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依次经历了现代国家建立、国家政权建设与政治民主化三个阶段。现代国家的产生构成了政治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国家政权建设是与宪政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其目标是控制国家权力,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宪政化。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普选权的实现。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厘定政治发展的先后次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政治公平化是政治体系结构和价值功能的公平化,这是关系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性理论课题和重大的实践问题。如果说政治公平化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本质要求,那么,"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也必然要走政治公平化之路;如果说西方国家在政治公平化方面已经陷入了徘徊不前的现实困境,那么,政治公平化理应成为超越西方政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创新性目标追求;如果说政治公平化更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那么,也就应该以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执政引导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以国家治理公平化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以民生国家建设保障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方式所取得的成果 ,表现为国家治理的改善和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政治体制 ,适应经济和政治发展要求完善国家体制和运用新的治理方式 ,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得以逐步实现 ,其中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的政治发展观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法治国家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仅就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建设进行概要的分析,从而阐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建设是对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普遍涂饰了民族主义的色彩,借助国家行为建造与国民等同的“民族”成为各国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普遍追求。然而,以文化和族性“同质化”为目标的民族建设已告失败,而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基础上的统一将是民族建设存续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明确目标,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目标的内涵定位;其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目标的系统定位,也是国家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把国家生活纳入法治轨道;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要致力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关键要把共产党内的民主搞好,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阐述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及时代性和紧迫性,并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彰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法治国家为目标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突破 ,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明确了方向。法治区别于法制 ,在其内容、功能、实现条件等方面较法制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法治国家的建设是适应一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其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色。确立法治国家目标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础上 ,为根本解决社会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在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过程中 ,从人治走向法治 ,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要发掘和利用人治传统中的积极因素 ,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法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始终必须处理好推进法治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法治建设也是一个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要处理好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实施多样性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借鉴外国法治经验和坚持我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发展的引领和带动,是窥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路径。前现代的中国一直在王朝周期律里循环,就是因为王朝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在王朝时代以效忠于族群领袖而被动成为中央王朝的子民。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全社会免于贫困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各族人民免于政治依附,全体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国家建设目标的第一步是中央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中引领和带动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平等地进行政治参与、社会参与和经济参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边疆各族人民进行文化、政治多重塑造,确立边疆各族人民的国民主体性。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构建,是在中央政府引领带动边疆各族人民变成平等的公民参与到建设现代人民主权国家进程中完成的,并在边疆治理过程中进一步构建和夯实,最终塑造了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超越族群和血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表明我们党在如何建党的政治理念上实现了从领导革命到长期执政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更深刻的转变,因为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执政兴国,要求全党在政治价值观念上有新的提升,在政治人文观念上有新的进步,在政治理论指导观念上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何执政党都需要构建一定的政治共识来促进和加强执政,如何构建以及构建怎样的政治共识则根据各个政治体的历史与现实有所差异。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政治特点构建并持续推进以"共和"为核心的政治共识,并围绕"共和"积极合理利用自由、民主、法治等政治价值来配合构建执政的政治共识系统。构建"共和"的政治共识不仅符合执政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原则,而且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完善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不适应中国,我们应该用"法治认同"代替它。法治认同内含着对主体价值的尊重和权利的维护,它适应了中国公众法治素质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对中国法治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长期性保持理性的认识。"法治认同"尤其要求当权者对法律的遵守和服从,有利于实现认同主体的普遍性;它为对抗现实生活中的"恶法亦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对法治认同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对人们正当利益的承认和维护,是法治认同形成的现实基础;政治的秩序性、民主性、合法性,与法治认同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的最初含义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所具有的智慧文化,启蒙思想家将它同理想社会构想相联系,用以表示人类历史进步,而政治文明的现代含义是以文化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化”刍议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辅导员“专业化”是促进辅导员发展、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应该从实施聘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考核和激励、规范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开展理论研究、开设辅导员专业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方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落实重点任务,探索新途径;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十所高校"90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国家政府形象认可度越高、对社会热点问题越关注、对党员在热点问题中的表现越认可、对经济转型和社会风气因素负面认知越低、个人想法受周边因素影响越大、感知校园文化越积极,总体政治信仰得分就越高。"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各种关键问题尤其是下列四个涉及政治文明建设成败的“统一”问题:政治文明与其它文明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政治改革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统一;立足国情与借鉴和吸纳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