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泉州市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信教状况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信教比例高且呈上升趋势;二是多数信教者信教时间早,宗教信仰坚定;三是信仰的宗教类别多样化,但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女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原因是寻求精神寄托或心理慰藉。影响女大学生信教的相关因素包括个人背景、社会网络和宗教认同三方面。对女大学生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需要从其自身、家庭、学校和媒体等多层面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2.
能否树立科学的信仰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非常重要,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现实的、科学的、崇高的、健全的信仰。通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实践、共产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宗教升温”现象对高校带来的冲击,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日渐增多.准确反映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际状况,深度分析大学生信教原因,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强大冲击,使其精神世界产生信仰困惑,甚至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分析目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是否有科学而坚定的信仰关系到每个人能否安身立命。调研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虽然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认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仅为四成,不过,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达到七成,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知而不信和信而不知的情况共在。同时,也有四成的大学生存在着信仰的迷茫与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缺乏信仰判断与选择能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缺乏应有的魅力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同时,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事实上的政策性歧视也是影响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学习成绩好坏、家庭经济状况好坏与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呈现正向关系。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远高于非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理论创新、高校教育理念重视价值理性和避免工具理性恶性膨胀、社会主义实践在效率与公平两个维度都能够显现出与资本主义的相对比较优势,这些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乎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与向上的现状,多数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且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差异性,信仰缺失、迷失、功利化、空泛化、宗教化明显,这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有关。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课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历史向度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并身体力行;现实维度上,大学生对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缺失。其原因有家庭、学生个体、学校及社会的影响等。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体现教育的渗透性功能,关注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学校领导、管理者与学生的交往;团委、学工处与学生的交往;学生之间校园文化活动交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高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渗透,可让大学生在交往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同,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理想信仰与科学宗教观的迷失不仅是当下社会已然的事实,也是不可回避并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产生不仅是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位使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更是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北省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及宗教观问卷调查”,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即:大多数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但在信教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多数大学生对宗教报宽容态度,但对宗教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大学生宗教观盲目性与理性化并存,具有现世功利的意识特征,心理调节需求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区别对待大学生信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现实的和践行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知、信、情、意、行的相互转化,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行的青年学子,能否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能否坚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会促使更多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新时代下的必要课题。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校园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信仰教育的制度保障;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用马克思主义规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品质、注重潜能开发、赋予正能量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内在契合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理认知、接受和内化的培育过程。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活动推动当代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机制"知、情、意、行"的规律,基于"感受魅力—体会力量—保障践行"路径,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不仅可促进大学生主动积极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增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不渝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有无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人和成才,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驳杂等现象,泰文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等方面找寻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深层原因,使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论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还承载着优良作风的传递.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红色文化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提供精神支撑,红色文化融入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思政课是...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建设。目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呈现出信仰失落、信仰多元、非科学信仰蔓延、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边缘化等现状。我们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宽容引导,信仰教育人性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借以逐步树立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