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迷失与逃亡——对王蒙“季节系列”人物的一种解读李广仓主持人许树森:自去年下半年“北京文学季评”开栏以来,已有“北京文学的现状与流向”、“北京女性文学”、“关于文学现实主义”三组专题讨论与读者见面,引起了界内人士的关注。从本期起,我们准备用三个季度的时...  相似文献   

2.
《关于沦陷区文学评价中的几个问题》(陈辽,《文艺报》2000.1.11,简称《问题》),仅据《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的总序,便推导出该领域中的四个政治问题,并要“激浊扬清,立正去邪,把近十年来已被某些人颠倒了的沦陷区文学是非重新颠倒过来”。...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在苏联文学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也是苏联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在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吉洪诺夫作了《现代世界进步文学的报告》,他以“世界进步文学”为核心观念描画了一幅世界文学地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进步”的政治性成为世界文学的评价标准。1957年4月,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举行的“关于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从文学内部发掘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世界性”因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世界性”在于“民族普遍性”与“理想超越性”的统一,它立足于各民族共同的传统,同时又超越各民族局限,强调一种对世界性理想存在的表达。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研究为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世界文学理论的构建,应该尝试建构一种新的不同的对“文学”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艺的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多彩。文艺转型,即中国文艺如何从古典型转为现代型,是研究现代文艺史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这一方式看,中国文化的三种转型模式最具有理论意义。这就是建筑的意义转换,文学的形式转换和绘画的功能转换。关于建筑转义,我已经在《中国建筑文化三题议》一文①中有详论,这里就专门讨论文学和绘画的转型问题。中国文学的转型模式:“形式”转换中国文学的转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文学结构的等级变动,从古代以诗文为最高的诗、文、戏剧、小说等级制转为现代的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相似文献   

5.
马丽华 《学术交流》2012,(Z1):87-88
韦勒克和沃伦的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论述是其著作《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的部分,其中体现了他们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文学是一种"经验的客体"。据此,对文学的研究必须遵循"透视主义"的原则。他们的观点为深入把握文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南风窗》2016年见证了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节点: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颁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某种程度上带有政治意义,这是一个文学殿堂精英的无声宣告,诗歌或是文学,被重新放置到一个与人、与普通人紧密相关的位置。与历史上任何时候一样,文学绝非仅关于文学,语言绝非仅关于语言。文学领域价值观的巨大变化,往往预示着革命性的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7.
关于一般理解(解释)过程中的前理解(或称“成见”)的功能及其发生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性质,现代阐释学作过深入描述。本文主要探讨成见在文学理解中的作用、表现,在此过程中成见自身的发展和改变,以及真假成见的特征等问题,以期引起此问题在文学领域的特殊存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学与20世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全新视角,即从世界文学对我国文学思潮、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影响出发,反思和探索了我国当代文学47年历史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我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自身走向方面探求了不同时期接受和选择外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后者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文章带有一定总结性的学术价值,其中关于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与昌盛方面应与世界文学建立何种关系的论断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文高 《学术交流》2003,1(11):164-168
文学观是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观念,主流文学观是在某一时期的文学实践产生主导性影响的文学思想。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实践表明,新中国主流文学观大体经历了工具论文学观、审美论文学观、多元化文学观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通俗文学的艺术思考——从贾继红的长篇小说《断崖火鸟》谈开去○刘俐俐匈亚利文艺学家、美学家卢卡契曾对叙事性的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意识到叙事体的作家们,他们的全部艺术描写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客观现实有着复杂的关系。他说:“认识以往文学发展的伟大面貌是一件...  相似文献   

11.
据西德1980年9月4日《南德意志报》报道,日耳曼文学与语言学国际协会最近在西德巴塞尔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44个国家的700名学者.会议的总题目叫做"过渡",即把对日耳曼文学和语言学研究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会上提出的报告有:《诗和语言》、《诗词的韵文学》、《德国作家对黑人奴隶状况的描写》、《文学中的爱情》、《关于德国文学在欧洲文学中的地位和分期》、《奥地利的"民族文学"》和《关于1933-1945年的德国文学》等.下次大会定于1985年在西德格廷根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1,(24):34-35
从科学角度而言,人类对于时间魔术的最迷人猜想在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从文学角度而言,关于时间的想像却似乎永无终点。如今,当各种穿越影视作品再次借由现实土壤复活,新一代“时光机器”能带着中国人奔向哪里?  相似文献   

13.
漫谈川端康成的中间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 《日本研究》2004,(2):74-79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译介、研究川端康成始于改革开放,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的日本文学研究会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如今,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之间,由叶渭渠等人组织先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夏太生自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最重要的表现题材,在古代旅游文学作品中,用墨最多的是对自然的描写与反映。这种对自然美的发掘与发现,使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明显的中国特色。历代旅游文学作家作品中所反映...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28日,美国彼得·李鹤洙教授应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邀请,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关于东亚比较文学的六次学术报告,就东亚文学中的主要文学体裁、东亚文学中的诗歌主题、东亚诗歌中的田园诗、朝鲜李朝初期杂记文学中的人物传记、朝鲜时调中的修辞、当代朝鲜诗歌中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详细介绍了他在美国及欧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论桑塔耶那的自然主义美学袁义江,赵廉乔治,桑塔耶那(Georgesantayaha)(1863-1952年)是现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还是一位文艺批评家、小说家和诗人。他写了许多关于哲学、美学、文学和文化问题的著作,对美国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钟嵘的<诗品·序>表现了他鲜明的文学观,体现了文学发生论与审美批评观的熔铸.关于诗歌的起源,钟嵘主张"物源说";关于五言诗的发展,他注意到了社会生活与文学的源流盛衰关系;关于诗歌理论与批评,他注重"诗歌关"的标准,即谈玄说理、讲究声病、平庸乏味、无病呻吟的诗歌便是劣品,才高气奇、情真味浓、事景情一体、文与质俱优的诗歌堪称佳作,这样的佳作才具有"美"的特质、"雅"的韵味,才有存在和流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过去的25年中,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研究急剧增加,但是,对于什么是现代性,后现代性是否只是启蒙运动所开启的自我批判的延伸,依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惑。正如历史学家、文学理论家和哲学家所指明的那样,由于后现代性宣布的不是历史和哲学的终结,因而大量...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文学虽然彼此相互影响,但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学发展中发挥作用,因而中日文学在文学主题、文学功能和文学表现风格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中国文学主题偏重明志载道,日本文学主题偏重人情况味;中国视文学为经国大业,日本作家常以游戏心态对待文学;中国文学表现出雄浑壮阔的美学追求,日本文学则变现出纤细小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艾布拉姆斯关于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批评坐标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文学批评结构系统的不同维度或不同的坐标轴线,对西方文学批评形态在不同向度上的展开和深化,以及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纵向上的因袭传承,横向上的互相冲突与呼应、沟通与转换等种种现象加以观照分析,并阐发作者的认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