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代齐国的著名学府,也是当时唯一的新型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中学术自由的特点,也促使产生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盛景.稷下学宫成为了各种学派汇聚的场所.本文通过对稷下学宫的学术自由这一特色的研究,为高校办学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齐国的官学     
齐国的大(太)学,自西周以来即被称为稷下学宫。春秋时齐桓公称霸,齐国官学趋盛,稷下学宫从此成为研讨和传播管子之学的基地。战国时田氏代齐,稷下学宫复盛,逐渐发展为汇聚百家的学术大本营。齐学波及秦、楚,对汉初思想界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齐文化中具有"尊贤重士"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由姜太公开其端,经管仲、晏婴进一步发展,于稷下学宫发扬广大.这一传统成为齐国富强的重要因素;而且开启了一代"礼贤下士"之风,使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文化中心,对后世的博士制度以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统"精神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形成、发展并成为主流学派的黄老之学,在秦朝曾经一度衰落,然而又不绝如缕,暗暗地沿着三条途径继续传播,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到西汉初期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文章将就这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管窥之见,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据郭沫若考证,《弟子职》是战国时田氏齐国都城临淄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的学则。他在《管子集校·弟子职篇》的按语中写道:“《弟子职》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故被收入《管子》书中。”《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则,对它进行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但这篇古文献文字古奥,颇难读懂。为此,我们刊登本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钘、尹文学派在先秦哲学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何评价宋尹学派?学术界颇多争论。本文除认为宋尹学派的世界观是唯心论之外,重点论述宋尹学派所谓“平正”、“中和”之“道”的形而上学思想特征。战国中期的宋钘、尹文学派是属于道家的一个支派。他们曾活动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齐国都城临淄门(西南边首门)附近地区。这是当时各派文学游说之士“讲集议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的云集之地,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宋尹学派在此进行学术活动,他们的学说虽然属于道家的支派,但也受其他学派的影响,特别是受儒家的  相似文献   

7.
2021年6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稷下学宫?社会发展与中国社会学溯源高峰论坛在山东淄博齐盛国际宾馆国际会议厅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多所院校的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中国社会学溯源、群学理论、荀子思想、稷下学宫等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午的会议,共安排了四位专家做了主旨发言.景天魁指出稷下学宫在中国文化史、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稷下学宫不仅是战国时期的高等学府,更是光耀千秋的中华文明典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解决21世纪人类命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稷下学宫与稷下先生,都具有特殊的历史风采,是战国时代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的骄傲。稷下学宫立基于一片民主气息较浓的社会环境里,具有宏大的规模和系统的制度,在组织上具有开放性,在思想上具有包容性,在功能上具有多重性。它造就了稷下先生。稷下先生以议政论学为主业,以思辨玄想为风尚,具有清新的独立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创造了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封面,设计采取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形式言简意赅的思路和,技法。学报地处齐国古都淄博,淄博可谓龙兴之地:齐桓公在此成就五霸伟业之首,齐威王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因此,选择龙图案,引申出龙文化、中国文化,继之"稷下学宫"、百家争鸣自然生发。封面着色上轻下重,代表我国社会科学功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封面,设计采取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形式言简意赅的思路和技法。学报地处齐国古都淄博,淄博可谓龙兴之地,齐桓公在此成就五霸伟业之首,齐威王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因此,选择龙图案,引申出龙文化、中国文化,继之“稷下学宫”、百家争鸣自然生发;封面着色上轻下重,代表社会科学功底扎实、咨政育人、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慎到的学术思想与齐国文化之间相互滋养的关系,分析了慎到居齐的必然性;齐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善因思想不仅成为慎到学术的一部分,对慎到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慎到思想中的黄老意识、人性自为学说也丰富了齐文化,影响了齐国文化的发展;至稷下学宫晚期,由于齐国的统治者穷兵黩武,慎到的学术理论无用武之地,再加之稷下学士的待遇日益恶劣,慎到离开了齐国。  相似文献   

12.
平等作为人类一个古老和抗议性的理想,其理念在近代经历了一个随自由主义理论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即古典自由主义的权利平等、功利自由主义以自由为基础的平等和新自由主义平等的限度。这种情况说明人类对于平等的理解远没有达成共识,平等的内涵也必然会随社会本身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3.
李华 《东方论坛》2010,(4):48-53
"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孟子因其善"辩"而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相似文献   

14.
医学作为探索人的生老病死的秘密和治疗疾病的学问,是一门产生很早的重要的学科。不同的人类文明和同一文明不同历史时期因为世界观和人观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国医学也即中医学,在春秋战国之前表现为以鬼神观为基础的巫术医学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之后表现为以气论自然观为基础的天人医学理论体系。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是天人医学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以至于今天的中医学的理论结构仍然是《黄帝内经》所体现的天人医学理论体系。不懂得气论就不懂得中医理论体系,气论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中医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大学教育精神是许多大学内正在探讨的一个热点。如何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大学教育精神,怎样从历史精华中吸取养分来帮助我们构建新的大学教育精神等问题正引发学术界研究。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稷下学宫,其成熟教育理念,如学者的"不治而议论",学术的"包容并兼"的"办学理念"以及对学术上的争鸣制度等经验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延安作风,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期间努力实践的结晶,是我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者论述 延安作风的特征和弘扬延安作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百家争鸣的舞台 ,当时著名的诸子学派大都曾经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其中黄老学派、阴阳五行学派、墨家学派、名家学派、纵横家学派、儒家学派是其主要代表 ,这些学派在学术争鸣与交流中修正、发展了其各自的学说  相似文献   

18.
歌剧的诞生与声乐器乐等姊妹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巴洛克时期,歌剧首先在意大利产生后,并逐渐影响至法国、英国。本文着重介绍在巴洛克时期,歌剧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概况及风格、流派。  相似文献   

19.
两方面的因素促成元嘉作家骚体句式运用由《离骚》型向《九歌》型转移。首先,理性思维在作家思想中的上升推动文学观念的进步,他们要求文学精细深刻,富于规范美。其次,作家在士族文化影响下,主体心态日趋倾向纤柔。这两点导致元嘉作家偏爱形式对称稳定、描写细致、表情深婉的《九歌》型句式,促进骚体句式的艺术表现整体上发生转移。此外,元嘉作家有意识提高骚体句式地位,并用它改造某些文体,使之获得更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将南齐诗分为三体,即"谢灵运体"、"傅咸、应璩体"和"鲍照体"。而在南朝文学的大背景下对前两体考察后可知:"谢灵运体"的特点是"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未为准的";弊病为"疎慢阐缓,膏育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其"源头诗人"是谢灵运;学习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为谢朓。"傅咸、应璩体"的特点是"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弊病为"唯睹事例,顿失清采";其"源头诗人"是傅咸、应璩;学习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为王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