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婧 《决策与信息》2010,(10):180-18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而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服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规避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通过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博弈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才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采取渐进式分步推进思路,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出发提出了规范和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弗里德曼对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分解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分解方法,即将当期收入对人均GDP回归,用拟合的收入作为持久收入,用残差作为暂时收入。这种方法得到的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正交,均值为零,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显示其为平稳序列,因此,它很好的刻画了暂时收入的实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不同省市,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相差很大。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习惯是影响暂时收入消费份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基于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金融行为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篇论文根据农户的行为特征构建了一个两期生命周期模型,并从这个模型出发,推导出了3个估计方程,用来分析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投资、住房建设和储蓄存款行为。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投资对承包面积和地理位置的反应敏感;农户住房建设投资对名义利率的反应不敏感,但对通货膨胀率(正)和期望真实利率(负)的反应非常敏感;农户储蓄存款对期望真实利率(正)、名义利率(正)、通货膨胀率(负)和非农收入(正)的反应都非常敏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出现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农户缺乏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给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以合法地位,努力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为农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同时,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  相似文献   

7.
8.
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消费方式是否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程度、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创造条件,保证农民消费质量。本文针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等一系列问题从金融服务业支持的角度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国农村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当选村主任来自最大姓对家庭平滑消费程度的影响,并从在位者问责的角度进行解释。我们发现,相比于当选村主任来自其他姓氏的村庄,来自最大姓的村庄平滑消费程度更低。原因在于,来自最大姓的村主任能利用在宗族中的相对位置,从一种非正式权威出发,说服其宗族成员支持其决策,使得行政权力能充分发挥,会增加村庄公共品投资,但不会影响家庭的私人补贴。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传统组织(如宗族)与现代制度(如选举)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村庄治理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存在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本文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对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对非正规就业的需求实例证明在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效果显著,所以应通过增加非正规部门从业者的收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等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主要由外需和投资拉动,促进国内消费的目的是使国内经济健康持久的增长,本文从凯恩斯消费模型出发,以我国1997年到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二是边际消费倾向,两者的结合为我们分析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户进行民间金融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苏北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非农资金需求大、正规金融机构借款难、民间金融市场利率高且运营不规范等现状,并据此提出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1978~2011年中国能源供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晋黔浙三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农家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在气候环境恶化和国际减碳目标的压力下,长期被忽视的农村能源消费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正在从传统的非商品能源过渡到商品能源,农家能源需求正在成为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收入水平和地区能源禀赋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是影响农户能源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中收入水平是决定农家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而现有国家层面的节能减排政策忽视了农户收入水平和地区能源禀赋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在农村推广效果不佳的根源。本文基于对晋黔浙三省农家能源消费现状、消费行为以及能源干预政策效果的调查,为国家农村能源发展战略以及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DEA模型,对近年来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影响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效率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并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进而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农村财政支出促进农民消费增长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一储蓄选择行为,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居民决策的其它因素。本文认为,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居民理性的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加大、以及收入方面的诸因素,使居民在消费-储蓄选择中更偏好储蓄。因此,要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只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对策方可解决。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对社会最终消费的影响,发现城市化能够促进最终消费的增长。而城乡收入分配结构能够调节这种促进作用的强度,城乡收入越平等,城市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由此可知,要想促进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就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并注重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平稳性检验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中国农民收入与消费作一个准确的分析,有必要对收入与消费进行平稳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农民的收入结构中,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来自农业的生产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根本,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9.
收入差距加大与政府对应模式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缩小收入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特以中部的安徽省为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探讨了自1989年以来至2009年这20年期间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显著地影响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的财政支出城乡差别也同样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