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读书     
(这是一封写给一位学习英语的西班牙人的信。为了节省篇幅,写信格式和首尾客套,一概从略。—译者)你向我提出关于读书的问题,这是一个难以满足的要求。朋友们问我该读什么书,我从来就感到惶惑。我怎么能知道什么书会使别人感到兴趣呢?况且在来信中你并没有说明你是想读小说?读戏剧?读散文?还是想读游记?而你明确地说出你很喜欢读书,这使我深感欣慰。你知道那个与莎士比亚差不多同时  相似文献   

2.
凿壁借光     
汉朝时,有位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他买不起蜡烛,夜里无法读书。匡衡无法读书,心里很难受,他来到富有的邻居家,说要夜间借用一块地方读书。邻居很瞧不起穷人,对他说:“你既然买不起蜡烛,那还读什么书啊!”他听了十分气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相似文献   

3.
女人如书。如书的女人风格干差万别,或时尚娇艳,或淡雅清丽,或朴实敦厚,或温柔可人,或琐碎邋遢……不同的人读不同的女人,感受亦不相同。有的女人令人回味,有的女人赏心悦目。而有的女人,让人读一次,就不想再读第二次。人人都渴望遇到好女人,女人都渴望做一个好女人,什么样的女人才是好女人?好女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好女人,应该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让人每翻一次,感动一次;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好女人容貌不一定最美,但好女人懂得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4.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杨明照先生的一个研究生制订了一份庞大的读书计划,即:先读完数十卷的《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再精读其中被列入《四库全书》中的十余家,然后才着手集中研究一家。这个研究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计划去征求老师的意见,不料得到的却是老教授皱着眉头的回答:“读了这些书才搞研究,时间允许吗?你都快四十岁了,应该边读书边研究问题。不然,一辈子恐怕都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读书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根据要研究的问题去找书读,这样才能既出成果解决问题;又扩大了知识范围。这就叫‘即类求书,因书求学’,好高鹜远是不行的。”这个研究生重新订了读书计划,并认真按照杨教授的指导进行学习,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5.
李平 《理论界》2003,(6):53-53
经常有人对问:“音乐听起来很美,可就是不太好理解,既看不到图象,又读不到文字,只听到一些抽象的声音,那么如何知道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那段音乐描写的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如何欣赏音乐呢?”下面我从两方面做以简要阐述。 一、欣赏音乐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那么欣赏音乐的修养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呢?笔者认为欣赏音乐只需具备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6.
夏曾佑 陈寅恪从欧洲留学归国,去见他父亲的老友,饱学之士夏曾佑,他对陈寅恪说:我很高兴你懂得多国文字,有很多书可读.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已经看完了,现在无书可看.陈寅恪当时认为真是荒唐,中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遍之后无书可看呢?等到陈寅恪七十岁时,他对人说,我现在老了,与夏先生很有同感,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  相似文献   

7.
沈志远这个名字,我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知道了。初时我不过二十来岁,精力旺盛,兴趣也很广泛;喜欢读书,几乎无书不读。通过多读些书以探求人生的道路,大约是受了胡适“读书救国”论的影响吧?正当“九·一八”事变之后,青年学生思想动荡,走到了一个四面交叉的十字路口,难免徘徊彷徨。面临烽火遍地,日本帝国主义由东北而冀东更进一步侵入华北大地,读书救  相似文献   

8.
钟健能同志的新作<青年领导干部修养漫谈>是值得每一个青年领导干部甚至是青年人都认真一读的好书.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9.
○刘先生,与现在一直读书、生活在校园中的青年学者不同,你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年轻而经历复杂”,年龄不大时就把中国跑得差不多了,这种人生经历与你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关联?●是的,与一般的同龄人相比,我的经历的确比较复杂。我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但很小我就跟随父母所在的铁三局三处———一个铁路施工单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潼关、太谷、晋城、黎城、虞城、兰考等地生活过。在河南读完了中学、大学,又在开封工作了六年。自1993年秋天始,我在湛江师院教了三年多的书,后来又在南京教书,不久前移居上海。这些经历对我学术的影响,主要是有…  相似文献   

10.
杨明 《家庭科技》2005,(10):32-33
青年朋友,你平时有没有陪父母逛逛街?有没有陪父母吃吃饭?有没有陪父母聊聊天?有没有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的近况?……如果这些事情你忘记做了,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别忘了关心你的父母亲——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貧农的女儿。在中学讀书的时候,学校的党、团組織經常对我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批判輕視劳动的資产阶級思想,教育我們立志做一个有政治觉悟,有文化水平,有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經常組織我們参加各种体力劳动,經常組織我們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著作对我的教育最大。毛主席說:“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  相似文献   

12.
从清末到今天 ,或者说从梁启超登上历史舞台的 19世纪 90年代起 ,到今天我们纪念梁启超诞辰130周年的时候止 ,110多年来 ,凡略知中国近代史的人 ,凡对中国近代思想、学术与文化感兴趣的人 ,谁也不会忘记梁启超这个人 ,他是为数不多在历史上能够长久保持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书 ,在清末为广大青年学子所喜读 ,有很多次学潮的起因之一就是清政府和学校当局禁读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民国以后 ,他的书和文章仍然是青年学生手不释卷的读物。近 2 0年来 ,他的著述再度成为青年学生争购争读之书。我们研究历史的人 ,有责任实事求…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向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与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研究出了一套计算机软件,你知道如何保护吗?恐怕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不会很多,甚至  相似文献   

14.
夫妻间的语言该怎么读?如果不出现意外,一对夫妇少说也要在一起生活30~40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夫妻间有多少话需要交流,又有多少情意需要通过语言来传达.但是,在这众多的话语里,彼此又能理解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呢? 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是陌生人,你大凡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若是朝夕相处的伴侣呢?  相似文献   

15.
书必须读     
读书之声今又洋洋盈耳了。报纸亦加报道,究竟读什么书,又如何读呢?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楚。现在因为印刷方便,书出得很杂,如不加选择,恐妄费精力,费钱财,而收获无多。 我本书迂,闭门读书,虽不是冬烘学究,但也远谢前哲,所得不过虫鱼耳。好在脑力尚有,幼年所读之书未忘,新知虽不算富,但仍奋秉烛之余光,冀幸一得。间披览《光明》及《新民》两报,其中评论之文不乏警策,但多述西儒之言或西方小说,始悟近年学校教育,罕涉吾国古书。文中所引西儒说,皆得之于译籍,非必出之西文原书也。因叹学风儇薄,以剽窃鸣高,只能说明近10年来文化水平有点滑坡,严重来说就  相似文献   

16.
活着干啥     
在一次颇为丰美的晚宴上,友人笑问我:“你吃肉吗?喝酒吗?喝咖啡吗?跳舞吗?旅游吗?打麻将吗?唱卡拉OK吗?”待我一一回答都不会享受都不曾爱好时,即见他十分惊讶感慨遗憾地又问:“那你活着干啥?”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 回家的路上,行人往来,万家灯火,我突然思如泉涌。撇开活着为革命、为四化、为人民、为祖国的豪言壮语,单就下班后、双休日的业余时间而言,生活的天地该是多么广阔!生活的乐趣该是多么丰富啊! 我可以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科学文明的海洋,书是遨游天下的神奇之舟,书是陶冶性情的太极之炉。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惟书有色,艳于  相似文献   

17.
首先,通览目录,做到心中有数。弄清书中论述了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又包含几个方面。什么是主要问题,什么是次要问题。此外,还有什么地方特别引起你的研究兴趣,等等。 然后,阅读正文。在正文部分,目录已经化整为零,变为大、中、小标题分散在书里。如果在前面读者  相似文献   

18.
深蓝 《中文信息》2002,(9):95-97
什么是 JCA?它最吸引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不足之处?有哪些厂商支持 JCA?是否还存在替代 JCA 的产品,以便选购时货比三家?本文将帮助你解答所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领导下,去年全国各地都隆重纪念鲁迅先生百年诞辰,这在青年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青年,初步认识到读鲁迅的书、学鲁迅的革命精神,研究和继承鲁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克服各种错误倾向、振奋人民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文化水平都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兴中华的一种动力。江苏鲁迅研究会在这种形势鼓舞下,采取了培养青年鲁迅研究工作者的具体措施,其一便是开办青年鲁迅研究爱好者学习班。研究会在高等院校学生、大、中学校青年教师、机关工厂的青年职员和工人中,作了些鲁迅研究普及宣传,如举行报告会等,与一些青年爱好者建  相似文献   

20.
审视精细笔削生辉──读《资治通鉴》拾零宋怀仁阅读《资治通鉴》,我总喜欢把它和正史对照起来读,比如读汉纪,就查《史记》、《汉书》、《后汉书》;读魏纪,就查《三国志》;读晋纪,就查《晋书》,这样,你就会发现《通鉴》所记,事事有所本,句句有来历。当然也有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