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一种悲观的看法是,很多民营企业家没有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角是跨国公司,“靠以前在其它行业积累的与国有企业竞争的经验行不通”。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它们对中国十二亿人口的大市场极有兴趣。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中国的市场,占领中国市场。虽然它们多具体的运作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在华的发展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同我国的经济和现代化关系越来越紧密,了解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一、投资发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1.投资试验跨国公司在决定大规模投资前一般都很慎重,在反复论证之后也不轻易投资,而要先投石问路。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是以在华销售其产品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3.
刘积仁  陈振烨 《经理人》2008,(11):114-115
谈到创新,我们经常会先想到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这个概念好像离中国企业稍微有点远。总结过去30年,我们会发现,创新带来的浪费和风险,要比带给我们的成功更多。这使得很多企业领导者一听到创新,就会不自觉地怀疑:投资能否得到收获?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社会责任逐步成为一项重要义务。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挂钩,消费者和投资者也特别关注跨国公司的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大众媒体和社会公众迫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合约工厂放弃“血汗工资”、“血汗工厂”的谋利手段;许多欧美跨国公司制定各自的社会责任守则;很多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各自的守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而随着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活动。一些研究人员,如郑京平(1998)和郭克莎(2000)对跨国公司在华生产性投资的行业分布差异进行了研究,谢晓霞(2000)等人对电子等行业的外资分布情况也进行了考察,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生产性投资的行业差异及其对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等内容上,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行业分布…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外国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今年’99《财富》全球论坛前不久在上海刚降下帷幕,与会的跨国公司老板普遍队为,中国是他们进行投资的首选之地,很愿意与中国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预见,中国一旦加入世贸,更多的跨国公司将进入中国。国外有一个仅威机构预测,中国加人世贸后,每年吸收的外资将由现在的300-40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中将扮演主角。这些跨同公司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有发达的营销网络和拥有一批优秀人才,它们的进入将对我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人惊呼:狼来了,我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技术锁定”是国际上研究跨国公司的经济学家最新提出来的一个词。他们用这个词来解决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很难有创新型的跨国公司产生和出现,并断言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技术鸿沟”的主要原因所在。“技术锁定”的涵义相当广泛,大体上是指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包装广告、营销网络等中间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破解其诀窍的障碍,而利用其技术生产的东道国在技术本地化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发现这些障碍,但由于这些障碍设计得很精致巧妙而不得其解。现代很多跨国公司就是…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30年里,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世界工厂"的名片与跨国公司休戚相关.随着"廉价中国"时代的终结,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地了解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的演化,毕马威中国深入到十几家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级管理人员中进行调研,最近发布了其调研报告《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带着对同样问题的思考,记者采访了毕马威中国税务主管合伙人何坤明.  相似文献   

9.
一、跨国公司人才抢滩,我国人才争夺激烈,国有企业面临挑战近年来跨国公司为发展业务的需要,多方出击在我国争夺人才。(一)争夺我国名校优秀毕业生。2001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文,允许企业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跨国公司对我国名校的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争夺战。麦肯锡、欧莱雅、IBM、壳牌、英美烟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纷纷进入名校举办招聘会。IBM早早启动了名为“IBM人才无限”的校园招聘计划,在网上广泛征集简历,从中大量挑选所需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大跨国公司凭借高于国有企业数倍的薪酬和优厚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0.
邵海燕 《经理人》2007,(12):92-93
联想,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奋斗了二十年,而且不断地成长,从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再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发展到今天,它已经站在世界500强的入口。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轨迹,无疑需要很多要素。但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商业模式的变革,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联想一路前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与10年前不同的是,现如今跨国公司正在加速扩张步伐,而不是简单的进入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投资模式趋于更力加复杂。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技术转移策略的现状 在中国建立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由加工、制造等领域,逐渐向培训、分销乃至研究开发等知识型服务领域延伸,其中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新趋势。来自美国纽约的《世界周刊》1999年11月28日报道(我国的《参考消息》在当年12月7日作了转摘):在中国建立研究中心的跨国公司,有来自美国的IBM公司、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杜邦公司等,也有来自加拿大、日本、欧洲的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机构集中在北京和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广角》2001,(2):18-18
中国“入世”后,各方面将加速与国际接轨,5种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相关职业也必将走俏。这5种人才是:1.高级管理人才。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将更为各大企业看好。2.外贸人才。如果每个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需要5名国际经贸人才,那么目前中国至少需要15万名外贸人才。3.律师。  相似文献   

14.
因竞争或者某种利益的需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公关能力越来越强,其强势公关引发的一些行贿现象也开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经营策略,是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在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采用的内部交易价格。这种定价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通过各种名目向子公司转移价格,调整各子公司产品的成本和转移利润收入,  相似文献   

16.
美国Wilmer Hale律师事务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度美国有26起涉及到FCPA的跨国公司腐败案件已被强制执行,其中绝大部分是第三方销售代理窿可或是中间人出了问题。在不久久远的过去,跨国公司就意味着是一个大公司,比如,沃尔玛、联合包裹、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它们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历尽千辛万苦,才会在海外的市场销售、开厂设店、联营与投资等方面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7.
廖云 《经理人》2011,(5):14-14
以百思买为代表的部分跨国公司,为什么在中国遭遇滑铁卢,难道仅仅归因于“水土不服”?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存在着以下两大通病:一、片面苛求“全球化策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中必然少不了中国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策略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实施策略调整已势在必行。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策略的调整态势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习惯于按照地方给会议室起名。跨国公司特别喜欢显示他们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比如IBM在中国的会议室就按照”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来命名。高盛在香港的长江中心高层会议室里摆放了很多中国古董。会议室则以朝代”唐宋元明清”来命名。  相似文献   

20.
谢祖墀 《经理人》2007,(1):102-103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败得失进退攻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写成一本百科全书的课题。本文写作时候的目标对象是那些已经在中国有业务和对中国感兴趣的投资者;不过当完稿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分析,同样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