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编辑部最近就如何深入学习和研究鲁迅,召开了座谈会。我院现代文学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在会上发了言。现将他们整理的发言稿发表于下(以收到稿件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2.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全国文化界,特别是文艺界都积极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和上海地下文化活动时期,都间接地和鲁迅先生有某些联系。在解放后五十年代,我曾应严文井同志的约稿,写了一篇简短的纪念文章。值此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我又写了这篇既是纪念又是回忆鲁迅先生的短文以表示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忆念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詹安泰 ( 1 90 2 1 1 2 3- 1 967 4 6)字祝南 ,号无庵 ,为朱祖谋和陈洵的词学传人 ,有《无庵词》、《花外集笺注》、《中国文学史 (先秦西汉部分 )》 (主编 )、《李景李煜词》、《离骚笺疏》、《宋词散论》、《屈原与离骚》、《无庵词·鹪鹩巢诗合集》、《詹安泰词学论稿》、《詹安泰诗词集》、《古典文学论集》等著作 ,而以词学名世。2 0 0 2年 1 2月 1 5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纪念詹安泰教授百年诞辰暨词学研讨会。来自上海、香港、武汉、广州、澳门、汕头等地学者 9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广东中国文学学会会长管林、…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鲁迅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所作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指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从事文学活动的三十年中,尤其是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之后,呕心沥血,培养文艺青年,造就文艺新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指出:自“五四”开始,“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  相似文献   

5.
他的诗,像一条美丽的桥梁,使我们的心灵交通了……这是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诗集《故乡山水总是诗》所做的序中说的话.读完吴天才先生的新著诗集《鲁迅赞》,我们更由衷地感到克家先生的评语是多么中肯!如果说,前者是借对中华大地名山胜水的赞颂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激发我们更加热爱我们这个既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在向现代文明持续迈进的古老而年轻的国度,那么,后者即是诗人通过对这片土地生长起来的民族英雄鲁迅和鲁迅精神的高亢沤歌,表达了海外赤子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从而促使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好地用鲁迅精神振兴我们的民族,建设我们的国家,使她尽快重新雄踞世界之林!鉴于《鲁迅赞》的价值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评论过,本文仅从诗美学上谈谈《鲁迅赞》的艺术成就,祈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承国内景仰鲁迅者的支持,我们收集到鲁迅的许多佚文、手迹及美术(木刻)等。为了纪念鲁迅百年诞辰,我们加以编辑、增订,已出版的有: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八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六十多位鲁迅研究者参加了讨论,其中多是教授、副教授、讲师、专业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也有些是中学、中专教师和大学生,还有些是工人和机关干部。六十岁以上的老一辈学者如朱彤、吴奔星、赵瑞蕻几位先生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活动,除讲述自己的学术论文外,还向中、青年传授了研究经验,提出了关于提高研究水平的可贵意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各高等学校先进工作着代表于2月23日发出倡议书,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鼓起革命干劲,克服一切困难,扫除—切障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又红又专”的革命干部,创造更光辉的文化科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倡议书首先说:目前整风运动已取得伟大胜利,广大教工的社会主义觉悟已有进一步提高,我们深信高等学校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贯彻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和勤俭办学方  相似文献   

9.
关于鲁迅先生的思想、事业,他在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本期(本刊编者注)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一网打尽天下的今天,鲁迅因其在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贡献而在互联网这一最具活力与自由的媒体上占有重要地位。互联网对传播研究鲁迅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几家知名中文网站在2001年和2006年出现的纪念鲁迅专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民间对鲁迅的关注、热爱和对鲁迅认知的多元化,并反映出鲁迅在当代中文网络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于九月二日至六日在合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我省的专业和业余鲁迅研究者以及有关方面的同志共五十多人。提出论文三十四篇,在会上宣讲十七篇。还有许多同志作了即席发言。论文和发言涉及鲁迅的小说、杂文、文学史著和思想发展以及与文学运动的关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的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和鲁迅杂文的艺术性问  相似文献   

12.
鲁迅早期的重要作品是小说创作,他的小说是以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卓越成就而奠定了他的文学家的地位,并以此为世界所知名。但是鲁迅的创作小说,并不自提倡文学革命后的《狂人日记》始,早在1911年冬,他就曾写过后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文言体小说《怀旧》。《怀旧》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并以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处在冲突中。就文化本体来说,由于时差,一者表现为农业文明,一者表现为工业文明,或者用当时习见的说法,一者表现为静的文明,一者表现为动的文明,成为本源性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曾以枪炮为前导,挟侵略而俱来,使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于是在一种普遍的受挫意识下接受西方文化,造成了心理冲突:一方面曾经有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承认与西方文化发生了时差;一方面是受挫意识,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向对手学习。在面临西方文化选择时,排外与全盘西化是丧失主体意识的两极,这也是受挫心理最容易导向的形态;而“中体西用”的折中主义,则是阻拒心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鲁迅正是在以上三种错误选择的历史背景前达到了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卷积浩繁的作品中,有数量虽少却极富艺术魅力的人物散文。它们既有对前辈师长的思念,如《藤野先生》、《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也有对手济名流的追忆,如《忆刘半农君》;既有对老友新朋的怀想,如《范爱农》、《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也有对平民仆妇的回顾,如《阿长与(山海经)》、《阿金》……这些作品,历经大半个世纪的风雨,今天仍使人常读常新,并愈益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深刻美学意蕴。一、鲁迅人物散文蕴含着文学的真实之美在文学创作中,“真”是“美”的前提,凡是美的,首先必须是真的。散…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其光辉的一生中,曾经与同时代的人有着广泛的接触与交往。从中可以窥见整整一个时代,看见历史的发展。考察和了解鲁迅与各种人物的交往关系,对于研究鲁迅,对于了解与鲁迅相关的人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仅就鲁迅与江西籍文学家中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关系,按时间为序,略作征考。 最早与鲁迅相识的江西人,首推陈师曾。陈师曾,修水人,名衡恪,乳名师曾,(?)以为字。父(?)立,字伯严,近代著名诗人,同光体主要作家,有《散原(?)全诗》二卷。1902年3月24日。  相似文献   

16.
《汉文学史纲要》这部鲁迅著作,一向不曾为读者所重视。我之读这部书,还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为了批判四人帮在批儒评法中对鲁迅所进行的肆意歪曲时,才把它浏览一过,觉得里边极多精义卓识,但还没有深读。直到最近,才重新加以仔细的研索,深深感到这部著作,其论述虽限于从先秦到西汉,但它却处处显露出作者的真知灼见,从而为我们树立了研治文学史方面的范例。现借纪念鲁迅先生百周年诞辰之际,来谈谈自己对它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六月中旬在西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陕西和全国各地的鲁迅研究工作者七十余人。曹靖华、李何林、李霁野、许杰、戈宝权、孙席珍、蒋锡金、饶鸿竞、蔡健、阮铭、吕元明、鲍昌、周海婴参加了讨论会,王瑶为会议提供了学术论文。会议期间,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章泽、吕剑人、陈元方等同志看望和会见了与会同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植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总是沿着螺旋的轨道行进,在它前进途中,充满着尖锐复杂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暂时表现为历史逆流占上风的时候,有些人难免为这种现象所迷惑,彳亍不前;有的悲观失望,躲进了象牙之塔;有的看风驶舵,甘当风派;有的甚至卖身投靠反动势力,为虎作伥。然而那些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却迥然不同:他们追求革命理想,百折不回;他们独具慧眼,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具有政治远见。他们从一星之火,看出燎原的趋势;从一条溪  相似文献   

19.
10月19日——22日,省社科联和省鲁迅研究会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一百多人,交流论文五十多篇。省社科联主席郑康主持了开幕式,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孙家正到会讲了话。他说,学习和研究鲁迅的文化遗产,科学地分析和总结鲁迅的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鲁迅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孙家正同志还指出鲁迅研究工作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要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易卜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外国作家。他的剧作在当时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斗争中,起了不小作用。但真正理解易卜生、正确评价易卜生、将易卜生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掘深、开阔并发扬光大的,却几乎只有鲁迅一人。一五四运动前十多年,当中国还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鲁迅,就已经向中国读者热情地介绍易卜生了,他是易卜生的最早的介绍者,在一九○七年所写的《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两文中,介绍了易卜生和他的著名剧作《人民公敌》。鲁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