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应包含养老保障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过程中必将涉及土地征用问题 ,而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关注不够 ,他们的养老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土地征用补偿费角度出发 ,论证了土地征用补偿费应该包含养老保障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土地资源流失严重。究其原因,现象上,在于不合理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而本质上,则在于农民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因而确立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地位,并以此对补偿安置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才是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土地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失地农民为例,对土地征用所导致的就业冲击和就业分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大约54%的被调查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就业状态,其中以征地前从事农业的农民为主,并且中老年、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受到冲击的可能性较大。受到就业冲击的失地农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就业分化,主要表现为外出打工和陷入失业,继续从事农业的很少。计量检验显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各种形式的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更容易失业;男性更加愿意外出打工。土地补偿金、征地的用途和生活费补助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分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的途径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 4 0多万农村移民的安置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由于过分乐观地估计了三峡库区土地安置容量和二、三产业吸纳农村移民的能力 ,致使库区移民安置密度过大 ,移民问题逐渐显露和严重 ,成为库区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三峡库区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二、三产业欠发达以及移民素质偏低的现实迫使农村移民转向大农业安置。然而 ,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 ,开发土地资源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基于上述因素 ,本文提出了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实行以土为本和外迁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在城市近郊出现了许多被征用了土地的农民,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一项重要的养老支柱,而新的适合其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建立,他们面临的老年风险突现,既影响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对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养老安排建立起有关他们的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既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的大局。本论文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主张我国社会保障要注意“适度性” ,要兼顾公平性 ,并且以问题为导向 ,注意特殊的文化心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免疫系统”。文章从强化立法监督、整合行政监管、重视专门监管、丰富监督手段、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预警机制、完善信息监管等方面 ,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过程中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确保征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各地正在推广以土地换取社会保障的做法。从传统的就业安置模式过渡到社会保障安置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征地劳动力市场就业、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来源、新旧安置模式衔接等难题。对这些问题要进行前瞻性研究,群策群力,切实保护好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建立与完善中国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监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工程建设引致了大量的非自愿性移民.对移民生活水平进行监测以保证移民生活水平至少不因工程建设的进行而下降是各级移民安置机构和项目业主单位移民安置工作的出发点,但是,中国现行的移民监测制度存在一系列的制度缺陷,并不能有效地实现此目的,因此,现行的移民安置监测制度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本文在分析现行监测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外部独立监测制度的构想,阐述了建立外部独立监测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制度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姜向群 《人口研究》2008,32(4):50-56
我国目前庞大的老年群体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他们中的多数人收入和财产没有较多的积累,经济上缺乏养老的准备.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面临诸多不利影响因素.因此通过政府财政公共资源提供养老补偿是一个必要而且可行的措施.同时,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经历了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现收现付制转向了"统帐结合"的半基金积累制,但是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较低,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距较大,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论证了通过公共资源对低收入老年人给以补偿的必要性,对当前我国老年低收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封志明 《人口研究》2007,31(2):15-29
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中国未来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2020年在人均粮食420~435kg的消费水平上,基于18亿亩耕地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在人均450kg的消费水平上,中国未来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足以支持人口高锋时间的14.73亿人,但受耕地资源有限约束,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很难有进一步提高。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看,中国未来人口的粮食安全必须向食物安全转变,从耕地资源约束的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驱动的食物消费两端着眼:一方面要重视耕地与粮食安全——藏粮于土,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关注食物与消费安全——倡导适度消费,建立动植物并重型食物结构;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来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的食物安全与耕地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的现状下 ,调查发现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并不十分强烈 ,反映出迁移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是吸引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直接动因 ,但定居性迁移决策更多受制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 ,本文依据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调查 ,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人口城乡迁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和人口迁移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就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如何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以期为个人理性迁移和人口合理流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是新形势下研究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切入点之一,也是政府"关注民生、走近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生育补偿机制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建设,对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析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价值的经验,会进一步促进生育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对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黄砺  王佑辉 《南方人口》2012,27(6):60-68
为了系统考察和分析我国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本文引入了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这两个观察指标,通过1995—2008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南高北低,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东强西弱;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在研究期内有所下降,而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则显著提高;建设用地人口密度不存在δ收敛格局,但存在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格局,九大土地利用区中仅西南区和苏浙沪区存在俱乐部收敛;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既不存在δ收敛格局,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格局,但存在条件β收敛格局,且九大土地利用区均呈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口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口保障的体系及现状 ,并针对建立我国人口多层次保障问题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Water resources are the root of life and development in arid areas like the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In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 one of the driest places in the world, melting glaciers are the exclusive water source. Population growth, in particular in-migration,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the past 2,500 years. Our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changes in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cross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different reach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ime series data on population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volume and quality,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and prevalence of morbidity relevant to water quality are colle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dopting 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ystems dynamics approach, we quantify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water use and land degradation. 1This paper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 “Population changes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Xinjiang of China,” funded by the Wellcome Trust Foundation (grant no. 065867). The authors appreciate the comments from the anonymous reviewers, and wish to extend thanks to the Asian MetaCentre for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to Warren Sanderson, Wolfgang Lutz, Brenda Yeoh, Vipan Prachuabmoh, Min Weifang, Zheng Xiaoying, Brian O’Neill, Steve Hamburg, Laura Sadovnikoff, Verene Koh, and Sam Balakrishnan, for their invaluable support and help.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尊老敬老文化与养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尊老敬老是尊重道德和智慧的反映,体现着人道原则,内含着和谐理念,蕴涵着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挖掘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