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美中关系委员会 邀请了一些专攻美国史的中国学者游览美国东部一些历史名城,笔者有幸叨陪末座、不免临时抱佛脚,在旅途中抽空赶读了一  相似文献   

2.
美国智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因此它在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腿凯托研究所作为个案分析美国智库是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它认为,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最后笔者对中关之间的智库外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眼中的“大中华”王缉思,朱文莉“大中华”的含义8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商业周刊》等酉方报刊开始用“大中华”一词来表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间扩大了的经济联系和政治统一的前景。美国人最早公开讨论“大中华”概念,是在1990年3月美中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令全球金融界瞩目的危机莫过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美国楼市的低迷,造成银行坏账,进而使关联的次级债券贬值,最终让很多购买这些债券的全球投资银行亏损巨大,甚至是破产。这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应当引起中国的高度警觉。基于这一现实,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如何与中国共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亚大陆政治已经取代欧洲政治,成为世界事务的中心。当欧洲的战争明显地对美国构成威胁时,美国除了参与欧洲的政治,防止爆发新的冲突,或者防止出现一个敌对的欧洲霸权之外,别无选择。因此,在20世纪,欧洲的政治加速了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今天,欧亚大陆几个强国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全球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美国的政策必须在构想上涵盖欧亚两个大陆,由特定的欧亚大陆的双边关系相互交织,构成一个连贯的战略整体。我们必须在这样一种广泛的欧亚大陆背景下处理美中关系,正确地评价其重要性。与中国的关系,必须和与欧洲、日本及俄罗斯的关…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1,(9):22-22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既是福也是祸,这回它又给中国惹麻烦了。这次,矛盾的另一方是日本。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对中国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速度之快提出了质疑,认为推动了日元升值。中国今年购买了27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随着中日紧张气氛因在华日企劳工问题及领土争端再度加剧,野田佳彦对中国挥出的“重拳”正好符合东京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8,(20):10-11
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如果让持有约1万亿美元债券的中国不高兴,而大量抛售美元债券,美国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布什总统在8年前的总统选举中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如今成了一个要看大股东脸色的企业经营者。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是美中关系改善的转机。为“疆独”的恐怖活动所困扰的中国呼吁美国,两国共同开展“反恐战争”,转变了布什政府“打击”的矛头。接着。中国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主席国,让美国欠中国的情,进而通过美国来控制“台独”活动。中国在伊拉克战争及伊核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牵制美国,  相似文献   

8.
军事     
《领导文萃》2014,(14):139-139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战机出口国中国官方媒体的网站称.巴基斯坦使中国赢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战机出口国的地位成为可能。伊斯兰堡购买了大约100架JF-17“雷电”战斗机(中国称之为FC-1“枭龙”战斗机),价值2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张燕冬 《领导文萃》2011,(10):111-117
脆弱的中美战略基础? 问题不在于美中关系的标签,而在于美中关系的内涵。两国发展合作关系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的恩惠.而是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美中两国的诚意将在诸多问题上受到考验  相似文献   

10.
王蕾 《领导文萃》2014,(24):23-23
<正>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2013年1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1.3167万亿美元,于是不断有国内民众隔空喊话要美国还钱,但这毫无道理。国债不是贷款,作为投资工具的一种,对普通人来说,与其他债券、股票基金等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前者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债券而已。中国用其庞大的外汇储备通过竞拍购买美国国债,以定期从中获取利息回报,这是主动进行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1995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一项对比研究显示:实施美国国家质量奖的企业整体表现胜过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比约为2.5∶1,这些公司的增长率为3.62%,而一般企业的增长率为1.48%。PIMS项目10年中对大量企业的研究也表明:相对于竞争对手质量占优势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还表明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高度相关。因此从结果来看,质量管理可显著加强企业竞争力。质量管理如何加强企业竞争力?1.从企业外部角度看,令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客户不仅会重复购买,还会影响其他潜在客户购买。而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就不会重复购买…  相似文献   

12.
鲍盛钢 《领导文萃》2011,(2):118-120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外部因素关键取决于美国。中美和,则世界和;中美斗,则世界格局就会产生动荡,中国和平崛起就会受到挑战。中国应如何以最小代价,确保其和平崛起,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科技     
《领导文萃》2010,(6):10-10
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知识生产国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劲,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科学知识生产国,“如果继续沿这一轨道前进,那么到202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某电视台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档节目中,报道了中美两位市长的“真情流露”,两人的不同表现令所有观众惊愕不已。美国艾文市长在接受中国市长的邀请后,竟然表示她没有访华费用。她虽贵为一市之长,但办公费用来自市民纳税,每一笔开支必须对市民负责。访华的费用将是一笔额外开支,不在她的办公费之列。故她先要向有关企业募捐云云。  相似文献   

15.
李琳 《管理与财富》2004,(10):26-27
据法国电力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迈入世界核电大国的第一阵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目前世界核电第一大国法国。2003年,中国已开始启动"庞大"的核电计划,并首次将核电纳入国家电力规划之中,在全球核电发展缓慢的今天,中国这一战略令全球瞩目。无疑中国核电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利好信息:中国这块巨大的核电蛋糕,将由谁来分享?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将来更是如此。到2025年,中国、美国和欧盟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他国家都将处于第二集团。大国在竞争中怎样取得成功?在出口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德国第二,美国第三,日本第四。中国和德国是全球化的赢家。世界在未来还会导致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17.
数据说,当前中国年制鞋160多亿双,占世界制鞋总量的60%,是世界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3%以上。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鞋类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2%,仅次于美国。然,在这组看似庞大的数据背后,中国的20000多家皮革企业和400万从业人员似乎并没有占到什么大的便宜。庞大的市场不仅没有催生出超级富翁和属于自己的超级品牌,相反还让一些鞋企摇摇欲坠,蹒跚于生存的边缘。观察人士说,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鞋类总量的85%为中低档品,而大多数中高档鞋品均从国外进口。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是,中高档鞋才是利润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8.
美国素有世界经济“领头羊”之称。有一种说法:美国经济打个“喷嚏”,世界经济就会“感冒”,中国经济也会发冷。然而,历史的时钟刚刚进入新世纪,美国经济就表现出衰退迹象。此后两年多时间里,美国经济忽冷忽热,跌跌撞撞,没有明显起色。鉴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之后的定位。 一、问题出在哪里 经济衰退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7,(9):119-119
2007年10月12日-21日,风靡世界艺术收藏、拍卖、购买的顶级盛会——国际艺术精品展览会将首次着陆于亚洲,登陆上海展览中心。来自比利时、美国、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15个国家的四十余家全球顶尖艺术画廊将全球顶级艺术臻宝首次带入中国,并盛邀国内收藏名尊及艺术爱好者品鉴、收藏、购买大师国画、大师油画、欧洲古典家具、雕塑、中外古董、珠宝等。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11,(24):133-134
在中国经济机制中有许多有益经验.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之外的某些重要因素,它们令中国经济现代化取得了成就。第一是强力而称职的政府。第二是政府及实业界对经济现代化的迫切兴趣。北京推动实现现代化,保证庞大人口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