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神学家认为 ,人由理性灵魂与肉体构成 ,理性灵魂即人的本性来自上帝的形象 ,男女因受造于上帝而具有相同的本性。但是 ,人由于受造的物质不同而有男女之别 ,男人用尘土造成 ,女人则出自男人肋骨 ,受造目的是为了男人 ,因而她处于屈从地位 ;而且 ,女人肉体的卑微又导致了其理智的脆弱 ,使女性成为弱者  相似文献   

2.
《圣经》女性主义阐释与女性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产生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背景,由男性写成,反映了男性的利益和思想.这形成了《圣经》关于女人的基本看法:上帝先造男人后造女人,且女人是用男人的肋骨造成的,因而女人是为男人而造,应当依附男人;女人是上帝的背叛者,是罪的始诱者;女人诱惑了男人,导致男人的堕落;人类的堕落罪在女人而不在男人;女人要安分守己,事事谦卑,不断忏悔,才能因生儿育女而得救.这些看法集中体现在《圣经·创世记》第二、第三章记载的关于亚当、夏娃的故事中,贯穿了整个《旧约》,至《新约》保罗书信有了更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9):52-52
男人是因为女人才变坏。这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都知道哈,从上帝创造世界、人类开始,那个什么夏娃的不是在伊甸园引诱亚当违背上帝的意愿。从而使人世间变得一踏糊涂.从而一发不可收。使得上帝大发雷建,洪水大洗人世间,这一切的一切是为何因?不都是女人惹的祸吗,是女人教坏了木纳、愚笨的男人,是女人使得男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也使女人从而失去了主宰世间的一切权利。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伴侣》2006,(10):41-41
亚当是怎么得罪上帝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男人一出世就负债累累,就注定了要用一生去偿还,而他们的债主是女人。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匣子是个无底洞,耙子就得革命加拼命。一纸婚书大抵是男人的卖身契,签了字,画了押,你就是一世长工。  相似文献   

5.
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创造了婚姻。恋爱是一种神话,婚姻是一种谎话,别人的恋爱和婚姻只是一种闲话。没结婚的女人。只能算的上半个女人,当你跟她结婚后,你就完全失去她了。世界上折扣率最高的东西是爱情,淘汰率最底的游戏是婚姻。男人在母亲手中长大,在老婆手中毁灭,孩子又在自己老婆手中成长,然后也在他太太的手中毁灭,这就是循环不止的生命定律。婚姻如同上吊,别以为绳索一拉,双脚蹬空,就很快结束。事实上你还得经历一段挣扎,窒息,才能到达平静的阶段。男人和女人之间之所以不好,是因为男人要的是女人,而女人要的是仆人。叫一…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6,(6)
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身体不爽,那是上帝的安排;同样,男人每4年也有那么一个月的生理期,这其实也是上帝安排的,他为全世界的男人安排了世界杯。莫名兴奋、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哭笑无常……世界杯一开始,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男人们都失去常态。男人不能没有世界杯,就像女人不能没有"大姨妈"!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烽火即将点燃,男人的"大姨妈"来了!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里,男人们将进入他们4年一次的生理不适期,而足球,无异于吗啡——是镇静剂也是兴奋剂——连续使用容易上瘾。  相似文献   

7.
素有男人和女人势如火星撞地球之说,为什么男人却成了女人最好的伙伴?看看侯开的故事便能略知一二了。男人和女人是两种生物,一个直线思维,一个曲线想法,但这并不妨碍男人和女人  相似文献   

8.
石磊 《老友》2009,(2):44-44
自从女娲用泥巴捏出了人,世界上便有了男人和女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没有男人或没有女人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半个球体。家庭中如何使两个半球体"合二为一"快乐地向前滚动?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蕴含着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女主人公西丽的生活反映出来的。将文本置于圣经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解读,从西丽对生命的珍爱、对上帝旨意的顺从,以及对继父的忍耐、对丈夫的宽容和对情敌的关爱中,可以看出西丽心灵中的女性大爱之美。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小说《黑氏》、《美穴地》、《魁王》、《废都》,都叙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或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在爱欲中角逐与挣扎的故事,它们成为贾平凹反映商州大地上民土风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说,象《小城之恋》、《岗上的世纪》、《白涡》、《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反响较大的性表现小说出现后,文学中的性表现已不再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贾平凹小说中所流露出来的传统女性观念的变迁,却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审视.  相似文献   

11.
恶的问题是基督教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它的出现对上帝的存在、上帝所被赋予的各种属性以及基督教的某些信条产生了威胁。无神论哲学家们利用这个问题攻击基督教的信仰,而神学家们则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以维护基督教的信仰。奥古斯丁就是其中的最著名的神学家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浅析奥古斯丁对恶的问题的辩护来澄清以下观点:奥古斯丁并没有成功地说明上帝不是恶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儒家与基督教两大思想体系对于人神关系的界定。分析后发现,儒家和基督教的起源都关涉于对神的理解和对神的虔敬:儒家认识到神的不可僭越性后,从言说"人神相通"转到对"心性"的理解;而基督教通过耶稣,向世人敞开了"人神相通"的大门。还发现,这两大思想体系转换的共同方式是"人之判断权的上交":前者导致了"不语怪力乱神",而后者转向了信仰。  相似文献   

13.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是一位杰出的德国神学家。他所倡导的狱中神学指出,世界已经成年,基督教乃是非宗教的、此世的信仰方式。耶稣的受苦和遭弃彰显了上帝的苦弱,做门徒的代价正是要追随基督的典范,积极地参与生活。这样的基督教观把上帝视为不在之在,对后世重新理解基督教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对战后的基督教神学理论建设乃至整个西方思潮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道教 ,还是基督教 ,都认为人和万物有共同的本原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于是形成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其原因在于人为 ;追求“合一”的和谐境界是道教与基督教的理想目标 ;道教重视生态平衡 ,基督教也认为 ,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 ,所有生命物种都是“各从其类”的。  相似文献   

15.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他对上帝和基督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是犹太文化裂变的结果。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上帝唯一、神秘主义、新约继承和延续了旧约,并将旧约作为自己的经典。基督教对犹太教的革新是通过一系列宗教改革家完成的。新约就是对旧约改革的产物。新约对旧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对“主”、“上帝”的认知、对复活的解释,以及教义、教规、献祭仪式的变化;基督教改革了犹太教的组织形式,将犹太教的社团、会堂改为教会。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可以看作一个解神话的过程 ,其核心内容为借助使神超越化和内在化的方式 ,用哲学的理性神取代感性神。哲学解神话的工具是理性 ,但解神话的结果却走向了一个理性根本无法接近的神秘的神 ,正是这一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戏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教有一致之处:都视人为有罪的存在,都认为罪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但它又与基督教有本质的差异:基督教认为救赎要依赖神恩,而莎士比亚戏剧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力量。救赎观的不同,其根源在于它们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差异。基督教从神学本体论出发,认为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背离上帝的结果。而莎士比亚戏剧将罪恶看作是自由意志中的破坏力,尽管破坏力使人无法彻底自救,但自由意志中的内驱力可以使人在对自我有限性的触摸中,生发出对宇宙的敬畏感,获得人性的提升与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上帝是基督教神学最重要的观念,在基督教信仰中,上帝具有全能的智慧,全在全知;他的旨意决定着一切,世人所能做的只是对他表示无条件的承认和顺从;上帝是仁慈的,对其子民永远表示眷爱;上帝又是公义的,扬善惩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上帝的这些属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文章紧扣圣经文本和剧本内容,对该母题在莎剧中的具体表现作出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罪与罚》的主题,对其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身境遇以及该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境遇进行分析。分析认为:隐藏于《罪与罚》中的一个晦涩主题是基督精神;只有皈依上帝,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恩典,人类才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