终结果.由于托尔斯泰深具"道德内省"的东方气质,他的道德理想学说上深受东方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在价值核心、实现途径、理想图景三个方面体现出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与儒家学说的深刻应合.  相似文献   

18.
吴虞对儒家孝学说的批判邓星盈儒家最重伦理,凡儒学中人其学术无不以道德作根底。儒学Z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达二千余年,儒学所言伦理亦成为中国I代社会多数人所信奉的道德。所以,吴虞在《书某氏(社会恶2状况论)后》中痛疾地说,中国的道德风范,不过是儒家专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专门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c的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隐忧"在当代中国社会引发出一些道德难题。功利与价值关系的矛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失衡,公平与平等关系间的不协调以及国人道德观中出现的"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主体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据儒家道德学说对"现代性隐忧"进行化解,存在较大可能性。但传统与现实间的张力又促使儒家道德学说必须进行体系重建。重新诠释道德范畴内涵,将"德得相通"原理与和谐社会建立相联系,在新的意义层面托举"内圣外王",显然是体系重建中一个较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