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潞宁煤业3#煤层新鲜煤样进行实验室煤升温氧化实验,测定了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各种气体组分的发生量,分析了H2、CO、C02、CH4、C2H4、C2H6等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特性,得出了H2、CO、C2H4、C2H4/C2H6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选择出适合潞宁煤业3#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为潞宁3#煤层自然发火火灾预测预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不同于一般煤层开采面的矿压特征 ,介绍了根据特殊地质条件开发新支护设备的技术思路及其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已经初见成效,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改造升级工作,原来的小煤窑大都已建成现代化大小型矿井,一批批基建矿井投入生产。晋中介休煤矿深部采掘受到华北奥灰水、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等因素影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形下,合理的岩巷布置以及提高岩巷掘进速度是保证煤矿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回坡底煤矿位于郭庄泉域的南部边界处,下组煤太原组9、10、11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开采后一旦底板突水可能造成对郭庄泉域地下水资源的袭夺,另一方面可能造成重大淹矿事故。本文通过对回坡底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为下组煤开采的可行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木瓜矿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的顺利开采,必须对近距离煤层下采场矿压规律进行研究。以木瓜矿10-103工作面为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近距离采煤工作面进行几何建模及数值模拟,结合对采煤工作面现场液压支架的应力分布测试分析,得出近距离煤层下10-103工作面的矿压规律。结果表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能有效的模拟采场矿压的真实情况,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践和理论分析 ,对四老沟矿在 11#煤层开采中应用了煤层注水技术 ,采用TXU 75型钻机 ,自制橡胶套丝杆紧固封孔器 ,长钻孔静压注水的方式 ,降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通矿集团自然赋煤条件复杂多变、管理不到位等具体情况,通过实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通矿集团危险源存在状况、种类及各危险源的危险系数,并提出建立安全生产体制,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等防范措施。研究结论对保证通煤集团安全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极近距离煤层的开采一直是煤炭开采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同煤四台矿为研究对象,对极近距离下部煤层的开采展开探究,对极近距离煤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加以定义,并结合实际工程资料对极近距离煤层下部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及上覆岩层结构特点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实现极近距离下部煤层的安全开采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9.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所采的煤为“三软”煤层,且采面54架处出现底板涌水,涌水量为3m3/h,造成顶板破碎,煤层松软片帮,底板下陷,管理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平禹一矿组织安装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控制采高、煤层注水、工作面实行联网和挂网、打锚杆加固顶板、积极推广新材料加固煤体及项板,通过对煤壁打眼注入有机高分子加固材料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生产规模,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邻近煤层开采时巷道的矿压显现比较复杂。由于开采时引起采场周围岩体或煤层应力重新分布,在回采空间后方及两侧的煤体和煤柱上出现应力增高区,而在采空区的下方出现应力降低区。因此,在已采煤层下方的邻近煤层中布置采准巷道时,应充分利用开采引起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尽可能使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内,以减轻或避免回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影响,这是底板下伏岩层和邻近煤层巷道布置的重要原则。如无法避免,使巷道处于高应力区时,应采取特殊措施来加强巷道的支护。以杜儿坪矿63405工作面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晋普山煤矿 9# 煤层 90 10 1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显现规律、顺槽顶低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规律和采场支柱载荷进行的系统观测与分析 ,得出该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回采面支架选择、超前支护方式与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晋普山煤矿 9# 煤层合理设计及进一步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27工作面位于显德汪矿九采区二号煤层,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九采区二号煤层局部出现瓦斯较大涌出现象,给瓦斯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针对以上现象,矿决定在1927工作面掘进期间实施“四位一体”专项治理措施、本煤层抽采、深部较大涌出危险性鉴定等一系列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苏彤 《老友》2008,(2):62-62
东乡铜矿是个开采了半个世纪的老矿山,有2000余名离退休职工。他们充分利用十里矿区四季如春的优美环境和周边乡村的山青水秀的自然条件,坚持长年步行锻炼,从而走出了健康人生。71岁的老战士魏祥,他与老伙伴郭洪印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沙曲矿白家坡回风立井的施工实例,介绍了立井井筒采用注浆法封闭瓦斯,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通过注浆,有效地控制了瓦斯突出,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近距离煤层群采动稳定条件下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宽度、上煤区段煤柱受采动能否压垮、上煤开采对下煤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近距离煤层群上煤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的参数和煤层开采的时空配合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可供相似条件下煤柱留设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海洋走向运河:明代漕运方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初承元制,实施河海并行、海运为主的漕运方式。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黜海运、致力于内河,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嘉靖、隆庆间,一度出现了复海运的争论,但均以失败告终。到万历六年(1578年)后,海运漕粮的讨论与实践均告一段落,明代最终由海洋走向运河。究其原因,是自然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运河自身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从埋深、煤厚、构造和水文方面探讨了河东煤田北部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规律,指出在河东煤田北部,煤层的埋深直接影响煤层储层压力和保存状态,煤层的埋深与含气量呈正相关关系;煤厚变化与含气量也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构造对煤层的沉积分布、煤层含气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具明显的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禹一矿位于禹州市古城镇内,距禹州市区8km,井田面积11.043km2,开采储量2300万吨.矿井主采二1、二3煤层,是一座年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的矿井.平禹一矿为“三软”煤层,煤体松软破碎,硬度低,工作面在回采和掘进期间产尘量较大,综合防尘一直是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二1—13072综放工作面投产后,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及回风巷粉尘飞扬,最高粉尘浓度达到26.5mg/m3,严重危害了职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经统计,地处豫西的明代河南府进士总数为258人,仅洛阳一县就占126人,表明河南府一州十三县的进士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并在府治洛阳县一地造成明显的地域性人才集聚现象。这种差异化的出现,与当时河南府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及教育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赵集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赵集井田钻探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井田内各煤层埋深、厚度、煤变质程度、煤体破碎程度、围岩特征、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赵集井田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与瓦斯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煤层埋藏深度是本井田瓦斯含量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