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veral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an otherwise robust regularity—the disparity between Willingness-To-Accept and Willingness-To-Pay—tends to be greatly reduced in repeated markets, posing a serious challenge to existing reference-dependent and reference-independent models alike. This article offers a new account of the evidenc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that individuals are affected by good and bad deals relative to the expected transaction price (price sensitivity), with bad deals having a larger impact on their utility (`bad-deal’ aversion). These features of preferences explain the existing evidence better tha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ncluding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of loss aversion models.  相似文献   

2.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 Gender effects in risk taking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y economists, and remain debated. Loss aversion—the stylized finding that a given loss carries...  相似文献   

3.
贵赓?年高?     
从前有某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被老婆发现了,罚跪三更才准许睡觉。第二天,他越想越想不通,不知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便到街上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相似文献   

4.
<正>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实新预算法相关规定,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坚决制止违规举债,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意见》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规模以及举债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30多年来,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一直是现代金融学的焦点问题.有效市场假说从理性行为出发,得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获得的信息,其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即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假说受到了空前的质疑,首先是来自噪音学派关于交易成本的批评,随后是来自行为金融学关于有限套利和噪音交易等更为严厉的质疑.90年代末关于证券市场价格泡沫的研究又成为现代金融学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谁之过?     
  相似文献   

7.
8.
修订本《辞源》第一册181页“伏历”条,书证之二云:“《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步出夏门行〉诗‘骥老伏枥,志在千里。’一作‘老骥。”按:书证引文为曹操名作佳句,壮怀激烈,颇见雄心。诗句已演为定型成语,为历代人们述志、评人时所乐用,且每及此语,亦必想见当年曹操之雄才大略,奋斗不息之伟烈。唯词只作“老骥”,而非“骥老”。《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至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于卷五四收载此诗亦作“老骥”。1979年11月中华书局版《曹操集译注》即据前二书而作“老骥”。至于  相似文献   

9.
谁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中国人崇尚家庭教育的一句名言。而其实施的方式,往往又以一个“严”字来作为准则。所以“严父”一词,使是加在天赋教权的父亲头上的无上桂冠。此时一旦走火入魔,为了严行父教,并且为了确保父权的那份尊严,便会生出了多少父子之间的疏远、冷淡乃至破此对立的亲情错位,酿成许多无可补偿的人生苦酒。这里,就以一位实行父权“严打”的实例来提供思索,本文在关键部位,如实摘引当事者(假名)亲自写下的倾诉文辞,读来发人深省。几年以前,我去采访一位主持某区工读学校教务的同志,他特意举出~个名叫李明的工…  相似文献   

10.
作者试图把超验哲学当作超验语义学、超验句法学和超验语用学来理解和确立.本文首先从超验语义学角度阐释、改造康德的范畴理论.所谓超验语义学也就是关于可供人类先验认识能力使用的符号及其意义的学说,作者据此把超验图式理解为一种感性符号,而范畴则是这种感性符号的纯粹意义.这种先验的纯粹意义使区分和解读现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迅雷就像二度翻红的过气明星,只不过这一次让它登上头条的是争议和丑闻,这家曾经让马化腾紧张的公司,为何落到这般田地?"父亲"和"儿子"当街吵架,背后的故事可能并没那么简单。从2017年11月28日迅雷发布公告,声明撤销迅雷金融等品牌授权,到迅雷大数据爆料玩客币变相ICO,再到迅雷大数据的实控人於菲被指"侵吞公司资产",迅雷和迅雷大数据的公告互掐,把迅雷一系列问题推到台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关注迅雷,它就像是个江湖传说,只  相似文献   

12.
低保户家庭挂牌制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有利于管理方面。即使是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在小范围内尝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何谓社会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社会史?这个问题在西方史学界有过广泛的讨论,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英国《今日历史》杂志1985年3月号上刊登了几位英国学者的意见,现摘译其中部分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谓灵魂?     
尽管我们否认宗教神秘主义的灵魂观念,否认宗教所谓的灵魂起源及其在冥府的存在,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不使用"灵魂"(?)和"精神"(?)等这样一些概念,实际上也不可能.历史学家M.基姆在其《社会主义与文化》一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创造的精神因素"、"精神财富"、"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精神成长"、"现实世界的精神开发"  相似文献   

15.
何谓社工?     
李越 《社会工作》2011,(10):51-52
最近经由培训课程和督导的启发,翻阅了各种资料,想对社工进行一个宏观上的梳理,以便我们能更明白社工何谓社工。在中国大陆,社工还是个新鲜的词语,在国人的语境下,社工Θ业人士要解释好社工是什么职业,恐怕真要费好大的辛苦,最后未必解释的清楚。很多的内地城市将社区工作者,民政系统的人员,传统的工青妇人  相似文献   

16.
一元夺宝?     
正在淘宝等平台上,仅需花费几千元就能购买到"一元购"网站模板,搭建"一元购"网站。有些网站后台可人为操纵中奖,虚拟投注人数。目前市面上"一元抢宝"、"一元抢购"等网络平台繁多,统称为"一元购"。这些网络平台打着"投入一元钱"可博得"宝马"轿车、"i Phone"手机等热销产品旗号,吸引众多网友加入。有的网友为此投入几十万元,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7.
何谓欧洲?     
20世纪即将过去,欧洲的面貌发生了急剧改变,“旧大陆”的特点正逐渐消失、这些问题促使人们要重新考虑一体化过程的设计,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出版的《新社会》杂志邀请了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政治学家彼埃尔·阿斯涅尔、历史学家雅克·列·戈夫和社会学家阿兰·图伦等法国学者就欧洲统一问题座谈。现将谈话内容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见证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成 《浙江学刊》2000,(5):141-145
本文系统考察了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在探索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方面的基本理论贡献。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理论,即我们既可以以自然主义方式又可以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为肯定宗教经验及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可以促使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统一性和沟通性神秘经验本质上与一般宗教经验一样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即都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作出回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何谓对话?     
1.对话的定义当我们谈到宗教之间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时,是指人们之间的双向交流。械斗、舌战、争吵、论辩虽是双向交流,但不属对话的范畴,倘交流双方对某一问题观点完全相同,则是观点的“增强”、“强化”之类,也不是对话。显然,对话必定蕴含这样的意思:交流的每一方对所谈的真理都还没有总体的把握,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求,任何一方对所谈问题的真理都不会垄断。每一种宗教和意识形态都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提供各自的独特解释,因而它们必然都有其局限性,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对实在的一切方面做出详尽无遗的充足的表述。所以,对世界上各种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信奉者们来说,用自己的眼光所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