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实时电价就是为达到公平买卖而形成的一种电价机制。电价的制定不仅要考虑系统各元件的成本 ,而且还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发电燃料、发电维护成本、供电可靠性、供电安全性以及节点电压和频率变化等等 ,因而构建了 5个不同的节点实时电价的数学模型 ,赋予节点实时电价不同的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调度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优化问题,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加,有必要在环境经济调度中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为此,需建立适用于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除了传统的因素,该模型在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分别表述由于低估或高估风电出力而引起的惩罚、备用因素。同时利用风速与风能的关系推导出风电出力的统计特征,进而完成模型的确定性转化。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仿真模拟发现:(1)当风电场归其他发电集团所有时,电力系统的最优计划出力高度依赖于惩罚成本系数、备用成本系数及惩罚排放系数,而对备用排放系数则没有显著影响。(2)当风电场归电网所有时,电力系统的最优计划出力高度依赖于惩罚成本系数、惩罚排放系数,而对备用成本系数、备用排放系数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的零边际成本和间歇性出力为传统节点边际电价模型带来了新的挑战。“双随机”,特别是新能源供给的随机性会导致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大,无法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正确的价格信号。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节点边际电价(continuous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CLMP)的出清机制的市场模型。首先计及了电力系统、储能系统和数据中心的运行约束,利用CLMP的定价机理构建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能量定价模型。然后考虑了发电机组与储能系统、数据中心提供运行灵活性爬坡服务,建立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能量-灵活爬坡市场协同定价模型。最后,算例测试定量分析了新能源渗透率与储能对系统电价的影响,量化了储能和数据中心的运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发电权交易在华北电网的实施使得热电公司替代某发电厂在2007年第四季度发电1亿千瓦时。代发电量影响着机组的出力和短期变动成本的变化。本文根据代发电量情况对基本发电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进行对分析,测算出代发电量对公司利润影响的结果,对本公司完成代发计划和机组出力计划即本厂的经济调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中国也在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中国目前在风电产业上显示出改变风电特许权招标方式以及拟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强制配额比例的趋势。针对风电机制造商与风电场的研究发现我国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面临瓶颈问题:中国存在风电机制造企业研发能力差、规模小与缺乏规制三大问题;在风电场方面,风能资源的普查、电网配套、上网电价、税率调整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额体系的推出需要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大量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及分布式发电系统参与并网发电,产生了大量谐波及无功,导致电能质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与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在主电路结构、控制及功能上的异同,应用基于双闭环并网控制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原理,设计了一种单独PI双闭环统一控制策略,以及PI+重复控制的复合统一控制策略,并进行系统仿真分析。由仿真分析结果可知:复合控制策略可以在节约APF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并网逆变和有源滤波功能,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模型并分析了其对潮流计算的影响,讨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对电压的影响以及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最后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然而,中国风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弃风率不断上升,虽然弃风率的上升固然有风电本身难预测性、波动性等的因素,但是也与外界条件相关。本文以东北电网为例,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负荷特征、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促进东北风电发展和风电并网提出了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的风力发电,凭借其绿色环保、清洁可再生等优势受到广泛重视,但是由于风能极易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影响,时有时无、忽大忽小,当作为一种电源接入到电网当中时,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它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也增大了电力系统的并网难度。本文对风电场在电网中的行为特性以及接入电网后产生的影响和风光互补统筹发电等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风力发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电网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传统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已难以满足现有电网对安全、稳定、经济、实时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为此,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具有相关性的风速样本,建立可用输电能力的概率最优潮流模型。为保证计算精度和速度,构建基于混沌初始化、变异算子和动态发现概率的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通过IEEE-30节点系统仿真分析,评估风速相关性对可用输电能力的影响,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发电厂商组合报价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独立发电厂商的角度,建立了考虑现货市场和合同市场的组合报价模型,并定义了发电厂商在现货市场的最优反应电价。应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探讨了合同电量时对现货市场最优反应电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的风力发电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风力发电事业的起步晚。发展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我国风力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电厂建设、电网建设和上网电价的制定等方面提出有利于我国风电事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风电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及亚洲的印度、日本的风电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主要有三点成功经验:一是各国政府对风电发展的积极政策扶持;二是风电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三是完善的风电产业链带来的集聚效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尽快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二是尽快建立国家风电技术服务中心;三是做好风电产品(风机)的标准化工作;四是积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开发;五是实行电价政策扶持,刺激市场需求;六是加强电网技术改造,降低风电成本。  相似文献   

14.
由于省内发电企业市场势力的存在,省内直接交易一直以来效果不明显.文章结合华中区域各发电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在区域内发电企业市场势力降低,在这基础上分析了由市场势力决定的发电企业谈判系数与市场均衡价格的关系,得出在进行直接交易的过程中发电企业市场势力越大使得均衡价格越大最终接近标杆电价;反之,则均衡价格倾向于发电企业的边际成本.论证了在跨省交易的模式下竞争效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电力市场需要寻求新的电价机制来适应发展需求。本文基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为实现发电侧和售电侧的价格联动,提出了考虑电力市场供需平衡关系的实时电价定价机制,并针对典型工业园区进行了一部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的算例分析,通过测算验证了实时定价机制的可行性。实时电价作为一种新的电价机制有利于优化用户的负荷曲线,降低峰谷差,同时也有助于新能源消纳,节能减排,是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2MW双三电平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并网功率波动,提出网侧采用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VRB)储能的解决方案.在研究双三电平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系统模型、VRB储能系统等效电路、VRB储能系统平抑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变风速工况下采用VRB储能系统实现平抑并网功率波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可实现风机稳定运行,直流侧电压稳定的控制.在变风速情况下,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明显,采用VRB储能系统控制后功率波动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聚类电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价变化模式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电价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复杂的电价预测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子问题求解,首先通过聚类技术将输入空间划分为若干特征更明显的子空间,然后在子空间内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和预测。聚类分析中先应用减聚类算法自动确定聚类数并获取较优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采用K-均值算法进一步优化。采用美国PJM电力市场历史边际电价数据进行的仿真研究表明,电价预测模型能有效、稳定地提高电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减少碳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风电的高渗透率有助于节能减排。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风电功率的波动性及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建立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模型、利用柔性资源提高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意义重大。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研究了储能系统、需求侧管理对系统燃料成本、碳排放量、风电利用量的影响。在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采用鸡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鸡群算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解决了该算法迭代后期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算法可提高风电利用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直驱式风力发电作为当前风力发电的普遍形式,随着其容量的增加,将导致受端电网有效惯量不断减少,呈现弱阻尼特性,增加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直驱风电场柔直并网过程中采用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控制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但因其控制技术、工程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先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测试。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需要考虑大量风机的运行特性,多台机组的接入导致仿真运行环境复杂,硬件在环系统的算力不足以达到多台机组的详细仿真要求。为减小计算压力,寻找更适合风电场并网研究的仿真模型,针对构网型控制下的直驱风机机组详细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受控电流源替代风机机侧模型的方法,进一步节省计算机算力,从输入功率/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波动3个方面进行模型对比,从模型响应曲线误差和仿真耗时2个角度对详细模型及简化模型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可以反映风电机组网侧的功率输出特性,在节省仿真耗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系统电压骤降和短路故障下能够稳定运行,在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整体模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桨距角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叶片与风向的夹角,降低风力机组输出的机械功率,控制发电机发出的功率,改善其并网特性以确保并网风电场稳定运行.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双馈风电机组具有一定的动态适应能力,从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体现了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