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无疑会对实施绿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及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机敏性概述 何谓教师的机敏性?教师的机敏性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意外情况、偶发事件作出迅速、灵活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的心理品质。 机敏性品质和一个教师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特点、能动水平、性格和思想观点等相联系,它是教师一定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有机结合。教师机敏性品质有以下一些特点: 1、灵活性。即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他们处理问题方法灵活,从不死搬硬套,有时甚至能通过曲径小道,达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龚艺华 《理论界》2007,(12):213-214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大部分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学生的心理艺术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从而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小学高年级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速度都比较快,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他们考虑问题还不成熟,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失衡现象。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如果不小心处理,教育方法不当,就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现就他们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谈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我国的道德建设偏重于政治教育而忽略了人格教育。 2 1世纪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等现象及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强调了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内容、途径与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探讨,初步提出构建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媛 《理论界》2006,(5):244-245
班主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但长期以来,一些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很多学生出现心理上的偏差。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地借助心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已经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黎勋 《南方论刊》2008,(7):58-59
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列举了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并就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从家庭教育得法;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导有方;把握学生心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描绘未来的蓝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游颖 《南方论刊》2009,(11):111-112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人格、心理的形成。由于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师生之间“有效接触”和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主导作用等原因,使得教师易于采取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方式,在人格、认知、情绪等方面影响学生情绪和心理健康。并针对教育实践和教师心理健康倾向,提出采取尝试性措施,建立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培养模式“唯分数论”的“一考定终身”及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录取手段的驱使,教育只偏重于德、智两个方面,却忽视了人格和心理健康因素的培养,尤其是情商的培养。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商培养,这必将成为本世纪人才培养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大学生,我们关心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他们的学业、身体健康、考试等问题上,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校学生中的厌学、懒惰、缺乏上进心、考试舞弊、早恋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归结为缺乏良好的心理状况。如果班主任特别是辅导员对这些现象采用简单的、强制的办法,将适得其反;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则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地和辩证地对待事物,不随意受外界客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中存在的病态心理和畸形人格已不是个别问题,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健全的理想人格,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现代化,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研究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品质、意志能力、记忆类型、情感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点的理解与接受,经过实践与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等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中存在的病态心理和畸形人格已不是个别问题,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健全的理想人格,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现代化,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毅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138-139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有目标无动力的可发展型、易紧张无活力的神经质型、能力受压抑的厌学型和无素养难自适的厌世型。要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可采取建立纵横交织的立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健全正确适度的舆论导向体系、对教师家长进行持续性心理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艺术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并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健康的心理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从宏观、抽象的理论层面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修养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微观上,具体的心理行为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技术层面上修养的过程。二者相结合是抽象和具体的结合,如何实践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环境育人、形象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共同服务于健全人格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成长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健全大学生人格,避免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隐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种使命,一门艺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进行课堂心理教学、个别心理辅导和营造良好氛围等途径,把学生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处于人成长发展的青春期阶段,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其实际的半成熟半幼稚状态形成强烈的碰撞,使得他们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四维抗压、耐挫励志、多方位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在中职生短短的两年在校期有效地传递给他们,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进入企业后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运作方式,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及职业目标,获得良好的职业成就及拥有较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抽查和普查 ,特别对贫困生、违纪学生、心理问题学生作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并结合商科类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 ,就优化学生心理品质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