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敬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许多研究表明:形象语言的感染力度是非形象语言不能比拟的。因此,直译法在保留原文形象语言的特色和行文风格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对形象化语言采取直译原则,并不意味着排除意译。意译的不可回避性是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一些特殊因素所造成,而“死、活形象说”在形象化语言翻译实践中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岑雪苇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关于形象能否独立思维的问题,现代脑科学研究已经作出了回答。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斯佩里教授对动物和人所做的“隔裂脑”实验表明,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全部神经纤维切断之后,在没有左半球语言中枢配合的情况下,主管形象的右半球也可以进行相当独立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这是形象思维独立存在的最强有力的证据。但是, 相似文献
4.
丛亚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言语动词形象具体化的语言手段丛亚平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是文学的具体表现。因此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剧本等,通常具有自己惯用的词汇、表情达意的语言手段,以及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小的方面──小说中的人物话语,谈谈言语动词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有的文章读起来如饮甘醇,回味无穷;相反,有的文章读起来枯燥干涩,味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相似文献
6.
7.
盖兴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民族语文翻译是社会主义的新兴事业。僳汉翻译刚刚起步,对译文要求词语的对等、两种文字字母的一对一的转换,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国家语言形象指语言国际比较中某国语言所彰显的主观认知形象,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的符号载体。作为国家形象子系统之一,国家语言形象的内涵、现状、价值、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等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语言形象是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语言的整体形象,是中国形象提升的持久动力源与和平实现手段。中国语言形象构建研究是对汉语国际推广及孔子学院项目的全面统合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9.
10.
非语言符号作为语言符号的辅助手段,在人物塑造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所运用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了统计分析,将其分为情感符号与动作符号两大类。情感符号包括喜、怒、笑、惊等,强化了曹操喜怒不定、易怒易躁的暴戾性格,也勾勒出一个知人善任、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动作符号包括亲自、急+动作、指、暗忖等,在增强情感表达效果、展现人物真实意图、表现人物狂放性格上也起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亚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翻译是一种双语处理艺术,是两种语言的表达转换过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相同,许多形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差异,且具有各自较强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比较了英汉形象语言特征,探讨了翻译中形象语言的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亚琴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22-224
翻译是一种双语处理艺术,是两种语言的表达转换过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相同,许多形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差异,且具有各自较强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比较了英汉形象语言特征,探讨了翻译中形象语言的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形象经济与形象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易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1,(4)
形象经济是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形象经济以资源个性化、概念商品化、品牌资产化、传播市场化为生产力要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全新体系,展示了形象经济学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形象经济与形象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易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9-34
形象经济是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形象经济以资源个性化、概念商品化、品牌资产化、传播市场化为生产力要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全新体系,展示了形象经济学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郑声衡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形象语言是以形象作比喻,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或抽象的哲理,为人的思维提供一个有形、有色、有声的“映象”。最常见的形象语言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一种语言的形象语言往往是它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部分,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象英语和汉语这样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6.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用艺术形象和主体渗入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是文学区别于科学理论的特征,也是一切艺术共同具有的属性。要进一步揭示文学的特殊本质,我们有必要探讨文学和其它艺术之间的差异,理解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构建形象的艺术样式。上篇: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手段,才能获得感性的物化形态,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17.
李德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播音主持语言具有音声性的特点,认真分析播音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感,并通过词语的语音要素用恰当多样的声音将其表现出来,创造出丰富可感的声音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受众在视听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功能。本文细致分析不同文体的播音作品,并对各种文体提出音声创造中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国家形象是一国在世界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外在体现。随之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加速与融合,国家间经贸、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有效保持并提升国家形象已成为多数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随之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各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交流的载体对于国家形象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而高效、规范、得体的媒体语言传播更是媒体工作建设的核心。因此针对我国媒体语言传播中规范性不强、渠道较窄、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构建完善国家形象战略,完成媒体语言传播规划;规范媒体语言的使用;拓展媒体渠道、增强影响力、提升话语权;通过媒体语言传播文化教育间接提升国家形象等。 相似文献
19.
得忘之间:语言、形象、意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哲学是民族化、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象、意范畴。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象与意义、意境是言与意、象与意的关系。言尽象与不尽象、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而推致“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得与忘之间 ,若就一体圆融的不同层面而言 ,如形象世界与意境世界、在场世界与不在场世界等 ,都是融突而和合的 ,不能“执著”一面而否定另一面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郑群英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