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赵希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31-35
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是党纠正“左”倾错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党的八大路线的恢复和发展,下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路线;它是拨乱反正的先导、改革的试验;它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孕育,为我国后来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2.
1979年1月30日上午,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会谈后,乘坐专车返回布莱尔宾馆休息。然后只歇了半个小时,他便又带着陪同人员到美国国会山,出席美国参议院议员们为他举办的欢迎午餐会。这场午餐招待会于下午1时45分结束。餐后,邓小平与参议院领袖们又进行了私下会谈。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伯德陪同之下,邓小平被邀请到他的办公室内,回答了议员们所提出的广泛问题。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内部的事情。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 ,即武力与和平的方式。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提出了武力与和平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此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邓小平继承毛泽东“一国两制”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最佳途径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彭厚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25-30,63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后,淡化以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文化工作的拨乱反正,是这种整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在文艺工作方面,重新提出要贯彻执行双百方针,配合毛泽东的有关批示,开禁一批文艺作品;科技工作方面,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地位,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教育方面,提出要正确看待文革前的教育制度,否定文革时期在招生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一些所谓改革措施。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初步纠正了文革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造成的文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偏差,为文革结束后文化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晓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8-10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在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台策略,做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一国两制”理论,堪称邓小平卓越智慧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安学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2):5-9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创造性地领导了20世纪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伟大实践,使各少数民族走上发展振兴、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创造了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丁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57-61
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文化领域的整顿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了文艺、教育、科技等文化领域的各部门整顿的复杂性、方式方法的特殊性以及结果的差异性。1975年文化领域的整顿是科技、文化、教育部门拨乱反正的先声,:勾新时期邓小平关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思想形成提供了借鉴和一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黎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4,(5)
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他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9.
董志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0-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推动中共对台政策演变、寻求第三次国共合作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周恩来正确分析和解决国共关系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中共对台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的重大转变;周恩来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有效地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回顾总结周恩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与实践,对增强新时期新阶段对台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学红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62-65
根据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运用综合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推论,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学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5,5(2):62-65
根据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运用综合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推论,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先贤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4):53-5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建设与发展过程,都和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尤其是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紧密联系;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统一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为邓小平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97 香港回归, 标志着“一国两制”由构想变成现实, 是祖国统一大业的良好开端。虽然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性质不同, 但核心都是祖国统一问题, 都可按“一国两制”方针加以解决。“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建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75-180
当代世界的历史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华诞百年的前夕,我十分高兴地把我多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感悟,以“伟人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为题,向同志们做个汇报,以寄托后辈缅怀之情。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来到人间,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里。他从小资质聪明,5岁进私塾启蒙,后转入新式小学。14岁考进广安中学,第二年到重庆进“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书。刚刚过完16岁生日,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便同82名四川学子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赴洋探求救国之路。70多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使… 相似文献
15.
李华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8-39
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在冲突中的得失启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既要坚持稳妥的政策,努力与美国搞好关系,又要在核心利益方面采取强硬姿态,不能沉断等自由制度主义或社会建构主义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李道湘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4):44-48
"一国两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成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范例.从其现实基础上看,"一国两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一国两制"体现了民族大义和和平的愿望,尊重了两岸的现实,维护了台湾人民的利益,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最精辟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用独具特点的"发展观"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这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苏来曼&#;亚森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91-94
邓小平对民族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阐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和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为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飞燕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伟大工具。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对认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三者有机的统一;坚持认识辩证发展的原理,把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把胆大和心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程守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3-24
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得以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