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去年11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龙柏饭店举行。在提交给会议的43篇专题论文和大小讨论会上的热烈发言中,两国学者高度评价《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学者指出,《文心雕龙》是六世纪初古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在整个世纪中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煌煌巨著。日本学者指出,《文心雕龙》可以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黯然失色。两国学者都有专题论文论述《文心雕龙》对中日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日本学者考证,《文心雕龙》可能在公元七世纪就传到了日本。他们还指出,目前日本已出版了三种《文心雕龙》全译本,美国已出版英文全译本,法文选译本也即将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事实上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会、《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有关部门、《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海派”文化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八、十九日召开。上海学术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海派”文化的规定性、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近现代文化;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我校哲学系发起举办的“全国第二次原始思维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七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我校哲学系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上海人民出版社及兄弟院校的有关学者、专家共三十余人。这次讨论会是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昆明讨论会的继续和深入。主要议题是:原始思维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原始思维的研究对象;原始思  相似文献   

4.
刘知几的编辑观——中国第一部古典编辑学《史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著名史学家、编辑学家刘知几的《史通》,历来被推崇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与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享有同等地位。宋代学者黄山谷说:“论文则《文心雕龙》,评史则《史通》,二书不可不观,实有益于后学”。清代学者黄叔琳说:刘知几《史通》一“书在文史类中,允与刘彦和之《雕龙》相匹,徐坚谓史氏宜置座右,信也”。今人张舜徽教授说:“综观《史通》全书,……得与《文心雕龙》分途并驾,同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部巨著的研究十分重视,人们称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为“龙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辽宁古籍出版社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华,特地编印了一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左健先生的《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是其中的一本。该书篇幅不大,但作者殚精竭虑,弥纶群言,师心独见,使本书具有如下鲜明特点: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左健先生通读并读通《文心雕龙》,不但为取精用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坚持纯朴笃实的学风树…  相似文献   

6.
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纲的讨论,学者们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意见。但是,对“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还是有待商榷的。笔者发表一点看法,以教正于大家。在《文心雕龙》的篇目中,被刘勰称为“文之枢纽”的,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五篇。所谓“枢纽”,就是纲,就是《文心雕龙》全书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典文论杰作《文心雕龙》的撰述成书年代问题,史籍失载。自清代学者刘毓崧氏考定刘彦和书成于南齐和帝之世以来,近世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心雕龙》的专家大都遵奉刘说,几成定论。最近,笔者于《文学评论丛刊》1979年第三期得读施助、广信二同志《关于<文心雕龙>著述和成书年代的探讨》一文(以下省称《探讨》),对其中提出《文心雕龙》撰成于梁初之说,甚觉新颖,感到作者这种不拘陈说、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极可宝贵的。但是,经过对比旧说、反复研讨的结果,我仍然认为,刘毓崧以来学者关于《文心雕龙》成书于南齐末年之说不应轻率否定,而对《探讨》一文的新论则颇滋疑窦。这里,愿就以下问题略陈管见,借以同《探讨》的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4月 2 3日至 2 7日 ,来自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前沿的专家、学者 50多人云集扬州 ,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理论研究室和扬州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特别对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侧重反思了全球化语境中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对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各自的功能与界限作了比较清晰的区分。专家、学者还对经济…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日本东海大学高木正一把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誉为“六朝文学评论的双壁”(《钟嵘诗品》日文版)。近年来,日本明治书院户田浩晓对刘勰的传记及其文学论的基调均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分上下两册对《文心雕龙》作了译注。至于国内历代学者对《文心雕龙》的赞誉与研究,则更是屡见不鲜。但由于史无明文,加之史料匮乏,对刘勰的生卒年及《文心雕龙》的成书时间,向无定论。清纪昀认为: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简述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7月23至25日在青岛召开。会期三天。会议由青岛市社科联、青岛康有为研究会联合主办,青岛大学《东方论坛》杂志社等单位参与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11.
<正> 五年前金风黄叶季节,在上海中日学者《文心雕龙》讨论会上初聆古田敬一教授关于对偶问题的宏论,印象殊深;今兹橙黄桔绿时候,又读到李森先生所译他的《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巨著,启益良多。应该感谢著者对吾国古典文艺研究的贡献,表扬译者为中日文化学术交流所建树!  相似文献   

12.
由本刊和《中国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学术月刊》、《上海经济研究》、《浙江学刊》、《社会科学论坛》等杂志社以及金华市社会主义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理论讨论会,于1991年5月6日至10日在浙江省金华市石门农场举行。来自全国科研单位、高等学校、新闻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活跃理论研究,繁荣经济科学,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文艺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刘勰一生著述颇丰,见之史书著录者有《文心雕龙》、《文集》、《刘子》以及众多的碑文,随着近现代《文心雕龙》学的勃兴,对刘勰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也越发深入和拓展。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曾说过:“人知‘文刘’而不知‘哲学’久矣,虽有辨者,用力不足,难排众口”。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一书,最早著录它的《隋书·经籍志》署为“梁兼东宫通事舍人刘勰撰”,清内府藏本所署相同;汉魏丛书本和清黄叔琳的《文心雕龙辑注》则署为“梁刘勰撰”。清代以前对该书所署的年代似未曾引起注意和异议,到了清代开始对成书的年代进行探讨并对所署“梁”代提出了异议,如纪昀、顾千里等清代学者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心雕龙》的结构,刘勰本人在《序志》篇中有两种划分,一是粗分,分为上下篇,上篇二十五篇为“纲领”,下篇二十五篇为“毛目”;二是细分,将《序志》以外的四十九篇划分为“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割情析采”等三个部分。在刘勰划分的基础上,现当代许多学者结合现代文学理论,根据个人对《文心雕龙》内容的理解,对该书的结构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划法,计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等。参照各家所说,我们认为,《文心雕龙》的结构似可划为如下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由湖北省社联、湖北省文化厅、湖北大学、湖北通山县政府联合发起的《李自成归宿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通山县凤池山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明清史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代表共七十余人。著名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两次发言。姚老说:“李白成走死通山确实有据”,“王船山的《永历实录》所载,是可信的材料”。“李自成是壮烈牺牲还是遁入空门,对这  相似文献   

17.
继1983年李劼人学术思想讨论会之后,1987年6月,为纪念李劼人诞生九十六周年及他的三部历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发表五十周年,由成都市文联发起召开“李劼人作品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四川省社科院、省作协和省内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四川省、成都市部份文艺理论工作者、中青年作家共七十多人,其中有黎本初、  相似文献   

18.
论及南北朝时代的文学批评,人们总会把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相提并论。譬如清代的学者章学诚就这样说过:“《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这种评论是比较公允的,但已流露出重《文心》而轻《诗品》的态度。清代另一位学者纪昀就进一步了。他在《文心雕龙》开篇第一章(《原道》)的眉批中评曰:“自汉以来,论者罕能及此发端,所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次“犹太文学”研讨会在庐山举行 由我校“犹太文学研究中心”筹办的、我国首次“犹太文学”研讨会,于7月10日至19日,在庐山举行。 来自上海师大、华中师大、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等单位的20多位教授、专家、编辑、出席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20.
亚理斯多德的《诗学》和刘勰的《文心雕龙》问世的时间尽管相距八百余年,然而它们各自在西方和东方文论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则早为世人公认。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亚理斯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我国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高成就,他说:“《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