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汉语诗歌节奏不是由顿构成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诗歌的节奏是由分割成两三字一个的节奏单元即“顿”构成的,这就是“顿诗论”。这种理论并没有经过诗人,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诗歌爱好者认真的讨论和认可,却成为二十年来各种出版物(从严肃的科学著作到普及读物)解释汉语诗歌节奏结构的唯一理论。在林彪、“四人帮”文化法西斯主义压制下,连起码的,几乎是纯技术性的讨论都被窒息。对“顿诗论”表示不满的人很多,但出版物上却只有顿诗论听不到反对的声音,现在该是认真讨论这问题的时候了。“从民歌中吸收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这是毛主席的遗愿,我们的诗人有责任和人民一  相似文献   

2.
<正> 一、什么叫长尾韵一般诗歌里所押的韵,都是一个音节,即一个韵字。有一种韵却很特别,它不是一个音节,而是两个音节,即由两个韵字构成。这种双音节的韵,就叫做“长尾韵”。长尾韵是由句子里的“句中韵”和句末的“独木桥韵”两种韵结合起来构成的。因此要  相似文献   

3.
汉语韵律文体学理论的提出意在解释中国文学史上有关文体发展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该理论中的整齐律、悬差律以及自然音步等规则来探讨文学史上的一个具体问题:何以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同为六音节一句,但六言诗不见兴盛而骈文却大行其道?本文先分析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于韵律及句法之特点,指出“文”“诗”两种文学体裁有不同之韵律要求。六言诗之所以依然为诗,全因其诗行齐整、音步自然,满足了诗律要求。然而违反了汉语诗歌结构的最佳条件,即一个诗行两个音步,此其所以不见盛于中国文学史之故。骈文则不然,六言为句,既有诗味又合文律,故畅而无碍,得其发展者必矣。  相似文献   

4.
文学     
一.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研究.对于诗歌理论本身是如何发展的,它有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它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是怎样积聚和升华的……这一切没有一位理论家作过较为明确的阐述。陈良运的《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轮廓》(《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认为,历览前朝后代的诗歌论著,我们会发现五个复现率很高的审美概念:志、情、形、境、神,它们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五根重要的支柱、发端于“志”,演进于“情”与“形”,完成于“境”,提高于“神”,这或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体系的美学结构。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区别于西方艺术理论从“模仿”、“再现”到“表现”的发展程序。发端于言“志”,重在表现内心;演进于“情”与“形”,注意了“感性显现”,但虽有“模仿”、“再现”而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我们平时说话,要发出一连串的声音。这声音是由音节构成的。当然有时一句话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都不只一个音节。假如一句话是用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这些音节就形成了“语流”。音节在语流中,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其中有的声调或音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音变”。音变现象在我们的语言中普遍存在,不仅在普通话中存在,在汉语的方言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6.
叶:上一场讨论中你问到:效用主义的解释范围到底有没有边界?信仰行为是在这一解释范围内呢?还是超出了效用主义可以解释的范围?任何理论都是有限范围的理论,如果承认这一判断,我们也应当为效用理论及广义效用理论划界。现在,让我们顺着你的问题继续讨论。 首先,“效用主义”的边界是否可以确定在人在自主、自为条件下的“目的性行为”的范围内?因为,这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在给定偏好前提下的)“自我意志的自由选择”,而选  相似文献   

7.
认为“意”、“景”相融而相生,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传统。诗人主观翻空易奇的“意”只有在诗歌所描绘的景物中才能获得被认识的基础。所以,根据意(情)景(境)相生的艺术现象,探讨在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中诗人如何达“意”,如何取境,始终是我国历代诗论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那么,对这个问题,姜夔(白石)有什么认识?白石说:“体物不欲寒乞。”所谓“寒乞”,据我理解,殆有二层意思。一是模仿古人——套用前人诗歌描绘过的景物,将前人已体验过的生活感受改头换面,在古人诗歌中乞讨生活。二是牵强吟咏。——这即包恢《答曾子华论诗书》中抨击的创作态度:“盖本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新体诗歌”观 ,对当下新诗的文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的新诗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的意见 ,他概括的民歌和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精炼 ,大体整齐 ,押韵”的特征 ,都是我们倡导新诗的二次革命 ,推动新诗的再次复兴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一、“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戏曲艺术到底因什么而产生,这是戏曲创作理论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汤显祖有着颇具特色的见解。他说: 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憺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草木,洞裂金石。 所谓“世总为情”,就是认为人事都是以“情”主宰,“情”为人的本性。所谓“情生诗歌”就是认为“诗歌”(实际包括戏曲在内的一  相似文献   

10.
“对”和“对于”的音节语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介词的“对”和“对于”在多数情况下能互换,“对”比“对于”的用法要广。而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它们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现在我们从音节方面来考证它们用法的差异。“对”是单音节词,“对于”是双音节词,双音节词发音较长,语气较为缓和,使后面的语言有较大的发音空间,拖带力相对要大些,所以“对于”后主要接词组,较少接名词和代词(或指量词)。单音节词语气较为短促,拖带力相对小些,“对”后接名词、代词较多,也可接词组。一个词,音节的长短影响到拖带语言成分的“量”,还影响到它在句中移动句法位置的活动能力。下…  相似文献   

11.
在商周甲骨金文中,“(U)、(U)、(叫)”这几个字每个都是单独的一个字,但在句子中却分别都是两个词,也就是一个偏正性的词组,我们称之为“双音节词组文字”.在秦代之后,它们变成了单音节词,但仍然是“词组文字”.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问题,在我国古代中是一个老问题。 “意象”一语,出自《易传·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早在魏晋时代,刘勰孰总结了我国文艺创作的实践,提出了“窥意象而运斤”的看法。尔后,“意象”一词就作为成熟的概念,广泛地出现于各家诗歌、论著中,象“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诗品》)“久用精思,末契意象,……心偶照境,率然而尘”(王昌龄《诗格》)等。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去几十年我们只注意了对“意境”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意象问题的探讨。结果,“门外青山人屋里,东家流水人西家”,倒是西方的一些有智之士,借鉴了这一珍贵遗产,形成了“意象派”。近年来,“意象”理论被介绍到国内,举国学界为之一振,研究文章亦随之而出,终于打破了沉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广州话的词尾“仔”与普通话的词尾“子”(儿)极相似,但又不尽相同。下面就它们在派生新词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范围等三个方面的异同,作一些说明。(一) 广州话的词尾“仔”同普通话的词尾“子”(儿)一样,是各个词尾中派生新词能力最强的一个。它不仅可以粘附在名词的后边,还可以粘附在形容词的后面,作为名词的标志,并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节词,把双音节词变成为三音节词。有些形容词加上了词尾“仔”,词性、词义都发生变化。同时,它还可以粘附在部分偏正词组、动宾词组的后面,把它们凝缩成名词。一、加在名词后面的,有下列四种类型: ①加在人称名词(包括人体各部位的名称)的后面:男仔(男孩子)、女仔(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王夫之诗论研究普遍出现了偏于其情景关系的倾向。在认真阅读了王夫之的有关诗论以后,笔者认为“诗乐之理一”也是王夫之诗歌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他将诗与乐的关系明确表述为:“乐与诗相为体用者也”、“诗与乐相为表里”。乐为“体”、为“里”,诗为“用”、为“表”,王夫之如此强调诗歌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把音乐视为诗歌的本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在“明于乐者,可以论诗”口号的指引下,王夫之的诗歌理论出现了与传统言志观诗论大异其趣的三种变化。其一,以形式融化内容;诗的整体结构(即形式)上升为诗的本体。其二,以内在转化外在;诗的内在节奏统一外在声韵格律。其三,以时间率领空间;诗的节奏串连诗的意象。王夫之的这些新观念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度理论总结,也是对诗歌审美派理论的发展,更是对前后七子格调说与诗法论的纠正。  相似文献   

15.
对90年代诗歌畸形发展的精神缺失与迷途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虽然不乏优秀之佳构 ,可“读不懂”“没味” ,成为读者对当代诗歌、特别是 90年代诗歌的评价。读者有意识地拒绝了诗 ,诗人无意识地四顾彷徨。诗歌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现代诗歌怎么了 ?在文学和新兴消费娱乐文化的遭遇战中 ,诗歌难道真的要率先倒地身亡 ,最终变成文化博物馆中的化石吗 ?这似乎不仅仅是部分人的疑问。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阐释 :“个人化”(内涵 )的极端发展带来的隐患及思考 ;“口语化”(语言 )的极端发展造成的恶果及思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内容庞杂、包容量极大的哲学著作,我们并没有期待孔子的《论语》会成为一部诗歌理论专论,但要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我们却不得不以《论语》为奠基之作。一般认为,《论语》对中国文学艺术的理论有十分重要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辞达而已”说和“文质彬彬”说等。但如果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实际上,孔子主要是对诗歌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孔子的文学艺术思想,主要是以诗歌理论为其核心。霍松林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一书中就认为:“《论语》里多处提到‘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包头方言中有几个词头■,暂时写作“圪”、“忽”,“日”“夕”。这几个词头不同于普通话中的“老”、“初”等词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都是入声字,(2)它们本身没有意义,主要作用是表音;在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以增加词头音节的方式构成双音词。这几个词头可以构成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本文的重点就在于描写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古代诗歌不同流派的审美取向作了概括性的阐述。“言志”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诗歌理论、审美标准,居于中国诗歌理论首位;“缘情”说,是对东汉至魏晋的五言诗的一个高度概括,揭示了情感所具的美的品质,是对诗歌美的张扬;“形似”说,与“缘情”说是同时形成的美学理论,它表明诗人自觉地追求“感性显现”,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绘画美;“格律”说,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音乐美;“境界”说,表示中国诗歌理论、审美理论,正趋完善,并且自成体系,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神似”说,使诗歌“臻至高境”,进入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禅化说”“诗道说”是从“境界”说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9.
坚持毛泽东同志的“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反对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的矛盾调和论,这不只是个学术理论上的问题,同时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最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使我们从理论上划清了这二者的原则界限,认识有了提高,这是很大的收获。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在行动上、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分为二”,反对“合二而一”。实际工作中的“合二而一”论,表现多种多样,它虽然不象理论问题那么系统、集中,  相似文献   

20.
“通用代码语言”的理论,是解决在计算机中使用汉字计算机语言的一个途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研制成功了“通用代码——汉字BASIC语言”。本语言具有下述特点:(1)使用通用代码。(2)具有汉字关键字。(3)采用语法制导的编辑方式。(4)程序运行中的出错信息用汉字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