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河南位于贯穿东西的枢纽地带,在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中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但河南缺少辐射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特大城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两手抓:一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城市和广大农村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二传手"作用,一手打造中原城市群,提高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2.
付连清 《决策探索》2010,(12):47-47
在2009年年底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在实践中做到“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这是在河南发展关键时期的新论断,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河南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统领河南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发展之要,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河南的生动实践。因此,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应均衡、协调发展。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品 《决策探索》2007,(11):29-30
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大省,河南在快速发展、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同时,又面临中部其他省份以及西部大开发中迅速崛起省份赶超的压力,河南正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3年对于中国新发展观的确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地倡导和呼吁,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今后要特别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经济开始新一轮增长,市场日益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发展不协调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这种强调具有了更加深刻和更加紧迫的意义,也预示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新发展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卢晶 《经营管理者》2013,(27):130-13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发展一盘棋,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格局。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观,是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思路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把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河南县域经济的新特点及时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一)科学发展观成为发展的主基调.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树立和落实,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过多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往往采取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短视行为,而转变为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省几乎都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五个统筹和促进协调发展的重点来抓,出现了给县域发展松绑、扩权、激励和扶持的竞相发展局面.河南省在这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在实施扩权县(市)政策、完善县域发展考评体系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全社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定下了发展基调.  相似文献   

9.
快速发展河南经济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心力;河南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关键在于未能及时抓住金融发展战略机遇期;推动河南经济与金融同步协调发展的7个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引言:河南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城镇化滞后是河南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症结所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推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加快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构筑以城市为主体形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原本缩小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城乡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考察吴邦国抓住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监测,本月中央领导的国内公开考察共有3次,考察地主要是河南、江苏、广西等,考察主题涉及中部崛起、和谐社会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11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河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希望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河南建设成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3.
苏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矛盾和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而且同乡镇和农村经济联系紧密,对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苏州的县域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优势,不仅在推进苏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且在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等多个方面引领江苏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苏州的五个市(县)都进入了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的前十强,形成了影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苏州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湖南省浏阳市洞阳镇发挥地处工业新城核心主战场、长沙东线经济走廊腹地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政府助推、农民主体、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洞阳镇的成功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已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近年来,樟树市始终围绕江西省委提出的"奋勇争当全省改革开放先锋、争做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主攻点,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社会的科学、有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实现自身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应当也必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政府要通过科学的预算安排,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更加注重向“三农”倾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平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推进城乡产业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带乡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收到了“走准一颗子,激活满盘棋”的效果,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筹四川区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实现省内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互补、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在协调中凸现特色,在合作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发展战略规划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和豫西南地区,以及黄淮地区等三个经济区域.其中,中原城市群包括以郑州为中心的九个省辖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黄淮地区包括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个省辖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中原城市群战略进入实施性阶段,我省经济呈现出更加充满活力的发展局面,但伴生而来的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是黄淮地区与其它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仅引发了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而且会制约我省的长期持续发展.为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黄淮地区早日崛起,已成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