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君臣父子”的逻辑语言学分析,确立儒家宗法主义的逻辑起点:“子”之角色。①首先回答逻辑分析如何可能的问题,然后证明儒家宗法主义的逻辑起点。由于“子”这种角色是天命性的角色,因此带有道家自然主义的不可排拒性;儒家的把人当“子”看和道家的“把人当人看”从而构成儒、道两家的理论起点分野。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史界,凡论及建安文学的风格,无不推崇“建安风骨”;论及建安文学时期的代表诗人,无不推举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而论及其中“最杰出”者,又无一不推举曹植。然而,若把三曹各自的诗风,分别与“建安风骨”这一文学时代风格作比较,却又发现不少难以协调一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结症就在于对“建安风骨”的认识与解释上。  相似文献   

3.
书外寻真 点金成铁──试论新红学的非文学倾向夏荷张竹坡评《金瓶梅》说:看《金瓶》把他当事实看,便被他瞒过;必把他当自己的文章读,方不被他瞒过。(《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把小说当文章读,是一种文学性的研究;把小说当事实看,就是一种非文学的倾向了。胡...  相似文献   

4.
刘心武同志的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发表后,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反响。其中以赞扬者居多,主要是赞扬小说对“人性美”的歌颂和它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有的论者还就此引伸出了“人道主义的文学主张”,即认为,只有“用人道主义来充实和深化现实主义”,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才能攀登文学的高峰。这就涉及到了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学中的地位、作用,社会主义文学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等问题,是应该讨论清楚的。 一 《如意》讲述的是一位学校的老勤杂工的故事。老勤杂工石义海从小是“育婴堂”的“弃婴”,后跟神甫当小厮,解放后在学校当勤杂工,为人善良而富有正义感。他有一个几乎是天生的信念,就是“要把人当人待”,“不能那么糟践人”。因而,“文革”初期,他冒着  相似文献   

5.
“多余人”形象并不是俄国近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同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近年来,这一世界性文学现象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他们多把目光投向个别形象的对应的比较研究,对“多余人”形象的整体的综合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试图立足于综合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多余人”整体形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粗浅探讨: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诞生及其共同基本特征;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整体比较;“多余人”形象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词发展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过去的人都把“宋词”和“唐诗”、“元曲”并提。如果就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看,宋词是比不上唐诗和元曲的;不但比不上唐诗和元曲,就是和宋代的诗、文比起来也有逊色。因而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最薄弱的一环,它没有出现过象诗中的杜甫和曲中的关汉卿这么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所以,把宋词的评价提高到和唐诗、元曲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认为它可以为宋代的代表文学,这是不  相似文献   

7.
人的文学     
刘小新 《东南学术》2003,(2):120-122
“人的文学”是贯穿20世纪中国文论的重要概念。今天 ,人们一般都把“人的文学”观念的建立看作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折的关键 ,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标志。“人的文学”术语的首次使用者是周作人 ,1918年 ,周作人在《新青年》第5卷第6号发表《人的文学》一文 ,阐释了“人的文学”概念的内涵。但“人的文学”并非周作人一人所主张的 ,而是五四时期文学的核心理念。周作人对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的突出贡献 ,是以“人的文学”概括新文学的新内容 ,标识出新文学不同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周作人在1918—1919年间相继发表了《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崛起有一个特点:理论先行,创作后起。茅盾作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创作道路即如此。茅盾首先把泰纳和左拉的理论引入中国。1922年作《文学与人生》,就介绍了泰纳的文学三要素说,提出文学受“人种”、“环境”、“时代”以及“作家的人格”(这最后一点是茅盾的见解)的影响,并提倡用泰纳的观点观察中国文学。他说:“以上是西洋人的议论,中国古来虽没有这种议论,但是我们看中国文学,也拿这四项以根据。”存写作方法上,茅盾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应“没有一毫私心,不存一些主观”。又说“譬如人生是个杯子,文学就是杯子在镜子里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史模式的反思刘文孝近半世纪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多有大同小异之感。先看外貌,或者说结构。多数文学史都把世界文学劈成两大块:西方(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每“方”分若干时期:“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等。第三层每段时期又分国家...  相似文献   

10.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别林斯基说过:“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既充满了悲剧的雄伟,又充满了喜剧性;这两种对立因素在这个人物身上不可分割地、完整地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自成一体的个性;你对他又是惊奇、又是害怕、又是好笑”(《别林斯基论文学》)。中外文学史上许多具有人民性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往往把悲剧性和喜剧性融合在一起。关汉卿、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吴敬梓、果戈里、契诃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中不难找到这类例证。可以和这些文学大师们比美的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他的部分小说创作,就有把喜剧性  相似文献   

11.
小说作为文学这一大文化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表现人物行为之生动,揭示人物心态之深刻都是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与之比肩的。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小说无疑是“人学”的重头戏。关注人———在认识上把人作为焦点;重视人———在价值上把人作...  相似文献   

12.
此文以20世纪60年代西尔伯曼与阿多诺之间的争论为中心,讨论文学社会学中两个重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思想。西尔伯曼的社会学立场把文学社会学看做特殊社会学;阿多诺在评价艺术作品的社会性时,则强调辩证地看其“社会性偏离”与自律的程度。“西-阿之争”不仅对当时文学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至关紧要,而且一直还在为难文学社会学的定义和学科归属。对于文学社会学的地位、任务及其研究范围,国际学界迄今未能取得共识。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探讨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社会学的关系,并视文学社会学为文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的本土化意义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 ,“全球化”成了整个世界的热点话语之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型商品生产把人类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陌生新奇的物质文明的新天地 ,同时在精神世界我们也从此迈入了一个令人疑惧不安、忧心忡忡的新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无疑对人的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与文化、人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令人迷惘也令人深思的新面貌和新问题。这一世纪性话题必然引起我们对中国文学前景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当下 ,人们最关心的议题是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向何处去 ,怎样维护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学的转向”。这种转向可以看成是一次人的观念的革命,“人是理性的动物”被“人是语言的动物”的观念取代了,人成了一个有待经过语言读解的文本。不过,人毕竟不是纯语言结构的“文本”。尽管人不是世界的唯一主体,但在文学中,人不仅是表现的中心,也是文本的创造者。一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研究应把人的主体性作为中心来思考,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多、描写对象和读者)看作是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简言之,就是肯定文学体现…  相似文献   

15.
1928年,高尔基首创了“人学”一词。“文学是人学”一语则是苏联人的研究著作中的提法,我国人转引时,误把它作为高尔基的原话。于是,“文学是人学”也就被视为一种“经典”了。“人学”作为“文学”的定义是否科学呢?我国学术界至今仍存在着分歧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作为定义,“文学是人学”是欠科学的。因为,研究人的学问学科繁多,不但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人,自然科学中的某些学科,如医学、生理卫生学、人类学以及人种志学,还有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也都是研究人的。文学不属于任何科学,只是文艺的一部分。高尔基从首创“人学”  相似文献   

16.
读了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先生发表于《自立晚报》的《总是听到老调》,深感惊讶、失望和遗憾! 叶先生针对1992年《台湾文学选刊》第一期发表的一组笔谈,在尚未读到《台湾文学史》(上卷)的情况下。就把“使用汉文去创作的台湾文学铁定是中国文学的一环”的正确论断讥为“老调”,并以“双重性质民族结构”,否定台湾同胞具有“中国意识”。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过去,叶先生并非这样看问题。在《台湾文学的悲情·<台湾文学史>的展望》(1990年1月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叶先生说:“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民族血统,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17.
<正>一 白话代文言的主张 到底起自何时 多年以来,人们都把以白话代文言的倡导功劳,记在胡适、陈独秀等人名下,说此种主张自“五四”前办的《新青年》始。其理由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就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同年2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过八首白话诗;与此同时,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明确表示:“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 目前一些已出版的中国现代史论著,几乎均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流行此种说法:“蛮”为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侮辱性称呼,“蛮”即“野蛮“、“不开化”之义,“蛮”字从虫,即表示不把他们当人。如《民族语文》82年1期37页:“从意义上看,‘蛮’是个贬称,古代泛称南方少数民族。”白耀天《僮族源流试探》:“(有的人)不审慎地考证就把史书上的‘蛮’……完全加在僮族的头上,试想僮族怎么能接受呢?我们知  相似文献   

19.
彭富春同志针对传统的“存在—思想—语言”观念 ,提出了“语言—思想—存在”的新主张 ;并以此为出发点 ,提出了真理来源于语言自身的言说的真理观与文学乃是诗意语言的文学观。这样的主张的确新颖独特、石破天惊 ,但它却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将语言的存在设定在人与世界的存在之前 ,而且是将语言作为人与世界的创造者而本体化了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尽管语言在产生之后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定”作用 ,但归根结底语言还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它只不过是一个由人造出并为人服务的工具。因此 ,真理只能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 ;文学也只能是对人和世界的一种反映。尽管彭富春同志一心要把这些“传统观念”“剥离”与“排除”掉 ,但它们比起彭富春同志的“新观念”来 ,还是要正确而有力得多。  相似文献   

20.
把不同的题材或不同的文学流派混合起来,表现在一篇小说中,这不属于“混合体”小说。我们说的“混合体”小说,仅仅指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学类型的“混合”,如寓言和小说混合成“寓言小说”,童话和小说混合成“童话小说”之类,或者几种文学体裁一起混合成很难说出名称的小说等。“混合体”小说不是小说与别的文体杂乱无章的机械的拼凑,而是有机的结合。当两种或几种文学类型混合在一起时,它具备了独立的生命,但仍不失去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