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7-156,161
家庭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制度、项目、服务等影响家庭功能和家庭福利的政府政策,包括直接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显性政策和间接影响家庭福利的隐性政策。美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家庭政策体系,但其相关政策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社会政策的出现。从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的福利扩张,再到1990年代的福利改革,美国的社会政策在应对社会和家庭结构变化中不断发展,政策理念逐渐由"替代家庭功能"转向"支持家庭功能"。中国正处于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突出的家庭压力增加和家庭功能弱化的问题,对家庭政策的需求亦增。美国家庭政策发展中的六个特点,分别为:立法先行,明确权利和义务;政策手段灵活,采用多样化政策工具;重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社区服务;采用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选择最有效的干预;建设绩效和结果并重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政策智慧突出,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意。美国家庭政策可为建构中国家庭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袁光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2-136
当前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内容有弹性制的儿童教育,以家庭为工作对象的儿童医疗,重视家庭作用的儿童保护,弥补家庭不足的社会福利,强调专业支持的社会服务。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其现在的专业内容,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多方的共同参与,广泛的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吴可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7-120
摘要(Abstract):图书馆讲座不仅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品牌,也是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对一场讲座效能的评价涉及到讲座的定位、内容、宣传以及安全设计等方方面面,设计的思维与理念贯穿于讲座的始终,具体包括:以听众以及城市文化为标杆的定位设计;讲座品牌名称及相关符号的视觉设计;系统化、体系化兼具文化传承与舆论宣传功能的内容设计;自媒体与合作媒体联动,辅之以相关衍生品制作的宣传设计;讲座的内容以及知识产权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谈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环境恶化趋势仍在继续,有关环境公益受损的案例层出不穷。通过介绍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分析我国引进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只有从放宽起诉资格、拓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途径、建立有利于原告的诉讼费用承担机制几方面着手,才能逐步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尽快建立,这是目前解决中国环境保护问题最好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公益?从字面上理解,“公”乃公众,“益”即利益,“公益”合为“公众利益”。那么,做“公益”事就是做“公众利益”的事吗?其实不尽然,或者说这只是公益的一个方面。“公益”的另一面应该是大家的利益,“公众”即“大家”,“大家”也包含自己在内,做公益的事就是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7.
王兰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26-29
6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问题日益严重,出生率急剧下降,离婚率直线上升,性解放极度泛滥,家庭观念日渐淡薄。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美国社会各种因素结合的产物。如民权运动、新女性运动、性解放运动、开放同性恋运动、离婚法的放宽等政治因素;移民和美国家庭的流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过多地“接管”了家庭职能等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新教思想、文化传统、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因素。这一切历史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酿成了美国“家庭革命”的苦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引起人的各方面观念的变化,在家庭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本文从经济方面、人的需求方面、文化素质方面、思想观念方面阐述了未来城市的部分家庭在一段时期内以四二一家庭为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51-35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以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和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为此,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基于小传统的排他性、大传统容纳性及二者互动等维度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排斥建构了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微观基础;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渐进式接纳确立了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则是内嵌于承包责任制形成过程的文化机理。为发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双向推动作用,从传统改造、文化协调和提高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个人参与公益诉讼是美国公共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美国公民参与诉讼制度在环境法领域最为典型和全面.近几年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相关立法,但是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并不包括公民个体.研究美国现行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关何时公民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对研究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及探讨公民个体是否应当作为适格原告参加公益诉讼都会产生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彭亮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6):61-64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受到挑战,作为美国民族精神象征的“美国梦”也受到质疑。《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自小就是“美国梦”的追随者,却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他的悲剧结局完美地表现了“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主题。文章分析了盖茨比的财富观、爱情观和生活观,通过对比盖茨比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残酷来揭示“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家庭变革看其基本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奔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早期美国家庭深受清教伦理的约束,本世纪以来的“享乐主义”、“反正统文化”及“女权运动”使美国传统的家庭观开始动摇。70年代以来美国家庭发生重大变化,乃至解体,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过分强调自我,往往将建立家庭视为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缺乏维护家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实现家庭农场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美国家庭农场的成功经营对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Z2)
本文借鉴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律师费用分配制度的胜诉当事人模式和适当模式,立足本国实际情况,依照2015年1月7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16年9月12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律师费用分配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袖手旁观到热心公益——美国社区普通人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帝拯救那些能够自我拯救的人。——本杰明·富兰克林 一位平凡的妇女向市政当局提出的一项异常简单的请求,竟使一个乌七八糟的街区和生活在其中备受折磨的市民们受益匪浅,甚至于改变了弗吉尼亚州罗奈克市民与市府乃至整个美国和它的人民之间联结和相互影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艳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
公益诉讼不同于传统的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私益诉讼,诉讼主体往往并不是因个人利益受到直接侵害而提起诉讼。美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对于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公民诉讼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在美国的公益诉讼实践中,环境保护方面的公民诉讼最为典型,研究美国法律中关于公民诉讼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会产生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井世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20-29,37
与精神障碍的传统治疗模式不同,美国针对精神障碍的"家庭干预"将精神障碍者置于由个体、家庭、机构、社区和社会构成的系统环境中,以家庭为主要载体,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照顾者的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和家庭咨询等服务,达到降低精神障碍者疾病复发,进而达成提升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目标。经过多年实践,美国针对精神障碍者的"家庭干预"已经形成立体支持网络,这对我国精神障碍者的社区康复具有宝贵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龙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62-364
本文首先对“美国之梦”进行了概述,之后介绍了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然后结合该小说的具体内容推断出盖茨比的“美国之梦”只是一个诱人的泥潭——“梦想”的尽头即是“梦幻”,进而剖析了“美国之梦”的实质变弄。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通州,居住着那么一个三代同堂的特殊美国家庭:今年76岁的美国退休老人Jim和他的同龄妻子Lorene,还有他们40余岁的女儿Judy,8岁的Abby是老人领养的墨西哥孤儿,20岁的聋哑人Lzzic则原本是一个人见人烦的靠捡拾废品为生的中国流浪汉。如今,这几个不同民族、血缘的人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温馨和谐之家,并以他们微薄之力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在当地创办 相似文献