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婷 《南方论刊》2011,(6):49-51
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批评历史上呈现复杂多变的现象.以作品为作者与读者关系的一个参照物,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呈现以下四种形态:一是"作者中心"的状态,即作品是作者的绝对权威;二是主客相生,虚实共济的状态,即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品意义的创造;三是对话与误解的状态,即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中介,但误解也随之产生:四是唯有句...  相似文献   

2.
由于作者/读者系统的瓦解,对于现代派小说的评价/解读必需考虑读者的主体性作用。现代派小说文本的复杂使读者不得不积极地参与阅读过程。现代派小说呼唤读者,特别是理想读者的参与。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解释学、读者反应理论及接受美学则以读者为中心去研究作品,强调读者的作用,读者是作品的“真正完成者”,从而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本文从现代派小说文本的特征来论述读者在文学阅读中对小说意义的主体性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伊瑟尔的文学作品“两极说”,从接受美学维度力主“作品大于文本”,而不是文本大于作品,这是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唯文本主义”理念的一种对话.伊瑟尔的文学文本“召唤结构说”,依据现象学原理深入阐发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内在依据,既有别于精神分析学对阅读心理对无意识的阐释,又不同于“读者反应批评”文论所宣扬的文本虚无主义与读者至上主义.伊瑟尔这样的作品观与文本观,丰富且深化了当代文论的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5,(6)
言语交际中的对话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涵义关系",即只要交际各方的各表述之间存在涵义上的关联,则无论空间相距多远,时间相隔多长,都应视为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与一般言语交际中的对话关系相比,文学交际中的对话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它是一种间接的对话关系;其二,它是一种隐形的对话关系;其三,它是一种三重交错的对话关系。与此相应,文学交际中的话语似应理解为由作者、作品中叙述人和人物、读者发出的三种声音的混响交合,亦即由作者创作、作品文本、读者解读三种表现形态组合而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所创作品提供的信息与接受者所获取的信息,常常表现为不尽相符的有趣矛盾:文学作品本无此意,而读者却读出彼意,甚至是极富创造性的“误解”,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这便是文学审美接受过程中的“误读”现象。一“误读”接受是中外文论史上一种非常普遍而客观存在的共相,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为中外文论家所共同认知。同一个哈姆莱特,在歌德看来,是一个具有艺术家的敏感而没有行动力量的悲剧人物;在柯尔律治看来,是一个像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功能语法对人际意义的论述为理论框架,通过查阅分析了50余部英文作品的前言,来了解前言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的特点.对查阅结果的分析表明:模糊限制语在前言中的人际意义主要表现为这么几个方面:它们体现了作者对待学术的严谨、客观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尊重同行、读者的礼貌态度;表现了作者愿意就自己所讨论的内容与读者进行商榷的对话倾向;同时还体现了作者自我保护的意识.论文同时还指出模糊限制语在前言中的作用与意义就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前言的人际意义,提高了作品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文学潜本文是在文学本文中潜藏着的另一套意义系统,必须由对本文之外方面的探掘方可找到。同一个文学本文潜藏着姿态各异的潜本文,大体有作者寓意型、形象暗示型、本文语境型、社会耦合型等几种。而本文与潜本文的对话关系也有多种运作方式,甚至要从本文所在的语境,从读者阅读时的心理来作分析。故而,文学批评不只是对文学本文的批评,它也涉及到了潜本文的批评,并且潜本文可以渗入到批评中,成为影响批评见解的重要因素。于是,作品(本文)、作品的可能意义和语境意义与批评者三方构成了一种新的对话关系格局——双向的、仍至多向的话语格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期以来,接受美学是世界上文学方法论研究中被讨论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它赋予读者以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接受过程,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经验。文本只有在被阅读时才会被唤醒生命,而唤回的生命并不是原来的生命。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阐释是一种理解或领会的艺术,积极的理解过程是创造意义的审美体验。对一部过去作品的理解就是今昔对话,以达到今昔审美经验的融合。不管是康士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还是穆卡洛夫斯基、英伽登和伽达默尔,他们的理论常能见出康德美学或黑格尔美学的影响;而理论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也常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即注重文学表达与注重文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美学所倡导的范式转换具有颠覆性意义,然而它的不少见解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兑现。只注重读者经验的方法,往往会过于简化审美客体。  相似文献   

9.
文学活动世界的四元理论(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是一切文学理论研究的学理依据.欧美文论界通过对这四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依次研究,相继提出"世界中心说"、"作者中心说"、"文本中心说"、"读者中心说".这些学说都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在片面强调某一"元"为中心的同时,往往排斥了与其他"元"的逻辑关联和阐释互动,消解了其他"元"的学理价值,使这些学术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偏颇性.以文学理论结构学的视角,应该重新调整文学活动世界的变化规则不是将"中心元"和"边缘元"对立化,而是使它们为整体效益而通力合作,激活各自的学理潜能,走整合同构、协调互补,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文学批评总是把作者的创作意图放在首要的和核心的地位,认为创作意图具有一以贯之的决定性,从而形成了创作意图→作品→读者的模式。新兴的接受美学理论打破了这种作者决定论模式,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提出了作者只决定本文,读者与本文才共同决定作品的模式以及读者单独决定作品的模式。虽然接受美学理论本身是多元发展的,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差别也很大,但在反对作者中心论,主张读者对文学具有决定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在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这一对立的两极中,实际上隐含着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对待艺术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