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愤怒的馒头     
这是怎样的馒头?记者亲眼看到的情景,用"触目惊心"已经难以表达,"我已经出离愤怒了!"鲁迅先生的话多年后再次响起.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部分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馒头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如果过期了厂家就废物利用重新和面加工成新馒头,而淡黄色的玉米馒头是用红色素染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个性 鲁迅不仅是位诗人,而且是位伟大的诗人。在他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诗人气质。鲁迅又是一名厚情重义的诗人,喜怒衰乐溢于诗行。鲁迅有着丰富的情感,而残酷的现实和长期的斗争养成了鲁迅内向的性格,形成了他深刻的韧性思想。这些都受他主体情感受理智控制而形成的,而这种控制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他的情感一旦被外界的媒介触发后,原来的理智所控制的情感,就会有力的勃发起来,激发出动人的诗篇。“情感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 鲁迅又是复杂的,他冷热相间的个性,寓内“热”于…  相似文献   

3.
牟俊翰 《四川统计》2013,(12):34-35
翻开章继刚博士的简历,会发现头衔颇多,单独拎出任何一个都可以独当一面。但这一次,我们化繁为简,与他面对面交流。1964年出生的他头发已有些花白,但是身材挺拔,穿着合身的西装,颇有些绅士风度和时尚气息,非常契合他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潮农。政产学研的交流平台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要祝贺“2013第六届中国创意农业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从2008年开始,“创意农业论坛”已经连续六年在成都举办,今年的论坛有什么亮点?  相似文献   

4.
惊喜约翰下班回来后,把车停在院子里。正在浇花园的妻子看见丈夫的车脏了,使用了半个小时把车擦洗了一遍。她想给丈夫一个惊喜,便走进屋子对正在埋头看报的丈夫说:“约翰,世界上最爱你的女入已经替你把车擦干净了。”约翰果然惊喜地问:“妈妈是什么时候来的?”发现一位游客来到乡下度假,房主说:“晚上想睡个安逸觉的话,就应当把蚊子都打死。”“你说的很对。”客人说。“不过我怎么才能发现这些蚊子呢?”房主说:“不用你会发现它们,它们会来找人的。”外国幽默二则@赵安生  相似文献   

5.
四川要解决好投资环境和企业融资两个问题 “颜董,叙府茶业公司去年经营情况怎么样?”记者见到颜泽文的第一句便问道。“呵呵,你问错了,叙府茶业公司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只有叙府茶业”,颜泽文神秘地对记者说。见记者一脸疑惑,颜泽文笑着说:“2013年10月,以原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省内多家茶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谈”地位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如何重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李济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已经相辅相成。自改革开放伊始的近30年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萌生与发展,历经艰难险阻,历经大风大浪,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成分。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限塑令”已经正式开始实施。那么在普通百姓看来,“限塑令”能否真正减少塑料袋使用?小小的塑料袋开始“有偿”了.百姓还会继续选择使用塑料袋吗?老百姓能接受的塑料袋“有偿”程度又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统计》2023,(3):4-7
<正>2023年3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了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部长通道”,就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统计工作等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康局长您好,我们知道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保住了经济大盘的稳定。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调整,各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趋向也是普遍看好的。请问您对此怎么看?目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您怎么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谢谢。  相似文献   

9.
在京城因“打假”而名噪一时的青岛小伙王海去年来扬州“现身说法”,并应聘犯任扬州商场的“荣誉职工”和“商品质量监督员”,这是他首次在国户商场应聘。“打假英雄”王海表示,他将不定期来扬州做调查,听取消费者意见,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起王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连国际上许多大通讯社也不甘落后.参与报道.使众多外国人也知道中国“王海现象”很“火”。有人甚至叫嚣花20万元悬赏金王海的人头,这犯不犯法?是目前新闻。王海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儿,记者不再赘述,只想写不为人知的内幕新闻。记者在京都采访了一人又一个新闻…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统计函授与“高中后”教育结合问题的初步思考河南省统计局教育培训中心孙海彦关于“高中后”教育模式的研究,早在“七五”期间就已经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统计函授属部门成人高等教育范畴。它与“高中后”教育有何关联?本文试图以此为线索,对二者的...  相似文献   

11.
记者:“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看到会理县提出了“认识新县情,顺应新期待,实现新作为”的思路,请您谈谈会理近几年的县情是怎样的? 胡坤(以下简称“胡”):“十一五”以来,会理县情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尖锐,社会矛盾凸显等仍然是最大的困难、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收礼就收脑白金”这句听了太多遍的广告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什么只收脑白金?因为这是营养保健品;那么往年收什么?收烟收酒呗。为什么现在不收了?因为烟酒不健康,现在要的是健康啦。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消费者对健康的强烈需求,各种富贵病、工作压力、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让现代人感觉到,似乎身边充满了隐形杀手,身体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3.
近日,浙江省统计局“统计单位登记”和“专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两个办公室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分别就我省实行统计单位登记和专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简称“两证”)对本刊记者采访的有关问题作了回答,现载登如下:记者:为什么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两证”工作?负责人:建立和开展“两证”工作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依法加强统计管理,确保统计源头信息准确、及时的重要举措。从统计单位登记来看,首先,搞准、搞清统计调查单位,建立各级调查单位名录库,确保统计单位不…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在谈论“川茶”品牌的时候,究竟要谈论些什么?是“竹叶青”、“碧潭飘雪”,还是“峨眉山茶”、“蒙顶皇茶”?尽管近几年来,四川茶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川西名优绿茶、川南早茶和名优红茶、川东北富硒香茶三大优势产业带,但“川茶”品牌建设依旧亟需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川茶”整体形象不够鲜明,地理标识不够突出,企业品牌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都是四川茶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顺丰正式进军零售行业,具体来说是连锁便利店行业.到底是什么原因诱惑一直以低调和专注著称的顺丰速运进入已经白热化的快消行业呢?是为了缩减成本?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还是……很多人知道顺丰都觉得突然.在媒体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好似雨后的春笋般地遍布了全国,因此,顺丰也得到了“低调”这一个名号,伴随着顺丰的定位准确,服务到位,又得到了“专注”这一称号.很快顺丰就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巨头,营业额也很快地突破了百亿,员工超10万,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突然,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顺丰的老板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16.
350亿元,这是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刚刚创下的新销售额记录。“双十一”这个曾用数字发明的非传统节日,如今,在电商的推动下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网购狂欢”。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场“网购狂欢”?消费者释放了多大的“消费能量”?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如何?他(她)们对各大电商的广告作何评价?  相似文献   

17.
“建议迷”———史清立本刊记者卢宝臻199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在一份《建议提前做好麦收准备工作,想方设法保证小麦丰产丰收》的来信上批示:“建议很好,转刘江同志阅酌。”提出这个建议的是谁?他就是被人们称誉为“建议迷”的史...  相似文献   

18.
知道下面这个是什么列表吗? 它是淘宝上的“兴趣收藏”的分类表。可见,“收藏”,并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上所认识的集邮、古董收藏,它已经延伸到了形形色色的领域并且已经形成产业。能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士尼、Hello Kitty这样形成“收藏”品牌,拥有一群铁杆粉丝,是一件何其令人羡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哲理箴言     
《浙江统计》2011,(11):62-62
聆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20.
“年后已经收到50多份涨价通知,手头在做的项目大部分都要亏损。”4月7日上午,在杭州文晖路上的办公室里,看着办公桌上的那一摞涨价通知,装修公司负责人王永平心中满是郁闷。王永平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所有装修原材料价格遭遇普涨,“往年材料价格会有涨跌,但这次是只涨不跌。”由于大部分装修合同属于“包工包料”的施工合同,合同签订后的成本上涨需要施工企业自行消化,本就不高的预期利润,大部分已被材料上涨所吞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