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哲学史上发动了伟大革命变革的马克思究竟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新哲学?自哲学体系改革以来,一如黄楠森先生在《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一文第三节所说,已经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人道主义四种观点。黄先生始终坚持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笔者则拥护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当读到黄先生在文中从若干方面驳斥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据时觉得其理由并不充分。在此就黄先生所论及的方面,说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如果说对传统哲学体系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在哲学改革的讨论中,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马克思实践观的深入论证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提出。在对实践和实践哲学的研究中,确实存在一种如同李鹏程先生在《到底什么是“实践”?》(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一文中所说的倾向,即把实践和理论相对待、把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相对待,似乎实践就是一种行动,实践哲学就是关于行动的学说,甚至是“无思想的实践”学说。然而,李先生虽然指出了主张“无思想的实践”是一种“把实践强调得过了头”、“把所谓的‘实践’强调到绝对的观点”的不良倾向,但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与古代传统关系管见──常思敏先生《传统与现实生活》献疑朱宝信(驻马店地区卫校)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古老的传统文化究竟应当占据什么位置?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常思敏先生在《传统与现实生活》(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木斋先生关于<阳春集>大部分词作皆为伪作,只有少部分阿谀颂赞之作的观点是不当的,首先对伪词的来源无法作出交代,其次所举的各种证据皆缺乏实质性的依据,因此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仅以史书笔记缺乏记载或记之不详而否认词史上冯延巳的地位,甚至否认南唐出现类似冯词的词作可能性,是不合乎词史发展进程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是德国学者伽达默尔积十年之功著成的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哲学解释学巨著。中文全译本至今尚无。单看这书题,颇易使人望文生义,生出歧解。因此,该书出版后,英国哲学家科科尔就著文认为,此书应名为《真理或方法》,意即在真理与方法之间必须加以抉择。无独有偶,美籍  相似文献   

6.
在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阐释与理解中,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将马克思的实践本体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劳动。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本体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而物质生产劳动只是其内在的一个环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的外化(异化)的设定或形式。  相似文献   

7.
王成 《天津社会科学》2012,3(3):142-143
辩证法在现当代思想中面临着诸多指责和质疑,甚至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伪真理样式的言说。在此情势下,一些人也加入了批判辩证法的大潮,但由于缺乏对辩证法的深度了解,其中的很多批判往往都缺乏坚实的理论根据,这种对待辩证法的态度及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不过,辩证法在现当代思想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至于需要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进行反思和辩护,则是一个理论事实。  相似文献   

8.
创新的力作──评刘景泉、周薇新著《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李辛生在我国革命史上,邓小平是以“照辩证法办事”而著称的革命家,在他的传奇经历中,充满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可是,从辩证法这一特有镜焦探讨和研究邓小平的伟大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却是凤毛磷角。刘景泉...  相似文献   

9.
王哲  刘兵 《北方论丛》2008,(1):131-134
20世纪90年代是SSK的鼎盛时期,SSK内部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研究学派。这些学派都宣称自己超越或脱离SSK的研究纲领而独立为新的研究学派。从早期SSK爱丁堡学派领军人物之一夏平的经典著作《利维坦与空气泵》谈起,分析皮克林倡导的作为实践的科学(science as practice)与SSK主张的作为知识的科学(science as knowledge)的异同,及其在科学史研究中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里,阿多诺最后讨论到现实中的否定辩证法.在此,他将人类生存中的自由问题排在首位,以此来显示人类主体行为在历史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一讨论中,他主要依托康德道德哲学的解析,并由此展开一轮实践理性批判的否定性反思.这大有些政治哲学的味道.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这也意味着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最后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升华发轫出来的.而且显见的事实是,他的理解并没有走出青年卢卡奇所设定的那个主体与客体的历史辩证法领域.注意这一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国内学术界一直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贺来教授的《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即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正确地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是理解辩证法历史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在此问题上,贺来教授打破了常规之见,他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自发端之日起,不仅不处于对立状态,反而是内在地纠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刊登了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先生的文章:《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以下简称“邓文”)。邓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始就采取了蔑视和放弃语言本身的态度,从未把语言当作人与世界本体之间的必经中介,更不是将语言本身及其逻辑当作本体和客观规律。”(本文未注明出处之引文均引自邓文)因此中国哲学具有反语言学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因素始终“停留在原始朴素的水平,无法上升到辩证逻辑的高度。”对此结论,本文作者是不敢苟同的。我认为所谓中国古代哲学对语言本身“蔑视和放弃”的态度只是表面现象,对于语言的中介作用也必须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与《易经》思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概念思维,而后者是象思维。但《易经》象思维并没有截然不同于唯物辩证法,而是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华。当然,《易经》象思维也有诸多异于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表征,正是这些独特性为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唯物辩证法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可以吸收《易经》象思维的合理成分,以此来充实、完善和创新自己。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论》等论著中,马克思在一些场合肯定“从简单劳动过程结果”考察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在另一些场合又断然指出生产劳动的规定同劳动的特定内容和特殊有用性“绝对没有关系”。如何把此类从不同角度作出的论断统一起来,找出其内在联系,成为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中外研究者们所公认的难题和争论的焦点。笔者曾在拙文《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再探讨》(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4期)、《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中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将《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称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在马克思身后,研究者们对这一辩证法的理解定位发生了从素朴意义到认识论—实践论意义的总体变化,但是在将"合理形态"辩证法最终定位为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上,却又矫枉过正,忽视了马克思原典中素朴辩证法的合理地位和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我们能够从中找回马克思原典辩证法的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16.
《江汉学报》上期发表了史佚同志的文章:《是尊重历史事实,还是为乞降辯护?——评罗尔纲〈忠王李秀成的苫肉缓兵计〉一文》。读过这篇文章,我们很有些不以为然的看法。一文章一开头就说:“李秀成在被俘后究竟乞降过沒有?(李秀成不是已经投降变节了吗?《李秀成自述》不是一部道地的叛徒自白书吗?为什么还要谈究竟乞降过沒有?这是否意味着李秀成只是乞降过,还沒有达到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物质本体论,作为其出发点的“现存世界”是指自在世界、人类化世界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复杂关系。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应该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或“唯物辩证的实践主义”。  相似文献   

18.
读了荣兆梓、倪学鑫同志发表在《江淮论坛》去年第三期上的《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一文,感到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我对他们的基本观点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是"与逻辑的关系之前,首先应该明确"逻辑"与"逻辑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文认为,无论将逻辑等同于逻辑学,还是取消本体性质的逻辑,将之归结于逻辑学的规定,都是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皆欠妥当.承认逻辑的本体地位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认识论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认识论———纪念《实践论》与《矛盾论》发表六十周年沧南(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湘潭411100)《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篇重要的哲学代表著作。“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