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出发点的。在当前,国营企业除了普遍进行经营方式的改革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对企业的劳动、工资、保险这“三大制度”进行改革。本文拟就深化“三大制度”的配套改革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对当前“三大制度”改革形势的估计近些年来,国营企业普遍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者为实现承包期内的经济责任目标,选择了企业内部的劳动用工、工资、保险制度的改革,作为经营方式转轨的突破口,从而向社会提出了改革“三大制度”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他明确指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后,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能向市场要效益,而不能再向上伸手,等、靠、要。这是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就突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重大意义。一、股份制改造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良好选择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为了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应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就从法律制度上提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这充分说明增强企业活力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而企业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政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分析了造成我国经济生活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以后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企业地位的切中要害的分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太认识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性和它的运动、发展规律,不懂得怎样领导企业,产生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在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下,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办社会”遏制了企业的活力长期以来,我国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推行的是福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对其进行统管,事事包办,而作为国家代理部门的企业,就自然成为各种福利保障服务的资金提供者和这类服务的直接生产者。职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出发,并且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地理解和贯彻这个指导思想,对于卓有成效地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的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城市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现行经济体制束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的种种弊病,恰恰集中地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决定》还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建立,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加快转换经管机制,并已取得不少好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将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改革企业的干部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对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国有企业三项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企业三项制度的客观要求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改革“方向”,全国上下已经取得共识,都在奋力呐喊。问题是在人们都异口同声地主张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却并没有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基础性问题。对现代企业制度界定上存在的巨大分歧,这对企业改革的实践带来不利影响,有必要予以澄清。 1.“宽派”观点和“窄派”观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个由企业、市场和宏观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挤体制,必须进行包括这三大环节的配套改革。三者配套改革的中心内容应是以企业机制改革为中心的企业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配套改革。只有通过这三大机制的配套改革,才能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要搞好这三大机制的配套改革,必须深入认识和掌握三大机制的基本内容及其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关于“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福建这样一个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又是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的省份来说,搞活国营企业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所以《决定》明确规定,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拟就增强企业活力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体会。一为什么要增强企业活力,这首先是由企业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众所周知,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论,全国已有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城市企业一百多万个,职工达八千多万人。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依靠它们提供。这说明社会财富主要是由企业直接创造  相似文献   

16.
要深化企业内部 改革,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除了实现“产权 明晰、权责明确、政企 分开、管理科学”之外,还必须在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要素重组、领导体制、分配制度、企业管理这四个方面寻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四个“结合点”找准了,才算从中国国情出发,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象雨后春笋似的兴办了大量集体所有制企业,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贡献很大,也深受群众欢迎。这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新鲜问题,对四化有促进作用,值得加以重视和探讨。 有些人看不起城市集体所有制企业,认为它是“半社会主义”的,兴办这种企业是“倒退”,是“复辟”。在这种企业里工作的职工,也觉得“不光荣”、“没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引领社会思潮”、“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和“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大任务和要求,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所迫切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机制决定企业的活力,企业活力又是经营机制的反映。具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要求我们更深入地进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这里就“完善经营机制”这一问题谈我厂的一些实践及探索。一、转换经营机制首先要转变经营思想,作出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在《决定》中指出:“现代企业分工细密,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技术要求严格,协作关系复杂,必须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只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才能适应这种要求。”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到完全实行厂长负责制,这既是企业领导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改革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无论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