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变成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条重要路径。历史文化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动漫产业的“别具一格”、出版产业的“创新改革”……四川文化产业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张杰 《四川省情》2006,(8):17-18
四川省于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试点的试点省份”,并于同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5年1月召开了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文化强省已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然而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这与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甚至经济优势,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期,本刊专门邀请几位专家把脉四川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资源优势看四川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蓉 《四川省情》2003,(2):32-33
“天府之国”的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各具特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选到314亿元,相当于GDP的7.1%。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强调应把旅游业作为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抓紧抓好。旅游业应成为增加经济收人、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四川经济和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川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5年,四川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突破700亿元,总收入达到48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相似文献   

6.
《四川统计》2011,(4):18-24
2010年,四川已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三大重点产业上各个击破,逐步绘制招商引资版图,集群效应得以凸显,产业优势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成都:东村引爆新创意 特色直击:将产业与城市建设完美融合,实现“创意东村·创意家”力创“西部第一、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 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以下简称“成都东村”)是2009年市委确定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确定的十三个战略功能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施维  陈萍 《四川省情》2002,(8):33-34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种类最多、门类最全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只是旅游资源大省而不是旅游经济大省。我们与旅游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最大的差距在于:长期以来在营销宣传上缺乏对“四川旅游大品牌形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只靠这一价值量指标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来动态反映文化产业的变化趋势,不能够全面客观考核文化产业行业(单位)的运行业绩。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以增加值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核算依据来反映四川文化产业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金融介入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基础设施和条件的依赖性不是很强,因此一些相对并不发达地区有可能通过跳跃式发展在文化产业上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统计局在省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4年进入前30名的奖励行列.其发展之快、进步之大,令人欣喜和自豪.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认为,文化的经济功能是指文化自身对经济产业影响的功用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可以创造最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离开文化,科学技术则无从产生;文化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确保经济活动得以有序运作;文化直接为商品增加文化理念,提高商品质量及使用价值,促进销售;文化可以为经济活动创造优越的环境氛围,提高生产劳动效益;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接成为商品,构成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环境欣然向好 中央决策的出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作为四川的新兴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人力资源开发则是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把四川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四川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要把陕西建设成为以经济强、科教强和文化强为核心内容的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了陕西省2010年和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对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始提文化强省建设概念 早期四川省政府的相对疲软首先体现在理念上。相比云南于1996年首提“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2002年,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召开才确定了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为“西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川文化理念相对滞后。相关政策、布署的跟进,四川都比云南更晚。  相似文献   

19.
陈智  李力  黄宏 《四川省情》2019,(5):36-37
需要关注的问题国有文化企业效益亟待改善。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国有文化企业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同期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比上年下降71.2%,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39.5个百分点。国有文化企业经济效益与生产规模倒挂,亟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牡丹江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我市已有1项“非遗”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7项“非遗”人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的“非遗”大户,也成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在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份额有多少?它的发展潜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