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不甚理想,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本人等因素的影响,人际关系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具有明显的人际交往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成长与成才,应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引导贫困学生提升自我、建立和谐的班级文化及加强贫困生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等措施,意在缓解当前贫困生人际关系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社团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长远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但长期以来,大多高校只是注重于对学生经济方面的资助,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根本之路在于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而学生社团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以及道德观念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高校一个弱势群体。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助学贷款,是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根据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就贫困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使得高校贫困生现象愈加严重。尽管国家、社会、高校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了大力的关心和资助,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 问题。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具体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改变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单一资助模式,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资助工作模式。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是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出路,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积极探索构建能力本位型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通过课堂内外联动、建立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着力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就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以及贫困生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使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物资、心理上双脱贫。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帮困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分析安徽省高校资助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资助政策已经实施十余年,对于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也日益引起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父母、对教师、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通过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分析可知,虽然国家和社会资助政策日臻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一定缓解,但是随着资助项目的持续增加,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却不断下降,感恩意识匮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高校、家庭共同努力,以克服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具体来讲,国家要改变国家助学金发放方式,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分析是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活动的价值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确认的一种教育政策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价值分析的理论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其具有提升政策效率、优化与创新政策、推动政策合作的功能。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三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彰显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注弱势群体的主流价值取向,体现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与关怀的合法性导向,践行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动态群体。虽然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的经济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因贫困而引发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对于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提升高校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实现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化转变;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等现实意义。高校应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坚持解决好"两个问题",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从而让贫困生树立自立意识,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资助政策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易发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资助政策的颁布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读期间可以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额度加大,种类更多,同时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也逐渐凸显。新资助政策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虚报家庭经济状况、谋求不当资助性利益、还贷违约等三个方面。在新资助政策体系下,在贫困生资格认定、等级划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困难,加之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淡薄,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更值得我们关注。面对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凸显的现实,我们要增强"资助育人"的工作意识,灵活多样地开展诚信意识教育,同时着重强化对诚信缺失行为的惩戒措施,并且逐步完善资助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产生的背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类型、特征及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从经济资助和思想工作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高校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从"护花原理"的视角关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心理弱势的阴影,从"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立体资助体系构建、人格健全、意志磨砺、能力提升、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多维度、多层面协调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与能力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尤其是高校学费制度改革的实施,家庭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贫困生认定、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习帮扶、经济资助、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各高校出现扩招,出现负债、经费周转困难的问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贫困生的问题特别突出,需要的资助资源缺口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理清贫困生的资助历史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社会、学校开展资助。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使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仍存在少数贫困生得不到资助、少数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重复资助、少数学生用资助金进行高消费及造假骗取资助金等现状,其原因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认定难度大,缺乏科学客观的标准;资助工作缺乏稳定性,资助项目之间缺乏整合;注重资助的前期评定,缺乏对资助资金去向的监管,应通过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促进资助项目之间的有效整合;加强受助学生资助资金使用去向的监督;扶贫性资助基础上尝试进行发展性资助等途径来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诸多经济资助的背后,正在衍生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性问题,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中把这个高校内普遍存在的群体孤立化、特殊化和边缘化,透析其现状,剖析其成因,注重物资解困的同时,找出精神帮扶的路径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助困体系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助团体系具有资助和教育两种功能。资助功能可以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而教育功能则更为重要,可以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贫困生的人格特征,构建贫困生的诚信理念,造就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为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问题,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文中探讨了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内涵及拓展,并就充分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差别,加之高校招生并轨实行收费制度的实行,大学生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从高校培养目标出发,对贫困生的类型加以细致分析,从物质、精神两方面人手不断提高贫困生的自强自立意识,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关键环节。一、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思想状况调查通过对1997年1月我省(普通高校资助困难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中27所学校的统计发现:在贫困线(家庭年人均收入7OO元)以下贫困生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18%;特别困难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五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