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解黎明出生于1925年,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由原临汾地区电业局工会副主席的岗位上离休。十几年间,她将自己近一半的退休金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共捐资1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97名、贫困家庭43户。这位普普通通的离休干部,晚年生活仍然发挥着光和热,如一盏明灯,点亮了贫困孩子的上学梦,照亮了贫困家庭幸福路。  相似文献   

2.
文建  成丽 《老人世界》2008,(5):20-21
生活中.他是一个很“抠”的人,但资助贫困学生,他却“大手大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为了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他已捐款70余万元,帮助了300多名学生。在80岁之际,他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立下遗嘱,将自己400万元巨额财产全部用于扶助贫困学生就学。  相似文献   

3.
张江 《中国扶贫》2017,(1):57-61
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远离亲人、克服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有的在帮扶点上一"蹲"就是几个月,甚至亲人住院、孩子上学都无法顾及;有的不顾年长体弱,为了嘎查(村)和贫困群众的事,多次到旗里、盟里甚至自治区寻求帮助,争取支持;有的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资助困难群众看病、学生上学……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新闻     
他离休25年未报销一分钱医药费;他为帮扶贫困学生拿出自己工资和养老金5万多元,30多年如一日;他为了乡亲们行走方便,经常修桥补路。他,就是离休干部,原建始县景阳镇林业站站长陈泽书同志。  相似文献   

5.
《当代老年》2006,(7):4-4
82岁的李新环老人曾任天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为了充实和丰富对青少年的教育资料,离休后的二十多年里,他自费骑车奔赴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市的革命根据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到一处,他就会对当地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1988年至今,他先后资助了51名学生,捐款近九万元。他不仅用革命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自“爱心助学特快专递”栏目推出以来,来自各界读者朋友的善举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目前,已有近三十名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并与资助人建立了联系。 太原理工大学的侯燕军同学、山东财政学院的孙建增同学用勤工俭学的收入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其中孙建增一人就资助两名;甘肃省平凉市的金文彬先生在资助了一名学生后,又专门打来电话,表示要继续关注本栏目,尽自己所能地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家住大连市的退休老人刘淑琴打来电话,“希望能资助两名学生,给人生困境中的孩子们多一些支持”;天津市一位在合资企业工作的朋友准备资助12名学生…  相似文献   

7.
1998年,李瑞环同志郑重地委托他的部下方放同志,把一封遗嘱信转交天津市委。信中说,他对天津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他身后的事要委托天津办理,他逝世后留下来的东西孩子们都不继承,全家商量好了,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8.
湖南常德高考状元王红球因家庭贫寒,考上清华大学而面临失学。在王红球全家陷入窘境之时,常德的乡亲们向他伸来了援助之手,使他如愿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大恩难谢,王红球因此立誓将来要回报社会。自从上大学后,省吃俭用的他利用自己的奖学金和打工挣来的钱相继资助了湘西多名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立 《老年人》2007,(3):22-23
张保庆曾是一位穷且益坚的寒门学子,后来担任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退休后他倡导成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2006年3月30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张保庆担任理事长。仅仅8个月时间,基金会就募集捐款2.64亿元,同年资助贫困学生超过113万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各大高校的贫困生由此不断增多。针对这些贫困学生,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但同时,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也应该引起各大高校关注。因此,应当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加强心理辅导,秉持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使贫困生最终摆脱贫困的资助工作,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裕。  相似文献   

11.
蒋巍  徐华 《中外书摘》2006,(5):8-11
一个无固定收入的青年歌手,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十年却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家庭破碎,病魔缠身,是谁在用默默的爱支持和温暖着他,丛飞的妻子邢丹无悔地选择了责任和重担。她说了:跟丛飞在一起,穷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库区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困境出发,提出完善适合库区发展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津义 《伴侣(A版)》2021,(10):36-37
下海经商初衷,帮扶困难学生 20世纪60年代末,张秀燕出生在浙江绍兴.刚上小学时,她被寄养在小学老师家里,和老师一起生活了3年.老师的善良和敬业影响了张秀燕的一生. 自1994年起,张秀燕每年拿出两个月的工资帮助两个贫困孩子上学.那时的张秀燕每月公务员工资不过几百元,既要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又要养育自己幼小的孩子,再加上这笔额外资助,她明显感觉到经济上有压力.  相似文献   

14.
刘兵 《老年世界》2014,(15):23-23
去年入夏,为方便接送读重点小学的孩子,我和大姐换了房,她家位于老城区一幢旧宿舍楼里。搬完家,大姐特意嘱咐我:“对门的老霍头有些怪,特爱管闲事,最好别惹他。”时间一久,我从旁人得知,老霍头的确有点“怪”:他老伴走得早,之后就一直独过。退休金不高,却默默地资助两个贫困学生上学。在国外的儿子寄来的钱,原封不动地捐献给红十字会;老霍头精神头特好,虽说七十多岁了,身体棒,声音洪亮,行走如风,没别的爱好,就好喝点小酒,没事了就在小区里乱转悠。碰到看不惯的事就朝人吼,还动辄以“我是个老党员,这事就要管到底”。  相似文献   

15.
孙纯福 《老年人》2011,(7):24-25
今年86岁的漆添鸿,曾担任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6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播撒爱心,资助了无数的贫困学生。时间之长,金额之多,让人惊讶、感动和敬佩。近日,郴州市教育基金会给他颁发了一个奖牌,上面写着"尊教楷模,功德千秋"。  相似文献   

16.
问:前年我与离婚的张某结婚。知道我工资高,婚后张某把他的工资都给了他上学的儿子,每月的家庭开支全由我支付,零花钱也向我要。我不是一个对钱斤斤计较的人,觉得只要他真心对我  相似文献   

17.
覃兰婷 《老年人》2004,(3):22-22
赵在和热爱摄影艺术,常年奔走农村山乡,对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十分了解。每当看到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缴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时候,他的心就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为了资助这些孩子上学,他多少次掏光了自己的口袋,然而个人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时候他爱莫能助。1995年,赵在和从湘潭县文  相似文献   

18.
邓万根 《老年世界》2006,(15):22-22
前些日子,我们几个退休老人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我们先退的(特别是十年前退的),工资本来就很低,又只发百分之八十几;而后来提前退的,经过几次提级后,工资已经比较高了,退休时还要加几级和滚动几级。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钱少。有的认为,过去高积累,低工资,多贡献,少回报,工作没少千,汗没少流,苦没少吃,可是退休费却少了一大截;有的说.这些年我原先所在的吃“皇粮”的单位总在不断加钱,除了比我们高得多的工资外,还有这费那费。我们退休的就只能“望费”兴叹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社工机构存在着“挨饿”的状况,且不说达到“温饱”,有的时候连支出工资都困难。很多社工机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不从机构拿一分钱工资,所有的经费都投入项目中,有的项目做完还亏本,“除了人工工资外,场地活动费用都要自己出,一个项目做完,经费也用得千干净净’。  相似文献   

20.
"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世间有情人"。1我原来只知道这个人卖了三十多万串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于是决定采访他。他给我递一串,"你也吃一串",我以为他烤肉串的这么多年,自己早不愿意吃了,他叼着一串吃得香着呢!"小时候我爸爸每次带一个孩子进城吃羊肉串,我吃不上,就哭。"他们乡里一共只有七个人念过初中,他上到高二。哥哥赌博,把家里房子都输没了,家里天天没个安宁,他想着得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