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文物工作,乃民族学的一个方面之一。在欧美、日本许多国家,专门设立了民族学博物馆(或称民族博物馆),从事其本国民族文物兼搞其他国家的文物收集、陈列,并将民族学博物馆作为该国从事民族学学术研究和普及民族学知识的机构之一。在我国,民族文物工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廿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民族学传入我国,也就开始有人从事民族文物的收集。但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仅有极少数学者个人或少数几所大学从事民族文物的收集,并且常常因为经费缺乏,使民族文物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如最早把西方民族学介绍到我国来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  相似文献   

2.
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物陈列的本质是突出民族文化展示主题。民族地方博物馆是民族文物陈列展示的主力军,文物陈列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化与感情化的过程,民族博物馆透过文物标本陈列展示彰显人文关怀。民族博物馆以丰富多彩的陈列展示方式吸引观众,陈列设计既是艺术创作更是艺术实践,民族博物馆应当高度重视文物陈展档案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是为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根据我国民族学发展状况,我以为组织人员按民族各编纂一本百科全书以及建设一些民族学博物馆,是当前这门学科为实践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其研究水平所必须。本文仅谈谈建设民族学博物馆问题,并侧重谈一下创建藏族游牧部落博物馆的问题。 一、勃兴的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学博物馆是专门搜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一个民族或若干民族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实物,或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某一时代社会制度的实物,或反映一种文化专题的实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近现代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民族类博物馆作为近现代民族文物的主要典藏和保护机构,承载着开发、保护民族文物的重要使命。但从民族类博物馆的馆藏工作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仍然存在着文物征集渠道复杂、文物典藏缺乏行业标准、技术保护理论不足等几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典藏规范,提高民族文物征集的科学性,构建近现代民族文物馆藏的技术保护模式,建立和完善民族博物馆典藏标准,从而使近现代民族文物典藏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探讨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的关系及民族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由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加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与民族博物馆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家民委政法司毛公宁司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6.
1986年9月18日至20日,作为日中民族文化研究交流中一个重要步骤的“中国西南民族学术讨论会”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举行。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与中国有着各方面的联系,因在少数民族研究水准方面的缘故而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关系甚深。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由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个民族学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此会自创立后直到去年夏天为止,都是由云南民族学院名誉院长马曜先生担任会长。现任会长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李绍明先生。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 1 952年建立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 ,该部为建国后全国最早最重要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 ,集中了全国从事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社会学等专业的大部分一流学者。 1 980年 ,以研究部的人员为基础 ,创立民族研究所 ,1 983年又建立民族学系 ,1 986年民族学系与民族研究所合并 ,形成了阵容强大 ,教学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1 989年本院的民族学专业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内 1 3所民族院校中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 1 993年经国家民委批准 ,成立民族学研究院 ,包括了民族学系、藏学系、民族博物馆、民族…  相似文献   

8.
建国四十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的民族文物、民族博物馆事业有了同旧社会所不能比拟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族文博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民族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对民族博物馆学的研究。民族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问题,是民族博物馆学需要首先探讨的课题。正确认识和掌握民族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对于认清民族博物馆专业方向,掌握民族博物馆的原理、原则和工作规律,推进民族博物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录像何时被运用于民族学研究,限于资料,我们无从谈起,但目前世界上一些民族学较发展的国家,都已在民族学研究中开始使用电子录像这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了,有的国家还建立了民族学电影、录像制作中心。比如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就有一个民族学电影录像研究组,该馆1979年储藏展出的民族学录像有500多个种类,录像片多达7 000条,内容多为世界各大洲民族的农业、狩猎、风俗习惯、仪式祭礼、语言、艺术、音乐等等。录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座落在日本第二大城大阪市。它于1977年11月正式建成开馆,由文部省直接领导。它是日本最大的民族学研究中心,以搜集、保管世界各民族的有关资料,在供社会参观的同时开展世界一切地区的所有民族的调查研究为目的,在世界上已颇负盛名。民族学博物馆设有五个研究部,第1至第4研究部分地区设置22个研究室,其中有5个研究室是聘请兼职研究员组成。第5研究部按民族艺术、民族语言、电子计算机民族学等专题共设6个研究室。第1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员15人,东亚第1室有多次来我国访问、研究我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著名学者君岛久子和竹村卓二教授。该馆研究活动以个人研究为主。第1研究部第一批23个研究选题中,与我国有关的有:《华南地区的民族与民间传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0月中旬,我出席了中国民族学 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会间,意外地看到了 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管所所长黄桂枢展示的《民 族团结誓词碑》拓片等资料。细读拓片内容, 我兴奋不已,随即找黄桂枢同志面商,希望将 此拓片赠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以 发挥它更大的社会作用。他慨然应允,同时向 我介绍了立碑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地隆重纪念 立碑40周年的现实意义等。听完介绍,我更 加感到这份拓片的珍贵,因为《民族团结誓词 碑》不仅是当代革命文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 的民族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光辉胜利的 又一物证。  相似文献   

12.
民族博物馆是民族文物搜集、保管、陈列展览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它通过民族文物的陈列与展览,展现了各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献"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献应以中国传统文献观丰富的理论为基石,以国家标准局对文献概念定义作准绳,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存状况为核心,结合民族学学科的具体特点,对民族"文"和"献"作区分又联系的诠释;民族文献是反映民族知识文化的一切载体。它以民族文化、知识、信息为内容,既包括文字文本,也涵盖非文字承载的实物图符、乡贤达能等。其特点主要是口头语言与文字书写互转,文物典章与贤才达能共存,历时性与现时性同在。  相似文献   

14.
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博物馆主要功能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突出其不同的功能。因此,在民族范畴内,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一、什么叫博物馆A、名称的由来:博物作为一个词,始见于《山海经》,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五传赞》也有“博物恰闻,通达古今”之句。这是传统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西南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学研究"主要指我国大西南地区的民族学即文化人类学研究,它是广义的"民族研究"中的一个部分。以地理范围论,是指对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重庆,以及湘西、鄂西等地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关这类学科的研究。反思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初创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是西南民族学研究的第二阶段,即对西南民族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重要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西南民族学研究承上启下的发展时期。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今后还有许多亟待加强的工作:注重我国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建设;编好西南各民族完整的民族志;继续整合力量,深入开展西南民族的综合与专题基础研究;将各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鼓励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加强民族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民族博物馆概况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文物室。1988年10月经国家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学院博物馆。多年来,在各族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本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馆藏品日益丰富,有反映解放前各民族发展阶段的生产工具;有一些民族的出土文物;有各民族的革命文物;有各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有各民族的艺术、工艺品;有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有少数民族的宗教器物;有反映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的土特产、矿物标本;有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各类古扇等十四大类。 为了充分发挥藏品的效益,我馆一直重视通过各种展览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交流各民族文化。如50年代初,参加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在北京举办过高山族文物展;在校内举办过社会形态、民族工作等各类型的多次展览。80年代以来,在日本、  相似文献   

17.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陈国强我国有56个民族,但民族学的理论研究却很不够。当前,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按过去划分,民族学与民族志其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共同的问题,带有归纳的理论问题;后者则是对每个民族的具体调查和著述,属于个...  相似文献   

18.
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虽然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诸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根源在于,迄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怎样有机结合这一难题。民族学与经济学可以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民族学为主,二是以经济学为主。过去20多年的理论探索表明,民族经济学采用以民族学为主的研究思路,难以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问题,难以建立起民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民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总体研究思路从民族学范式向经济学范式转变,民族学与经济学、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应当是经济学框架内的结合。民族经济学是研究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三大目标之间的最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一所考古学和民族学专门性的博物馆,专门蒐罗陈列有关人类及其文化发展的文物,在时间上是自原始时代以至于现代,_在地域上是世界性的,但现在常见的东西不收。陈列的目的是要说明人类本身的起源演变以及其生活文化的发展途径,以供我们现代人的借镜,提供改造世界及创造未来幸福社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遵照吴泽霖教授关于“我去世后请不要为我开追悼会,也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只希望将我的骨灰撒在中南民族学院博物馆附近的南湖水面上”的遗嘱,中南民族学院于10月28日上午9时,在民族学博物馆举行了吴泽霖教授骨灰播撒仪式。湖北武汉地区社会学界、民族学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湖北省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南民族学院的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吴泽霖教授的骨灰播撒仪式。在吴泽霖教授骨灰播撒仪式上,我院院长哈经雄和师生代表孙秋云同志讲了话。他们深切怀念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接着,吴泽霖教授的骨灰在我院领导的护送下,来到了民族学博物馆北面的南湖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