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的思想,即“(a)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方面,(c)思辩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小逻辑》第172页)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知性、否定理性和肯定理性,都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理性认识阶段.他关于逻辑思维的这个三分法,是对康德思想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理论的重要贡献.探讨黑格尔关于知性、否定理性和肯定理性的思想,对于我们弄清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认识阶段的划分以及认识运动的规律,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思维过程的阶段问题,是我国理论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张传湘同志在《马克思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指明了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张文)中作了有益的探讨,读来颇受启发.但对于其中的有些观点,尤其是涉及到黑格尔观点的部分论述,本人尚有一些不同看法,故撰此文,以就教于张传湘同志和理论界的其他同志.张文认为马克思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来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的思想又是在康德关于思维过程区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阶段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黑格尔究竟主张思维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他是怎样在被康德割裂开来了的知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一条山此达彼的桥梁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这一思想的革命性改造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正是在这些问题上,我认为张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而这些问题,实质上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黑格尔的所谓“否定理性”在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一)正如张文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的确说过:“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个方面:(a)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C)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 (《小逻辑》 198O在版 第172页,以下不注书名者皆引自本书.)但是我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真理的科学。黑格尔认为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是第一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其基本规律是同一律,后者是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矛盾。黑格尔把他所谓的知性逻辑也叫普通逻辑,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传统逻辑。他为了说明普通逻辑的局限性不惜歪曲它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黑格尔把所谓的理性逻辑又叫思辨逻辑,亦即辩证逻辑。黑格尔并未提供辩证逻辑相对完整的系统,他把辩证逻辑和辩证法混为一谈。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他不应作为辩证逻辑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哲学逻辑学的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即三分法或三分式及其运用自然-感性-意志、偶然-必然-自由、感性-知性-理性、机械性-化学性-目的性、生命-认识-绝对理念等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一分为三"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索黑格尔理性宪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黑格尔宪政思想的基本框架,接着考查了黑格尔对理性国家的设置,对市民社会存在理由、基本缺陷和克服途径的论证,然后揭示了黑格尔宪政思想的实质,即个体自主自由与国家制度正义的和解;最后,本文对黑格尔宪政思想作出了重新评价,认为黑格尔理性宪政思想为我们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启示,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忠告。  相似文献   

6.
对黑格尔哲学史观的讨论,不宜将他的个别断言抽象出来进行所谓重构论证或批判分析,而是必须到他的体系内部把握其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本文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他的体系内的根据是理性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联,即理性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此外,哲学史在黑格尔体系内的地位可以通过其与宗教史-政治史、与逻辑学的关系得到确切规定,这就是,哲学史作为“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具有二重性,既是特殊的理性历史,又是普遍的理性历史;哲学史与逻辑学分别表现“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为了摆脱近代思维与存在分裂的二元论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辩证法的普遍本体论性质及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并继承了古希腊普遍的逻各斯精神,将理性视为与宇宙心灵相通的思辨,使理性由属人性扩及到普世性,预设了先于主客体分裂的绝对精神,这一理性本体以主客体的一般辩证法作为运动的基础来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以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矛盾的路径.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反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普遍本体论性质,将辩证理性囿于人类范围.其实,萨特和黑格尔思想中都有实证主义因素,并且都主张辩证法的内在性,但是黑格尔为了规避二元论,把这种内在可理解性的权力赋予绝对精神,而萨特则是直接给予了个体的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认识问题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的一些同志对理性认识内在发展环节(阶段)也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我认为要研究这个问题,对黑格尔关于逻辑思想形式三个环节的观点,作一番认真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批判地吸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打开思路,使理性认识辩证发展环节的研究获得富有成效的进展。一黑格尔在《小逻辑》“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中提出:“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方面:(a)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黑格尔注重联系和发展的历史原则中,那种以时间为惟一向度的思辨哲学方法,最终成为反“时间”的“理性专制主义”。在马克思的批判中,黑格尔的绝对方法作为应用的形而上学,具有创造一切的权能——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理性自我运动、自我安置自己,通过思想运动建设世界,从而把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史颠倒成纯粹思维的生产史。从根本上说,黑格尔绝时方法的形成与黑格尔颠倒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相关。由于在黑格尔的思辨体系中,作为有限性(时间性)存在的人是无限存在即无人身的理性实现自身的场所、工具,所以海德格尔指认黑格尔哲学仍然是在场形而上学,黑格尔时间概念是本源时间的敉平。  相似文献   

10.
(一)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有思想。当然,其他动物,特别是某些高等动物,也有一些初步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能力,即除了感觉以外,也有一些初步的思想活动,用康德和黑格尔的说法,叫做悟性活动或知性活动,但不是理性活动。理性活动,即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则仅为人类所特有。  相似文献   

11.
爱是基督教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然而在黑格尔看来,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却违背了耶稣之爱的初衷,而走向对立的“实证宗教”。康德“道德神学”的目的就在于批判基督教所造成的上帝、世界、人之间的对立。黑格尔起初赞成康德理性思想的批判,但是随着对“实证性”理解的深入,黑格尔发现康德的“道德神学”也是“实证”的。因此,黑格尔要求重新回归“基督之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性之爱”。“理性之爱”即黑格尔理性思想的起源,从基督之爱向理性之爱的过渡,即黑格尔理性思想从宗教向哲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美学具有社会学美学内涵,它揭示了美、艺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在本质上的辩证统一性。黑格尔认为,美、艺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形成于艺术家的理性直觉。这不仅可以启发我们正确地认识审美与功利在本质上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且,黑格尔所谓的理性直觉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理性与感性、集体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客观全面地把握这一理性直觉思想,有助于我们在后理论时代中正确地把握文艺、审美的人文理性特质,有效地防止后现代反理性思潮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系统地考察了如何把思想理解为客观思想,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理解思想不仅仅是为主体所具有的,而且是客观事物的规定、存在的规定。达到这样一个理解的关键在于思想如何把握客观对象,把握存在。以此为前提,黑格尔考察了以往有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理论,将其归结为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然而.黑格尔认为,这三种态度都不能正确地把握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不能达到思想和事物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对实践理性的阐释,是要解决古典的群体性伦理规范与现代的个体性原则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黑格尔认为,实践理性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快乐与必然性、本心的规律与自大狂、德行与世界进程,而各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机制在于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是产生出真正的个体性,即在自身中自觉到了普遍性环节的个体性,这是黑格尔解决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问题的立足点.如果黑格尔的论证是正确的,那么他对于当代中国思想的启示在于:既然只有建立真正的个体性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回到古代的伦理规范,才是解决现代人安身立命问题的起点,由是,当前最重要和急迫的任务就是透彻地反思与拷问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15.
诺曼·莱文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具有连续性;第二,重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第三,强调对黑格尔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区别;第四,将列宁视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重新黑格尔化的代表人物;第五,重视研究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发展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有追求精神需要的本性,黑格尔认为精神的形成及其运动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规律,它是抽象的前主观意识一分为二或树立对立面,在扬弃异化的过程中重建自我意识同一性。前意识构成精神运动的逻辑起点,精神运动体现为意识的异化和克服异化、并回复到自身,自我意识上升为理性就形成了精神,精神转向实体阶段仍依循否定之否定轨迹重新占有对象上升为绝对精神。黑格尔思辨下的精神运动完全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论域,但其辩证法思想具有合理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一) 形成于十九世纪理想主义氛围中的黑格尔历史主义,以其《历史哲学》一书为代表作。在这本著作中,黑格尔提出:“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他认为“历史哲学只不过是历史的思想考察罢了”。因此,黑格尔是把“理性”视为历史运动的“本体”与“主体”,历史运动的方式则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与此相应,考察历史的方法就是一种“思想的考察”。这样,理性“本体”合理的(辩证的)运动方式及其相应的历史考察方法就构成了黑格尔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黑格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精神,并着重剖析与个人、社会、宗教密切相关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指出这三种精神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分析了黑格尔关于人的地位、影响人的发展的若干因素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指出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养成理性。文章还分析了黑格尔教育思想的三要素:“教学”、“训练”和“教养”,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的心理学和教育思想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在改造世界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其主要表现在于,扭转以往国家理论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思想,寻找国家存在的根源。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的某一必然产物。其合理之处在于,超越了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个人自由主义,以及黑格尔绝对意义上普遍理性对个体限制的自由人联合体,从而在世界的意义上,人类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20.
知性是认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康德提出认识应当遵循从"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黑格尔进一步提出由"感性认识--知性认识--消极理性--积极理性"的认识路线;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两阶段论的认识路线,忽视对知性范畴的研究,忽视知性思维阶段的地位和作用,致使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和实践中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受到了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